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新媒体载体持续推陈出新,并在大学生群体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普及,给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带来了极大地影响,也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成为目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理念、模式、平台、环境方面入手,提出了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媒体日渐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兴平台和有效手段,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由于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固化、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监管缺失和新媒体技术存在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能否抓住机遇,克服弊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教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当中多个领域带来了积极推动作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新媒体时代为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作用以及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当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抓住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优势,构建全新的思政格局,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与路径选择。旨在通过这样的探讨,分析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手机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资源、创新了思政教学方法,同时还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别从提高思政教师应用手机新媒体素养、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运用手机新媒体及时实施思政教育、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通过手机新媒体构建思政多元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手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旨在借助手机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和优势,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切实体现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隐性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发展壮大,新媒体对隐性思政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着力开发校园网站、手机媒体等新的教育平台,不断提高隐性思政课程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不仅给高校的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把握新媒体发展为教学带来的机遇,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更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媒体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了人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政教育的舆论导向、教育模式及文化环境等都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实际难题与挑战;同时新媒体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工作;利用新媒体构建各种思政平台;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新媒体技术探究高校思政网络育人工作创新思路与策略,激发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活力,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更新了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丰富了新媒体的教育内涵。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技术、环境和心理上做好准备,适应市场法则,熟练掌握新媒体,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变冲击为机遇,找到适合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已迈入新媒体时代,在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信息交流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发生了本质变化。新媒体时代催生出多种新兴媒体,它们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起着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产品的主要使用人群,在新媒体时代表现出更高的求知欲,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这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教师应与时俱进,建立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意识,依据其形式、优势、挑战等,创新其实践路径,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文章由此展开,从改革形式、改革优势、改革挑战、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意在为教师提供借鉴,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程育人价值,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和新媒体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索,对于改革和创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传播手段、传播方法、话语体系方面的创新机遇,也带来了典论斗阵、典论引导等现实挑战。因此,高校必须遵循政治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和现实性原则,通过推进思政教育内涵式建设、加强教育主体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智慧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新媒体技术越发成熟,高校中新媒体技术和思政工作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日益凸显。对高校思政工作而言,融合新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想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要将新媒体融入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文在基于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途径作了详细阐述,充分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融合中的机遇和挑战的具体表现方式,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思政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与教育体系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于新媒体内部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思政教育范畴。基于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论述,从机遇与挑战两方面阐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所带来的影响,并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团队四个方面,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在21世纪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0后"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群体,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之下,其某些特征更加彰显。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传统观念的转变、思政工作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提升、创新搭建新媒体平台、加强"90后"大学生自律教育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的思想也趋于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了解新媒体,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挑战。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保障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内容和形式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传统大众媒体不同,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利用传播手段将传播信息数字化、图像化、音频化、视频化的新兴媒体。新时代,新媒体凭借其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增强了其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力,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其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过度运用新媒体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问题。另一方面,新媒体拓宽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挑战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