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林青双 《广东教育》2005,(10):25-26
从教师层面来讲,行动研究的提出。从几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格局:一是教师不再盲目地依赖专家的指导,不再是习惯性地从经典教学著作中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所谓良方.而是主动地介入到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去,自己拯救自己;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性研究不再是自发的、零碎的研究.而是进入系统、持续的研究状态中.企望得到可靠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三是教师不再是一味沉浸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频繁地从教学状态中跳出来,以审视与研究的目光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从而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纠正教学的方向。基于此,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要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2.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实际上是用行动研究的方式研究教育和教学问题,早期的教育行动的倡导者就明确地将教育行动研究称为“校本行动研究”(school-based action research).“亲自参与”、“亲自创作”便是行动研究的原始特征.它的根本追求是让教师不再成为教育研究的旁观者或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让中小学教师亲自参与,让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和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在快速的变化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转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呆板的实施者,而是转变为教学探究的辅助者。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高中教师的价值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肩负着除了教学工作以外更多的人格培养的责任,因为让学生学会生活远比单纯地学会学习更重要。那么高中教师应该怎样转换观念与位置,改变自己陈旧的思想与行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对此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学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它既是师资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又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它是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问题的手段之一,旨在使教师参与研究,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研究。教学行动研究引导教师通过对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过程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思考,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DavidNunan(1990)从课堂改革的高度阐述了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语言教师要想成为课堂实施发展的能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而对于教师而言,支配他们行为的是一些难以言表、甚至不为教师本人所意识到的东西。因此,提高教学效率不能仅仅从外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信念有更多的自我意识。通过反思将隐含的教学信念外露出来,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信念、观念,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积极的反思性从业者和行动研究者,最终达到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的目的,而教师则在这种行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自主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早期的行动研究具有实证主义的倾向,认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普遍的教育规律,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实验过程对条件的控制,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行动研究一方面仍遵循实证主义的"假设—验证"模式,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解释主义的精神,即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理解情境化的教育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的行动研究更是坚持解释主义的立场,并出现"草根化"的趋势。行动研究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教师将他人理论转化为个人理论,再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顾卫 《阅读与鉴赏》2006,(12):23-25
教学行动研究是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行动研究是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其具体特征是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的问题的手段之一,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持的专业观念、对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更是教师"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不断改进实践状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性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能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为目标。一方面,通过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自己的责任心,在改进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捷径。作为教师,怎样加入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去呢?值得我们不断地探讨与研究。一、校本教研要植根于日常教学实际1.在问题中研究。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发现新知识和新规律,而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师生互动过程,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有人说,整个教育教学就是一个不停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就是一个根据当时的情景不断作出判断和行动的问题解决者。所以教师教学研究应当从现实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最终又回…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学研究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研究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但教育行动研究作为一种以自己的行动为主体的研究形式,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还没有被深知及推广。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从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它是改善教育行为增进行动效果并在教育现场进行的研究。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就是当然的研究者,应迫切关注教育内容的价值与意义,关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反思,进而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为教育活动创设最佳情境,达到最…  相似文献   

13.
<正>课程行动研究是教师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实践问题而进行的一种与课程教学行动相结合的教育研究,其要义是"在课堂中研究教学,在行动中创生课程"。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课程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关于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初中地理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初中地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初中地理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行动研究教师对个人课堂听力教学行为进行持续性反思的过程进行跟踪访谈,即对教师个体课堂行动研究这种行为进行再研究。研究发现,受访教师对于行动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从模糊认识到清晰反思的变化;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将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效结合的过程。由于学生形成性评估的反拨作用,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听力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动性得以凸显,这是行动研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抽象的教育理念不再是悬浮的、没有载体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教育行为中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具体显现。它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教师,而是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育行为。本文从幼儿发展为本、灵活多样、反思与研讨、围绕教研主体、细致深入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过程”(Doyle,1990)这一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教学行动研究 ,又称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 ,其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 ,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同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 ,旨在使教师参与研究 ,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 ,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为研究课题 ,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研究。教学行动研究 ,指教师对自…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案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过程,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困惑和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需要的帮助以及教师教育者应尽的职责,提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以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为主题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获得对教学的深入理解,并通过行动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校本为本”的教研,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二是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  相似文献   

20.
殷静玉 《考试周刊》2012,(65):127-127
教学反思是一种意识,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监控,包含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思考、批判和质疑;教学反思是一种行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和矫正,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是一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