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琪 《出版参考》2010,(15):36-36
本刊讯 7月22日,第十五届两岸四地华文出版年会在香港书展上举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香港出版总会会长陈万雄、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陈恩泉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华文出版界人士围绕“数字出版的发展与合作”主题,热烈地进行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邹浩)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华文出版联谊会于8月31日在京召开。两岸四地出版界130多位同仁齐聚北京,以“进一步拓展华文图书通路以促进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10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两岸四地出版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24位资深人士进行表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国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到会讲话并为受表彰者颁奖。两岸四地出版协会决定,2006年的第十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在香港举行。为两岸…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连宋先后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开启了新的篇章,推动了两岸的交流,也为走在前列的两岸出版交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而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人才研讨会"更是两岸深入交流的具体表现。两岸出版交流历经风雨发展至今已有16载,早期的工作者已年华老去,需要年青一代来继续勇往直前开拓新的远景。为了使两岸出版交流向年轻一代过渡,两岸协会于2002年首次将两岸出版界的年青精英汇集一堂,增进了解。如今,已有许多台湾出版人在交流与熟知中慢慢成长起来,加快了两岸的合作发展。第三届杰出青年研讨与前届相比,呈现出了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港澳台之窗     
2000年两岸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在台北举行 “2000年两岸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于去年12月18日至26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它由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主办,内地有85位代表,由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带队,香港有7位代表,由出版总会副会长沈本瑛负责。 本次系列活动包括第五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2000年大陆图书展览、两岸出版文化交流回顾展、两岸出版交流座谈会、台湾出版品展览等。本届两岸出版联谊会议,两岸三地出版人就“新科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召开,其中参展的港台出版商阵容强大.同时,以纪念两岸华文联谊会议走过10年历程为主轴,将举办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研讨活动,显示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在前一阶段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正面临重要的转折和深化期.以两岸出版交流合作为母题,提出了华文出版如何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台湾与大陆出版的交流与合作,藉两岸加入WTO契机而呈现更为积极的互动态势。表面上是因了加入WTO后彼此市场的开放,实质是华文文化圈自我拓展,华文出版产业圈自我拓展的必然诉求。未来,也必然进入一个更加紧密,互相交织的合作发展状态。 一、版权合作达到了辉煌,同时,也预示着将从波峰往下走。 自1988年以来,两岸出版渐次开放交流,互访、沟通、展览、研讨热度不减,每年两岸出版界人士的你来我往就像走亲戚一样,涌动着亲情,而逐步少了“热情”(这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 两岸三地合作出版洽谈会:12年前,1989年2日,在有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中国版协合作出版促进会及会长许力以先生的积极奔走和筹备,第一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在深圳举办,由此开启了两岸三地出版合作与交流的新时代。至今年8月的西安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对打开和深化两岸三地合作出版局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华文出版联谊会议:1994年9月,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出版界同仁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一致同意以“华文出版联谊会议”的形式,每年一次轮流在三地召开。联谊会议的宗旨是“加强华文图书出版业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开拓华文图书市场,增进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华文出版团体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第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1995年5月在香港召开,主题为“保护版权,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两岸交流与合作已有很长的时间,每逢大型的书业盛会两岸同业都要在两岸出版协会的组织下聚一聚,进行一番交流与探讨。而此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的交流则主要围绕大陆转制对两岸出版交流环境的影响等主题展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在大会中说,中  相似文献   

9.
邹浩 《出版参考》2005,(9S):15-15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版协组织召开的第十届华文出版联谊会于8月31日在京召开。两岸四地出版界130多位同仁齐聚北京,以“进一步拓展华文图书通路以促进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特派记者林晓芳)9月21日,第十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在台北圆山饭店开幕,本次会议以华文出版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扮演的角色为主题,两岸四地代表三十余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11.
台港澳之窗     
台湾出版家论述两岸与香港三地合作出版态势 台湾一位出版家根据自己几年来与大陆和香港合作出版的经验,认为两岸三地的出版交流,最大的收获是促使世界华文图书单一市场逐步形成。他觉得汇集两岸的文化与科技资源,可以相辅相成,也会使彼此出版事业互蒙其利。  相似文献   

12.
两岸加入WTO之后,无论从国际华文出版物发展,还是面对外国出版势力迅速向亚洲扩展来看,两岸在整合华文出版的议题上,皆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华文出版的未来走向便成为华文出版业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8,(3):43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通知,向全国征集纪念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图片和实物,征集主题为介绍和回顾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与重大事件及有关人物。征集图片和实物将用于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2008年4月26日至5月2日)举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图片展和成果展及《两岸出版交流大事记》和《两岸出版交流文集》的部分素材。征集图片和实物主要分为四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两岸出版协会为两岸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时值第十五届全国书市召开之际,两岸协会又一次坐到一起,为两岸青年出版人才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一一两岸杰出青年出版专业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出席并作了精彩讲话。柳斌杰在讲话中指出:一、目前中国大陆的三大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巨大变化。连、宋前后对大陆来访,使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经济环境方面,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的"攻坚年",经过逐步的改革与开放,经济发展初具成效。目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投融资情况的进一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管理研究所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岸两岸华文出版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华文出版与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香港出版总会、澳门出版协会一起,在两岸四地的出版交流与互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严格来说,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是一个桥梁,本身没有经营商业行为. 从今天来看,两岸的出版交流和其他行业是绝对不一样的.它是属于文化层面的交流,而且在其他行业还没有踏上大陆之前的1988年,出版交流就已经开始.在十七年来的两岸出版交流中,美国长青书局刘冰先生、香港出版总会会长陈万雄博士和我,可以说从来没有缺席过.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认真总结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岸业界交流、合作,使中华文化传承两岸,弘扬世界,应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邀请,由中国版协牵头,组织大陆出版界及相关产业,组成大陆赴台参访团,与台湾书业界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唯一涵盖中外新闻出版的资讯期刊、两岸四地华文出版的平台。《出版参考》创刊于1988年,是我国新闻出版界创办  相似文献   

19.
两岸出版合作议题一直是华文出版关注的焦点,1988年开始两岸进行接触,严格来说,起初的几年里两岸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一些互访与版权贸易.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少数的几家出版社藉由与大陆出版社版权贸易,进而进行试探性的合作,所谓试探性合作就是由台湾出版社派人到大陆,以一人领着几位大陆编辑挂着涉外编辑室的名义做起了出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洛丁报道:第二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8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举行。两岸三地出版业者就华文图书走向世界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若干共识,其中包括共同开发具优势的世界性选题和引进外国大型丛书、工具书,出版简、繁体字本;建立各自的图书资料库,利用国际网络交流出版资讯、版权贸易信息,加快图书物流,利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