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阿赫玛托娃早期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爱情诗。她的爱情诗不仅善于发掘女性的心灵世界,而且她的诗歌具有将激情与理智相融合的特点。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集《黄昏》将读者引入一个封闭的、充满感伤与哀婉情调的女性世界中。诗歌中的女抒情主人公虽然与诗人本人十分相像,但并不是诗人自己,也不是单单的一位女性可以代表,诗中的女抒情主人公的爱情总是没有希望的,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翟永明的诗歌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有一种超越个别直入整体的力度。这种特征使她显得比其他女性诗人更为深刻地把握女性生命的本质和命运。首先表现为她对女性整体命运深沉的神启般的体悟,其次她着力在两性关系中揭示女性的处境。她还在对母亲形象的观照中,从历史角度揭示女性命运的重复和承续。  相似文献   

3.
学界有关早期美国女性文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诗人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对其他女性作家则几乎不曾涉及。本文以美国17世纪女性文学创作为背景,简要介绍了一位极其重要的早期美国女性作家——玛丽.罗兰森的生活经历、她的代表作品和她所采用的体裁,揭示了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并肯定了她对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女性文学所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徐淑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女性诗人.《玉台新咏》最早选注了秦嘉、徐淑的诗作.徐淑的诗文“往还曲折,具载诗中,真事真情,千秋如在”.她的爱情生活细腻,忠贞,炙热,永恒,成就了“夫妻诗人”的爱情佳话;其人格精神素雅贞静,行谊高卓,刚毅自立.她不仅是一个东汉末年卓越的女性诗人,更是我国女性觉醒的先驱,用真实行动捍卫了人的尊严、独立和光荣,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完成了一次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张羽 《考试周刊》2008,(50):221-222
本文主要关注罗塞蒂1848年以前的诗歌,分析这些诗歌中所体现的她对于爱情的富有预见性的想象和领悟。虽然这些诗歌并不是出于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但是其中却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非凡的洞察力和她对于女性情感问题的思考,这也是她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问题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以"意象派诗人H.D."之名步入诗坛。她从女性作家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出发,颠覆了被男权社会歪曲和篡改的古希腊神话,对当中经典的"海伦"形象进行重新解读和塑造,借以证明语言是父权社会用来钳制女性的工具,但同时也是女性可籍以反击的武器,而她的最终愿景,则是创造一个女性的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人类社会普遍和永恒的内容,也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唱赞美的主题。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之一舒婷,她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致橡树》就是一首备受人们推崇的优美的爱情诗。诗人通过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组合,大胆而热烈地表达了她作为新时期女性对爱情的理解和对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吴藻为清代著女词人,婚姻的不幸引起了她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深入思考,在她的词作中,有对于无爱婚姻的痛苦和失望,更有着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的愤懑与不满。她的生活和创作展示出清代中晚期女性的生存环境虽然相对宽松,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吴藻即无法实现自己展露才华建立功业的理想,也无法在婚姻中得到两情相悦、心曲相通的快乐,最终只能在古佛青灯中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9.
勃朗宁夫人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女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为一名女性诗人,她关注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状态及精神需求。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促成了其诗歌鲜明的思想特点。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唯美纯粹的爱情观,还处处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女权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她一生中共创作了500多首自然诗。她的自然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充分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关心和喜爱以及她作为女性对两性关系的独立思考。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剖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以揭示她的自然诗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以及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彭琼 《文教资料》2010,(31):6-8
鱼玄机为唐代三大女冠诗人之一,诗歌作品主要收录于《全唐诗》,现存诗歌50首。作为女性,她是不幸的,失去了婚姻,情场失意;作为诗人,她是成功的,所作诗歌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人才济济的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董蔚  胡新明 《文教资料》2010,(23):32-33
玛雅·安吉罗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身为黑人女性的独特经验,使她深切感受到性政治和种族政治的双重压迫。本文以她的诗歌为蓝本,解读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说明黑人女性的身份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自从王小妮90年代中期写出"重新做一个诗人"一诗之后,她的诗的确越来越独具个性,难以被一般的"女性诗歌"这样的范畴所包含。论文通过对王小妮近几年诗歌的细读,去发现诗人独特的语汇系统,她的词汇表和修辞方式,她在个人生活的细微之处所捕捉到的意义指向,即一种女性话语所具有的社会批评意义,揭示她诗歌的内在含义:她通过自己的诗所构建的具有女性主义诗学意味的话语,解构着这个时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技术的和男性话语的"象征秩序"。  相似文献   

14.
郑玲  张红霞 《考试周刊》2010,(12):33-34
受家庭的熏陶和19世纪美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带有典型的女性色彩,因而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文章在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庭和生平介绍的基础上.对她的诗歌进行分析,剖析出艾米莉·狄金森这个怀有浓厚女性情感的诗人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陈韦云是近年来宁夏文学创作比较活跃的一个诗人,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意识,生动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她固守着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和对诗的一份挚爱,不畏孤独,默默地耕耘,对爱情友情真挚而睿智的吟咏,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独特、超前的诗人。在个人生活道路的自我设计上 ,在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思想倾向、语言技巧和写作风格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她以前的美国女诗人的道路 ,表现出了她的现代主义特征。从分析她的生活方式、爱情诗、宗教诗着手 ,可以阐述出她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划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  相似文献   

17.
和现实经验的变化相一致,翟永明的诗歌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包括她创作中的女性立场从早期的感性经验变成了一种理性上的自觉和认同.在性别和诗歌之间,翟永明不是撷取其中某一点,而是追求着二者的统一.199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回望历史中有名、无名的女性,和她们的对话构成了翟永明性别思考的重要方式.诗人以一个同历史中的女性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对传统的性别文化进行观察、质询、对照、判断,包括女性人物的角色和命运、女性艺术及其历史、女性形象及性别归属等内容,由此形成了一个创作系列.同时,在“性别”写作之外,翟永明也承担着对当下生活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表达的责任,对苦难的同情、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等都反映出诗人介入现实的勇气,这类诗歌不能简单看成是和她的性别写作相分隔的另一部分,或曰“超性别的诗歌”,实质上,仍有一种更成熟的女性特质在其中发挥着效力.  相似文献   

18.
周婉如是晚清贵州诗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在她的诗作中,她站在主体的位置上,写世界、写他人、写自己,表现出倔强的个性意识、超前的情爱意识和母性意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张瑜 《考试周刊》2013,(14):28-29
中国新诗在20世纪80年代告别了那个苦难和不正常的历史后,迎来了诗歌的一次全新的探索。作为这次新诗潮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舒婷,她的诗歌自然显现着她作为女性诗人的温顺、多情、柔美,以及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品格,开创了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新纪元,给中国当代文坛添加了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吴丹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25-128
在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中,薛涛榜上有名。她活跃于中唐诗坛,是唐朝女诗人中的领军人物。她虽沉沦为地位低下的乐籍,但才华横溢,深得当时诗人、名士、官吏的赞赏。她的诗既有作为女性诗人少不了的柔情缱绻,但又能用诗发豪迈之音,论及家国大事起来丝毫没有柔词软调,字字铿锵。薛涛的诗情引得许多文人与她诗歌相酬,流传下来众多佳作。在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中,男性诗人的诗歌占绝大多数,以薛涛为首的女性诗人却在他们的光环下大放异彩,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