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偶尔阅报,看到一则趣闻:在美国某地一处公路急转弯的地方,竖着一块大木牌,上面画着一位漂亮的姑娘,笑咪咪地对着向她开来的汽车说:“我喜欢开慢车!”据说,从此那个急转弯的地方很少发生车祸。是呀,车到这里谁不想  相似文献   

2.
陈赓题词     
长征时期,陈赓和宋任穷分别是红军干部团的团长和政委。他们俩性格不同,一个爱动,一个好静。陈赓每到一个宿营地,不是先歇着,而是喜欢在街市上买点吃的东西,回到宿营地亲自动手来烧。宋任穷却不同,每到一个宿营地首先是记  相似文献   

3.
高新军 《神州学人》2006,(11):36-37
我曾经作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访问学者,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半年多。为了亲身体验一下美国的汽车文化,也为了在尽量少花钱的情况下,访问更多的地方,在到达美国东北部城市波士顿的第7天,我就在一个二手车行买了一辆1988年出厂的本田DX双门小卧车,由此开始了我的美国汽车之行。一在美国买汽车非常方便。美国人买车一般都是分期付款。除了首付款外,每月也只用付几百美元,就可开上一部新车。不少人开新车一年多后,如不喜欢,还可把车再卖给车行,只要损失一部分钱,就又可以开上另一部分期付款的新车。所以,当地人往往几年下来,甚至十几年下…  相似文献   

4.
我非常喜欢旅游,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走走。我去过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非洲、马来西亚等等多地方,去过的地方中,我最喜欢英国,因为英国历史很悠久,建筑物都非常典雅,我喜欢到剑桥这个地方,我曾在那边游学上课一个月,剑桥是一个大学城,那里有一条康河很漂亮,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性,我们都知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应该说剑桥是很典型的英国乡村的小镇,我喜欢那里的闲适悠静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常春藤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  相似文献   

6.
正常春藤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  相似文献   

7.
霭霭暮色的森林中,雪山映出几座影影绰绰的木屋。 终于到达宿营地其期了。这是河谷中难得的一块台地。其期是保护区的试验区,也是古驿道上重要的驿站,三座土屋如不封口的四合院。过去每年都要将大批物资由这里中转至独龙江。  相似文献   

8.
每当世俗的生活使我疲累、厌倦时,我就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不一定非要去旅游胜地,不一定非要去多远的地方,只要是一处陌生的地方,只要这个地方干净、安静、美丽,我就会喜欢。年少时就向往一个人背着背  相似文献   

9.
每当世俗的生活使我疲累、厌倦时,我就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不一定非要去旅游胜地,不一定非要去多远的地方,只要是一处陌生的地方,只要这个地方干净、安静、美丽,我就会喜欢.  相似文献   

10.
假如能让我选择的话,我希望我是一间屹立在半山腰,不甚醒目却很坚实的小木屋。选择在半山腰的原因别无其他,只因为我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远离忙碌,远离一切一切华而不实的灯红酒绿。我要享受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那风中的花香、草香和泥土的芳香。我愿意放弃所有的便利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希望自己是一间坐落在杳无人烟的半山腰的小木屋。为什么要做小木屋?因为我喜欢抚摸木屋上头精致的纹理,更因为我喜欢木屋飘出的袅袅的炊烟,但这一切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交朋友,我喜欢帮助人。我希望在我成为小木屋后——如…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草与庄禾。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  相似文献   

12.
一直很喜欢张小娴说的一句话:"生命是一道亮丽的忧伤."只是单纯的喜欢,喜欢句中那种淡淡的忧伤,喜欢那种缱绻而又散漫的味道. 生命的际遇有时就是如此的偶然.第一次到我分配的学校,随着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随着汽车不断的颠簸,我的心里越来越忐忑不安,有一种说不出的彷徨,不知道自己将要去的地方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看着公路两旁飞驰而去的大树,第一次有了坐车想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正>周老师: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科技馆让我们流连忘返……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们愿意推荐给大家吗?阿呆:愿意!可我喜欢的地方有很多,一时间竟不知推荐哪一个了。文君:我们可以先在脑海中多角度选材,再从中选择一处最特别的地方推荐给大家。我们可以写自己的“秘密基地”,如小菜园、小树林、果园等;写喜欢的游乐场,如水上公园、迪士尼乐园、滑雪场等;  相似文献   

14.
妈妈说,过了今天,我们就到这个地方一个月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地方,这里人说的话我都听不懂。但是妈妈说应该来这里,因为这里的有钱人多。妈妈还说我们讨钱的这个地方好,就在一座公园的附近。城里人都喜欢上公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朋友常对我说:“美国是发达国家,叶l国是发展中国家。”什么因素使~个地方看起来是“发达的”?摩天大楼,昂贵的汽车?抑或只是人手一辆汽车这个事实,还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人们身穿昂贵的衣服?当有人从农村第一次来到北京或洛杉矶时,他或她满眼看到的都是发达景象。但如果这就能将一个地方定义为“发达”,那么我就不同意说美国比中国更发达。  相似文献   

16.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5,(12):F0004-F0004
新加坡李秉彝教授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一个真实故事,同时也是一则关于数学教育改革的寓言.说的是非洲有一个民族,一向居住在一种木屋内,晚上燃火照明.后来,“欧洲人”来了.告诉他们电灯比燃火照明要文明得多.于是,所有木屋都装上了电灯,开始大家都说好.但是一年之后,所有木屋忽然都倒塌了.  相似文献   

17.
耕耘     
每逢外出,坐在汽车里,我总是喜欢望着窗外的土地:北方连绵的丘陵,南方整齐的水田,东北广袤的平原……每个地方的土地都不一样,但是又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土地上承载着的农人都是辛苦的。  相似文献   

18.
梁凤梧 《小学生》2008,(4):33-33
比爱迪生晚出生16年的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童年、少年有许多与爱迪生相似的地方。父亲是一个生活宽裕的小农场主。小福特自幼就喜欢将家里的钟表一只接一只地拆开。拆开  相似文献   

19.
陈依凹 《良师》2010,(7):52-53
才到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我便和警察打起了交道。留学生每到暑假都得四处打工挣钱,我也不例外地加入到找工队伍之中。但由于是外国学生,加上我刚到美国,没有汽车,在这出门就上高速的地方就像缺了腿的残障人员,使得找工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0.
献血给美国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美国,因为这里没有我的梦想和回忆。但是当我想到自己和以下这些高尚的人同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候,我感到很荣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