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而通过一定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包括言语伤害,如辱骂、讽刺等;包括躯体伤害,如打、拧等;也包括变相体罚,如罚站、罚写大量作业等。师源性心理伤害实质上是一些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素质问题的外显。师源性心理伤害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师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
由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我们称之为师源性心理伤害。这种伤害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恶劣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提出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以减轻或消除师源性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5.
师源性心理伤害,严重阻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师源性心理伤害进行了现状及成因分析,并阐述师源性心理伤害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避免或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特点、成因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明确了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危害性,并提出了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减少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途径,从而帮助大学生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论"师源性心理伤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概念和内涵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伤害。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作为一种持续的、平衡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把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二是能正确认识、评价他人、集体、社会;三是能正常调控自我情绪、学习和工作状态。无论当事人双方是否察觉,使以上三点发生消极改变的就是对心理健康构成伤害。作为对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反应,“生源性心…  相似文献   

9.
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教师的某些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有意或无意、或隐或显地给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和不良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时,便可以称之为师源性心理伤害。由于受伤害的是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学生心理,且这种伤害具有行为目的的非明确性、行为后果的内隐性、影响表现的延迟性等特点,所以其影响更不可低估。教师对学生经常性、普遍性的心理伤害现象如下:1.故意性伤害。其伤害的对象常常是那些所谓的“双差生”。这是最不受教师喜欢的一个群体,教师对他们的轻视往往是发自内心的,不自觉地流…  相似文献   

10.
"师源性心理影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源性心理影响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品质的影响作用.它分为积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得益"和消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