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2.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然而,当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困境:新课程旧课堂、弃老路迷新途.这种课堂现状下,课堂教学重建显得尤其重要且迫切.高职课堂教学重建应该坚持三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即让学生获得发展、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以创生性教学为本.在这些价值取向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强调行动导向、重建师生关系并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课程文化重建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人们围绕这一主题从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等不同视角展开研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当学校变革逐渐走向结构性的整体转型之时,则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来理解课程文化,这就是:“以校为本”是课程文化重建的重要基点,打造教研团队成为课程文化重建的核心任务,重塑教学文化则是丰富和提升课程文化内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国际 《学子》2013,(11):14-15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必须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并为达成目标孜孜以求。确定适合新课程要求,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思想,是校长办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构筑课程文化,彰显办学特色,是校长办学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重建课堂教学结构,创建课堂特色,构建适合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教育,是校长研究的永恒课题。我校以"三平台"为轴心,重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模式,以课堂推课程,以课程促发展,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使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更使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一、搭学生"立"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学校通过课程来发展人、培养人,核心是教学。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多年来,我们着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通过优质课资源转换,激活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激情,物化了成果,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从而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初,我校开展了以“自主创新性教学研究”为课题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我们综合了多种教学方式,构建了由传统概念教学发展而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特别是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案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把握“三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课程)性质”。一个基本立足点:“生成课堂文化”: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教育课堂实施模式定位为四个基本环节:感知——寻求——探究——延伸。海洋文化课堂的终极目标: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把“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探索新的课堂模式,提出了“以生为本,构建具有生命活力课堂”的科研课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校探究新型课堂的核心理念,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交流与沟通、启发与补充、体验与发现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我们通过五类课逐步迈入课堂教学的新台阶。一、推门会诊研讨课课题实验刚开始是一个摸索的阶段,我们通过推门听课,让教师互听互评,在头脑中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与师本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理念不同,生本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坚持以生为本、以学论教和现代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实质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评价。一、"以生为本"理念"以生为本"理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也是教学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必然以学科课程为主要载体。理由是,学生的课堂活动占他们在校活动总量八成以上,他们素质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此,只有改革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化,才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校从本学年度开始开展“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化”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从这一领域里作些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重视课堂文化,整体提升学校文化的品质 在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的语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而较下位的课堂文化则较少被提及.尽管如此,课堂文化建设依然实质性地存在并进行着.比如,长期以来,基于素质教育追求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就具有文化建设的意义.尤其是十多年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育教学观念更新、行为改变、评价探索为基本路径,向有悖于现代课堂价值追求的惯习痼疾发起挑战,其实质就是引领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以已有的课堂理论研究为依据,以已有的课堂研究方法为指导,深入课堂教学,探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有的新视点——新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统整课程"的实施、新课程资源观的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文化的创生以及"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建构,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与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课堂文化重建问题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中之重问题。应试教育课堂文化的主要症结是主动性缺失。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致力于孕育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重建学校课堂文化。小班教学是变革课堂文化的先决条件,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实现课堂文化重建的重要前提。重建课堂文化的策略有三:减负增效,帮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生成教学,引导学生追求原创性实践;协调与激励,促使学生自信表达与深度建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基础原则,我市已经摸索出了几种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从“高效课堂模式”到“导学式课堂模式”到如今的“152010模式”,无不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学。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新理论、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课堂新模式应运而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现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结合实际。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立足于优化学习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堂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与更新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新教学文化是新的儿童观下的教学文化,它根植于课堂实践,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新教学文化”凸现学校文化,贯穿课程文化,融合地域文化,从溯源寻根到愿景构想,再到实践创生,呈现的是校本化的教学规范、教学主张、教学策略、教学思想……新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发展中的新生长点,是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聚焦。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秋季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学生学为本位,以开放互动为本位.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教学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1数学生成教学的涵义“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它与“数学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数学生成教学过程中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  相似文献   

18.
重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新课程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为指导,重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个紧迫任务。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总结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出来的新经验,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新课程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其出发点就是以学论教,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我们坚持以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统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始了基于“双有效”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引领下的教学改革实验。  相似文献   

20.
宋红梅 《教师》2010,(4):36-37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评价”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改革.它涉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