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先芳 《学苑教育》2019,(13):15-15,17
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通过精心预设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灵活机动引导对话,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把握提问的对象、契机和尺度,让学生在巧妙的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学会思考,在探究问题中学会合作,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2.
朱蓉 《宁夏教育》2013,(2):29-29
关注阅读目标预设和课堂生成,推广真实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克服阅读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偏差,将学生带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与学的张力,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力。1.激活背景知识和图示,创设课堂预设和生成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及图式,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话题,带着问题投入教学预设情景。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生成性的效果。生成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让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就得注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时,所创设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能拓展思维、多角度初识文本;课前备课为学生预设问题要留有余地,课堂上以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拓展思维;课后要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上升为某种语文素养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陈学 《成才之路》2020,(10):35-36
体悟式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真做,在真做中获得真知,促进知识的内化。文章分析体悟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相关应用策略。要确立教学目标,融入学生体验与感悟;注重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融合;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升华情感;注重反思,巩固学生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正>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一、如何预设与生成1.教师要加强课前设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是动态的。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反馈互动,积极评价,尊重、引导、拓展生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习,使预设外生成的教学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的精彩可以通过预设体现,然而更多的精彩往往出现在预设之外。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诱导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课堂绽放活力。  相似文献   

8.
要优化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做到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教学是弹性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给教学留有生成空间;教学实施中更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掘并利用课堂现场发成的课程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教学是弹性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多向互动,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给教学留有生成空间;教学实施中更要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掘并利用课堂现场发成的课程资源,加强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