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误区一 :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只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 ,即今天学的字怎样记 ,怎样用 ,明天学的字又怎样记 ,怎样用……却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 ,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提高。更有甚者 ,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 ,储存信息的“电脑” ,每天定量给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不少非议,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时间少,认字能力低,基础不扎实,等等。因此,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学一个汉字要记住字形、字音、字义、要能见字读出音,并了解字的具体意思,要能想到音义写出字形来。“听读识字”的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一个焦点。在小学,采用了“听读识字”方法教学后,学生们识字,读书,说话以及在游戏中都非常热衷于学习。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激发和尊重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是提高识字教学水平的第一步。6年新课程改革中,各地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也出现了一味追求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胡乱拆字析字的误区,这无疑为学生日后成为“别字先生”埋下了伏笔。对此,一些教师提出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段应加强字理渗透。  相似文献   

4.
宋在杰 《文教资料》2011,(35):151-152
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识字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鉴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于以实际行动让更多的教学同仁关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利因素,进而得以找到办法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与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从而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使得学生从中学会字、学好字、会用字、用好字。  相似文献   

6.
蔡爱水 《教师》2014,(19):94-94
正以往一年级识字教学总是老师一笔一画地教。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其结果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随着教育科学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识字方法只发挥了学生耳听、脑记的功能,而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观察能力、大脑思维和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被严重抑制了。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教一个字会一个字,而是要通过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  相似文献   

7.
“识字学词学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主要课型。本册要求学会370个生字,其中的129个生字安排在“识字学词学句”中完成。这部分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集中但不孤立识字;二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三是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四是把识字与学词、学句融为一体。教学的着力点是:帮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学词学句,初步建立词和句的概念,并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材编排体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揭示了汉字的构字方式,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编排形式各课不同,灵活多变,有看图识字学词学句,有按事物类别识字学…  相似文献   

8.
目前,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存在学段目标模糊、字字字理、重识轻写等问题。要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就要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来展开教学,同时要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  相似文献   

9.
将字理识字巧妙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使其感受汉字之美,领会汉字文化,生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当前字理识字教学存在过度使用、深挖硬掘等误区,应讲求形式的合理性,凸显内容的梯度性,强化引导的深入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字理教 学的出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汉字含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 对汉字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根据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三 个方面进行字理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识字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  相似文献   

12.
王彩琛 《广西教育》2012,(25):73-73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晴境,进行字理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此略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阅读可以巩固识字效果,为生字搭建实践的平台。但是由于对新课标的认识有片面性,识字教学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为此,笔者谈几点关于识字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走出就字识字的误区,充分挖掘汉字的教学价值,注重对学生习惯、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培养。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对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朗读中感受音韵美,在想象中悟得意境美,在运用中发现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正>思维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必须加强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它作为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呢?一、在比较字的异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的归类识字教学,要运用比较的方法,经过分析、综合和概括,找出生字的异同。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归类识字内容更加丰富。形近字、同音字的归类识字,重在让学生在比较字的异同中进行识字。教师要教给学生学  相似文献   

16.
一、明理识字法1.分析明理法。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明理识字的观念,目的是让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学从字时,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的画面,学生  相似文献   

17.
殷永萍 《考试周刊》2010,(43):67-68
误区一:在识字教学中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情趣。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老的汉字,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盈无垠的灵性记录下中华民族睿智的观察、卓越的思考和精确的表现。汉字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语言工具,但是不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把学生识字当成教师教字,使识字课变得死板而缺乏生动性和情趣性。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感悟汉字之理,领会合体字之妙,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同时要加强写字训练,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由于字多量大,学生学起来单调乏味。因此,识字成为了低年级学生的一种学习负担。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灌输式、放任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覃瑞云 《新疆教育》2013,(8):113-11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字多量大。学生学起来单调乏味。然而,识字又是迈向知识大门的“首要门槛”,它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要教得灵活。学生要学得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