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灰姑娘”的故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童话故事之一。最早记录于我国唐代《酉阳杂俎》卷一《叶限》中,后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在漫长的发展中,此类故事形成了相似的母题,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母题下的故事也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主要以魏以新译的《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与《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为代表,从女主人公的态度、神力相助、男主人公行动以及恶势力结局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一母题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中收录的《灰姑娘》,我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皆源于此故事,二者在情节上十分相似。但是在故事原型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故事叙述者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个性等的不同,导致《灰姑娘》和《叶限》存在着种种细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隐藏着基督教和佛教元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唐朝段成式的《叶限》是现存文字记载最早的灰姑娘故事,其与欧洲《灰姑娘》的比较研究为众多学者瞩目,但大多局限于传承学的脉络梳理。将段成式的《叶限》和贝洛的《灰姑娘》作为叙事学考察对象,通过情节模式、叙事方式以及叙事策略的比较观照,可以呈现不同语境中同一故事类型的文化实践差异,以此拓展比较研究的理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4.
赵静 《中国教师》2010,(Z1):304-304
<正>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谈到西方的教育,不由得让人浮想起电影中课堂上喧哗吵闹的场景。"作业少,活动多"是我们对西方教育的第一印象,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准确。看过一篇文章《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美国版: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是两部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性作品。虽然由不同的民族书写各自时代的强者,但我们从中却能体会到二者在精神气质上的相似,以及文化内涵上的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熟悉《灰姑娘》的故事,那个勤劳朴实的灰姑娘终年辛劳,换来的却是继母和两个姐姐的侮辱和虐待。人世的不平引起天上女神对灰姑娘的同情。终于帮助他得到王子的爱情,摆脱了恶运。这故事取自《格林童话》(原称《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它的搜集和编辑者是德  相似文献   

7.
灰姑娘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文章对中西方灰姑娘故事在后母虐待、神力帮助、以鞋验婚、与贵人结婚等四个母题的异同,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时代心理及文化传统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利苹 《湖南教育》2009,(3):53-54,30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里的经典篇目,此文被许多国家收为中小学课文。由于文化传统不一、思想观念不同,同样一篇文章,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迥然有别。这里,我们试图比较中美两国教师教学此文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陆肖乐 《广西教育》2010,(21):83-84,109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我国的《叶限》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本文以此故事为参照,分析流传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灰姑娘”型故事母题所蕴涵的集体无意识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中的奇葩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贾宝玉和光源氏在诸方面的同异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 :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熏陶及作者相同的人生体验使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 ;而民族、时代及作者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阴阳围》和《白鹿原》这两部小说在叙事手法上有着相似之处:相似的故事内容,相似的意象,相似的叙事结构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体现了各自的特色,所以这两个文本既相似又相异,体现了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情爱诗和《圣经.雅歌》在抒情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诗经》中的情爱诗在抒情上较含蓄,而《圣经.雅歌》在抒情上则呈现出奔放的特点。产生这种差异的第一个层面的原因是它们各自的文化根源,即物感说和摹仿说的不同。第二个层面的原因,是由于礼乐文化和情感宣泄不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原因的比较,从本质上探讨了这两种抒情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小说《银冠》与《药》都运用简短的故事和犀利的手笔反射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但两部小说不仅在对主导意象和主要人物的塑造上有着极大的相似,而且不谋而合地表达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上曾经有一篇文章被广泛流传——《美国老师如何讲灰姑娘》,讲述了关于中美两国教育工作者对经典童话《灰姑娘》的不同讲授方式。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中国"填鸭式"教育中成长的我,对《灰姑娘》的认识始终停留在"灰姑娘的可怜与继母的可恶",停留在"仙女、魔法、舞会、英俊的王子和水晶鞋"这些浅浅的表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代的中国读者,大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不过,大多数读者是从外国童话或芭蕾舞剧《灰姑娘》中,熟悉这位聪明美丽而又勤劳善良的少女的。或者说,大多数读者熟知的,是一位碧眼金发的洋小姐。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各自的灰姑娘故事。光是欧洲,各种类型,大同小异的“灰姑娘”故事,就有几百种之多。中国也有自己的“灰姑娘”。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来沉》中,有一篇题目为《叶限》的就是一个中国型的“灰姑娘”故事。试看这篇小说的涯略:少女叶限,勤劳善良,秀外慧中。不幸生母与父相继早亡,遭后母虐待。叶限…  相似文献   

16.
“灰姑娘型”童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姑娘型”童话故事因法国夏尔·贝洛尔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传遍欧洲,因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话文本而得名并传遍世界。周作人及英国人的研究都认为“灰姑娘型”童话故事最早的书面记录,是公元9世纪(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关于叶限姑娘的故事。该故事通过来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传播到了阿拉伯地区,经在阿拉伯地区游学的法国学者扩散到了欧洲并传遍世界。《酉阳杂俎》续集之一《支诺皋·上》中叶限姑娘的故事表明,“灰姑娘型”童话故事的源头在今贵州东南侗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7.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其代父从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世人心中。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为蓝本,塑造了一位全新的女英雄形象。另一部女英雄题材的卡通电影《芭比之三剑客》,虽在故事情节、主题上与电影《木兰》有几分相似,但根植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部影片折射了不同的家庭观,英雄观和婚姻观。  相似文献   

18.
《简·爱》《蝴蝶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简·爱》和《蝴蝶梦》分别问世于19世纪、20世纪,时间不同,而两部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具有共通之处:小说模式属于一个爱情馍式——灰姑娘的故事,人物描写采用对照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两组对立的女性形象。产生相似的原因:一、文学遗产对后代作家的影响;二、作家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对文学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与西方史诗《伊利亚特》题材与母题的比较发现在两部史诗中都存在大量战争、婚姻与结义的故事。通过分析比较两部史诗战争、婚姻、结义这三个共同的叙事题材与母题,说明两个民族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上具有许多一致性;两个完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能具有这种相似性,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一些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很相似。  相似文献   

20.
星河 《家教指南》2005,(7):27-28
我想大家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但是,在美国学校老师是这样讲《灰姑娘》故事的,这是一堂既生动又有意义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