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南部山区,这里女童教育相对滞后.审视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的进程,深入了解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现状,针对回族女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原因,提出推进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应对措施,这对实现宁夏南部山区"普九"目标及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相对滞后。从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视角,深入分析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状况,针对回族女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回族女子教育发展问题初探锁成龙一、大力发展宁南山区回族女子教育势在必行宁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南北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南部山区地理封闭、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加之干旱多灾,经济十分落后,是全国有名的老、少、边、穷、山的...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教育厅采取五项措施保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实行重点扶持与优先发展并举的方针,民族教育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在民族聚居的宁南山区实施“普九”攻坚,盐池县在宁南山区率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回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步伐进一步加快。二是在宁南山区初中阶段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回族初中学生的入学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三是“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年内建成了l2所标准化窗口学校,回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四是继续扩大民族班招生。在吴忠中学、固…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态移民工程促进宁夏南部山区回族移民摘掉“贫困”的帽子是一种有益的举措.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回族移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更对回族移民居住环境、饮食、教育、宗教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加强回族移民群众不断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探索改进移民区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移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回族女童教育是宁夏基础教育的“老大难”宁夏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回族女童教育.解放以后.宁夏曾讲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普及初等教育工作,但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除去当时大环境局限和影响的因素外,相当一部分女童不入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为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义务教育做准备,1987年我们组织调查组对全区回族聚居的农村回族女童入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女童入学率为79.6%,比回族男童低8个百分点.据对不同地区的6乡18所小学1981年入学的1056名儿童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7.
播种文化 播种希望──记彭阳县沟口民族小学校长马成义吴书琦,陈晓东沟壑纵横,山路崎岖,极目远望,层层叠叠,贫瘠的黄土地,压抑得让人端不过气来。这就是被称为全国贫困之冠的宁南山区。马成义,这位年届不惑、土生土长的回族汉子,在回乡小学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苗...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8,(7):46-46
宁夏育才中学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宁南山区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和谐、跨越式发展而投资兴建的大型寄宿制扶贫学校。学校直属教育厅,按自治区一级一类示范高中标准建设,是全国育才学校联合体在西北最重要的成员学校。2007年,被确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宁夏育才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宁夏教育发展学校”,被银川市西夏区政府授予“西夏区素质教育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9.
迈进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民族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区属于回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50%,尤其是宁南山区8县回族人口120万,又占全区回族人口的62.00%。而区内其它少数民族只有1万多人,因此,我区的  相似文献   

10.
正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占全国回族人口的20%以上,是中国的"穆斯林省"。全区回族人口比例达到35.76%,中小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超过40%以上。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全区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从2001年以来,全区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迄今已建成175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的意义、“标准”的内容、宁南山区基本情况及教育现状,对宁南山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达标培训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2001年第10期夯实基础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宁夏启动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本报讯对于民族地区来说 ,民族基础教育上不去 ,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为此 ,宁夏自治区决定从今年起 ,用5年左右的时间 ,集中物力、财力 ,重点武装100所回民中小学 ,使其整体办学水平跨入自治区先进行列。这项被称为“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宁夏是回族自治区 ,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民族教育任重道远。为此 ,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民族教育方针。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的意义、"标准"的内容、宁南山区基本情况及教育现状,对宁南山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达标培训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红寺堡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开发区,移民采自宁南山区偏僻的贫困地区。开发区辖2镇2乡47个行政村,总人口19.6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在校(园)学生总数达到35000多名。由于长期生活在落后偏僻的山区,对外界信息了解的不是很多,冢长、孩子观念落后,致使开发区教育起点很低,困难很大,随村整体搬迁的教师人数也不多。  相似文献   

15.
秦腔是宁夏南部山区农民最喜爱的地方戏,但其发展尚未得到当地学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结合历史上戏曲发展的轨迹、当代地方戏发展的经验,针对宁南山区秦腔发展的现状,应当通过培养年轻观众,排演贴近山区农民生活的小戏,突显地方特色,细化秦腔在宁南的研究等措施,推动秦腔在宁南山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学》2012,(11):2
宁夏育才中学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宁南山区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而投资兴建的大型万人寄宿制学校。学校直属自治区教育厅,2008年底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示范校。2006年8月育才中学实现首次招生,学校面向宁南山区八县一区及移民吊庄点招生,选拔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山区学子来  相似文献   

17.
同心县位于宁夏南部干旱山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扶持建设的“三西”地区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3.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81%,是全国回族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县。如何立足本县实际,努力探索具有民族特色和贫困地区特点的教育发...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我区做大做强优质高中本报讯继目标直逼全国一流、宁夏第一的银川一中整体迁建落成不久,另一所专门招收宁南贫困山区孩子的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又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建。努力扩大优质高中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是自治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忠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行动。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扩招以及全区除宁南山区8县外全部实现“普九”目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回族教育存在两难抉择矛盾,即回族经堂教育和大众学校教育,或者说是念经和念书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山村为个案,以求对回族社会中存在的这一社会问题做一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是儿童学前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宁夏南部山区以回族儿童居多,学前儿童父母亲的年龄呈年轻化态势,文化水平较低,家长的不良习惯较普遍,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家长的教育观念较陈旧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幼儿园与家庭应密切联系和合作,为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