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生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做客,丰子恺搬出一张旧藤椅请老师坐。弘一法师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才缓缓入座。丰子恺很是纳闷,禁不住问老师为何这般。弘一法师平静地说:"你的藤椅旧了,易生虫子。如果就这样坐下去,想必一定会坏了它们的性命,所以摇动藤椅以示它们留意。"  相似文献   

2.
一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做客,丰子恺搬出一张旧藤椅请老师坐。弘一法师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才缓缓入座。  相似文献   

3.
杨海亮 《初中生》2011,(11):27-28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做客。丰子恺搬出一张旧藤椅请老师坐。弘一法师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才缓缓入座。  相似文献   

4.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作客,丰子恺搬出一张旧藤椅请老师坐。弘一法师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才缓缓入座。  相似文献   

5.
杨海亮 《课外阅读》2010,(14):56-57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作客,丰子凯搬出一张旧藤椅请老师坐。弘一法师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把藤椅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才缓缓入座。  相似文献   

6.
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李叔同经常去他的高徒丰子恺家里。李叔同有一个奇怪的动作,吸引了丰子恺。丰家有一把藤椅,每次来,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轻轻摇动一下那把椅子。有一次,丰子恺终于忍不住了,他问这是为什么。大师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许多小虫。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开。"丰子恺听了,非常吃惊。  相似文献   

7.
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是丰子恺先生寓所之名,说起缘缘堂缘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1924年,弘一法师(李叔同,子恺先生的老师),云游经过上海,来到永义里丰子恺家中,子恺与弘一法师商量要为自己寓所命名。弘一法师叫他在小方纸写了许多自己喜欢  相似文献   

8.
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李叔同经常去他的高徒丰子恺家里。丰家有把藤椅,每次来他都坐在上面。然而,每一次坐上之前他都要轻轻摇动一下那个椅子。有一天,丰子恺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为什么。大师说:“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许多小虫。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  相似文献   

9.
老师的高度     
<正>据说弘一法师李叔同给学生上课时,先给学生鞠一躬,下课时,又给学生鞠一躬,每天如此,儒雅竟至此。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人品善良的人,虽然他不爱说话,但这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喜欢。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是他的学生,丰子恺说,李叔同给学生的,是一种"母爱"。李叔同几乎影响了丰子恺的一生,丰子恺一生,都沿着李叔同的足迹,做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丰子恺从李叔同身上学到的,不只是知  相似文献   

10.
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他足一位画家,其实,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也是自成一格的。诚如郁达夫所说:“人家只晓得他(丰子恺)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的确,丰子恺的散文是耐人咀嚼的。 丰子恺深受李叔同和夏丐尊两位老师的影响,特别是后来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在思想  相似文献   

11.
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大师。但弘一法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严慈之师,是怎样立身处事、教诲学生的,则恐怕常人未必尽晓。法师的高足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十分像人的一个人”,我想其品格之核心、师德之要素,恐还在“诚信”二字,在所谓的古训“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了。  相似文献   

12.
洪玲 《老年教育》2011,(4):21-21
1948年11月28日,丰子恺曾在厦门为佛学会作过一次题为《我与弘一法师》的演讲。  相似文献   

13.
那些年我看《围城》,蜷在一把旧藤椅里,像只猫。我整个少年时代的阅读,几乎都和这把藤椅有关,我不喜欢书桌那种僵硬的阅读姿势,曲折流畅的藤椅更适合我的懒散。藤椅是旧的,《围城》也是旧的,从念高一  相似文献   

14.
老一辈的读者,大凡还都记得丰子恺先生曾与弘一法师等诸多文化名流合作出版过《护生画集》,然而对于大多数青年读者来说,或许对此还比较陌生。其实,在丰子恺六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他居然为了此书的完成,历经了四十余年的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15.
吴同和 《考试》2010,(10):10-12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丰子恺于其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圆寂五周年之际,受命为《弘一大师全集》作序。《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原名立达学园,由匡互生、丰子恺、朱光潜、刘薰宇、陶载良等人于1925年共同创办,曾邀请了叶圣陶、夏衍、茅盾、鲁迅等文学家前来授课或演讲。丰子恺亲自设计了校徽,李叔同(弘一法师)和马思聪谱写了校歌。从创办至今,该校坚守立人教育的理想,以人为教育之本,以立己立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知道丰子恺,是看过他的漫画,简约、随性,却富有意境。再读丰子恺,才知道他还是一位妙笔生花的散文家。《缘缘堂随笔》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她说,这本书文字非常朴实,也非常精彩,是丰子恺写的。老师对那"非常"二字特地重读,简直语重心长。这几乎是催促我,迅速从书店买了《缘缘堂随笔》回来着。看了几篇文章后,我便深信,丰子恺的散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都说林语堂的文章是闲适派的代表,可与丰子恺一比,我觉得未免像大观园中的稻草村——人造的自然。很多作家为  相似文献   

18.
味道与心境     
陈勇 《初中生》2011,(22):29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正在吃午饭。看到饭桌上只有一小碟咸菜,夏丏尊很是难过,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kǎi)先生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法师去世后,他曾写过多篇怀念法师的文章,深情地记述了法师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从而使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细节进一步了解法师的为人品性和精神风貌。一次音乐课上,皈依前的法师教大家唱歌,学生们便随着法师一起唱,但有一  相似文献   

20.
刘京星 《初中生》2012,(5):50-51
正上中学的第一天,我一大早就去了学校。找到自己的教室,一进去,便见到了一位女老师。我怯生生地向老师打招呼:"老师好。"声音低得似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她笑眯眯地应了我:"自己随便找个位子坐下吧!"教室里没有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