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今世界田径格局的地域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第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着手,运用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金牌归属进行分析,找出现在世界田径运动的地域性特征:美国男子项目与俄罗斯女子项目占据着统治地位;欧洲仍然是世界田径的中心,在各个项目上均有建树;非洲田径实力有所增强,女子中长跑成为新的亮点;其它洲的实力增强给欧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及2008年奥运会优势项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的分析,对了解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制定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战略来说,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第十届全运会各省取得的成绩看,山东、江苏、山西成为新的前三强;跨栏项目成为中国田径的领头雁;男、女子中长跑项目获得前三名的各省市有明显变化.表明备战29届奥运会,中国田径应该在跨栏、竞走、女子中长跑、女子链球等项目上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3.
田径是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也是奥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之一。通过对2001年我国田径运动员的成绩在世界排名的分析可以看出,男子项目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女子项目在竞走项目中具有夺金的实力,其它还有一些项目具有争夺奖牌和进入前8名的可能性。因此若想在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必须实施举国体制,选定目标、刻苦训练、努力提高成绩,同时抓紧后备力量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未来两后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从雅典奥运会看2008年中国田径取得突破的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雅典奥运会我国田径运动员取得了2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规划中我们取得进一步突破的方向应该是:保持和提高已有的优势项目的水平,如女子中长跑、竞走等;瞄准技术型项目进行攻关,争取有所突破,如技术含量较高的跳高、撑杆跳高、三级跳远等项目;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女子项目上,是我们取得快速突破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第28~30届奥运会田径各项目男、女子前三名为依据,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相对优势集团田径项目群的比较优势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田径相对优势集团各国男、女子等级项目群各不相同且优势程度各异;各国整体相对得分能力与项目相对竞技实力均呈动态变化,男子方面美国整体竞技实力最强,牙买加最差.女子最强为俄罗斯,最弱为肯尼亚;美国男子全能平均得分能力最强,女子则为俄罗斯竞走,英国短跑无论男子还是女子均最弱.我国田径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延长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持续时间,完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中国田径代表队在多哈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上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广州亚运会中国田径队夺金项目与北京奥运会相应项目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整体实力在亚洲仍处在首位,女子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呈下滑趋势,新选手优势不明显,出现断层现象。男子田径实力增加,夺金项目有了新的突破。继续坚持我国田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重点项目的发展是我国田径竞技体育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届世锦赛世界田坛奖牌格局大变,其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奖牌的地域归属特征日趋明显,表现在: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非洲的优势项目中长跑整体上无人可敌;南美洲、大洋州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迷.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总体成绩有进步,尤其是男子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都有亮点,但中国队国际大赛失常、阴盛阳衰、竞争实力不强等老毛病再次凸显.建议中国队从提高队员比赛能力、实施洋务运动、狠抓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组建高水平科学训练基地、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这几个方面加强备战,力争避免08奥运会"失田径却得天下".  相似文献   

8.
以7~10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各项目前三名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方法探讨了全运会田径项目的发展变化态势,旨在为08年北京奥运会寻找基石和突破口。结果显示,男子竞走、跨栏跑等项目;女子中长跑、竞走、标枪、铅球、链球等项目应为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重点发展项目。在此基础上,利用三数据建模预测法建立了全运会田径成绩的预测模型,并对十运会田径成绩进行预测,然后与实际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多数项目的预测精确度很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世界田径强国优势项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巴雷托统计法,对2004—2008年世界各国在田径项目前10名中所占的份额进行研究。计算各国积分,分析各国的优势项目及其动态变化,为我国田径优势项目的确立和今后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世界田径积分前10名集中在美洲、欧洲、非洲,中国是唯一进入过前10名的亚洲国家;不同的国家拥有自身特色的优势项目群,美国、俄罗斯拥有多个高竞争效益的项目群,将继续保持领先,中国、牙买加、德国等国拥有各自的优势项目群,并存在交替性波动,使得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我国男子跨栏和女子投掷项目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女子中长跑、竞走等传统项目实力有所下滑,应均衡发展男、女项目群,缩小项目群的差距,从而提高我国田径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男子110m栏、女子20km竞走、女子链球、女子铁饼、女子马拉松等田径优势项目在第9—16届亚运会及第22—29届奥运会的最好成绩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以期了解这些项目的发展趋势,同时对这些项目将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产生的最好成绩进行预测,为我国优势项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7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锦标赛,男子50 km竞走比赛的技术判罚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出目前国际级裁判对本次比赛男子50 km竞走技术判罚的特点,试图对竞走运动员犯规的性质、时间和数量等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供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备战2008奥运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龙舟比赛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群众性、竞技性和民俗信仰。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舍弃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的注重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化在内的龙舟化。  相似文献   

13.
龙舟竞渡,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的水上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龙舟竞渡的历史起源出发,分别对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进行探讨,并指出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竞走是技术性很强的高速度的耐力性项目.步幅大、步频快、勾脚明显、足触地角较大是现代竞走技术的主要特征.在分析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培养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多是心理和比赛经验等方面进行训练,采用以大型田径比赛的赛制规律作为构建训练小周结构,以连续强度负荷与恢复相结合的课间训练节奏,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脚竞速与短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对现阶段的高脚竞速与短跑进行比较分析。结论:相对于短跑,高脚竞速主要存在选材不科学,训练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上述情况不利于高脚竞速运动人才梯队的形成,限制了高脚竞速运动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改革对策:改善运动员选材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科学的训练系统,提高高脚竞速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龙舟竞渡的起源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舟竞渡活动是起源隐涵在我国古代先民崇龙祭龙模仿龙、驱旱求雨或止雨祈晴、祈求丰收增产、祓邪厌胜、祈子求嗣等5种仪式中,这些仪式是与先民特定的生产、生活、信仰、习俗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400 m障碍是特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监测特战青年军官400 m障碍考核前后的血乳酸、尿蛋白变化情况,以及通过400 m障碍过程中心率变化情况,分析了通过400 m障碍的能量代谢特点,提出了通过400 m障碍训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竞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竞走运动项目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中国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运动中的优势项目,近些年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竞走运动员应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赛场上正确的运用、理解技术动作,实现技术动作方面的国际化;掌握竞走项目的制胜规律,合理的进行科学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障;重视运动员的战术和心理训练是确保运动员取得比赛优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现代短跑技术和理论的新发展,提出高等体育院系100m技术的教学应以完整技术为主,要建立现代先进技术的动力定型。对100m技术教学中的摆动、送髋、放松、节奏及专门练习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