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10):41-42
在写作,尤其是在学作品的写作中,场面描写是少不了的。 我的少年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川西地区风俗民情的。被儿童学界称为“少年乡土小说”或“川西风情小说”。这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重有特色的场面描写。  相似文献   

2.
《社戏》是初一年级一篇幅较长的小说,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篇展现儿童生活的精品,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相似文献   

3.
韩蓁,专写少年题材的小说作家,已经出版了《旱鬼的葬礼》、《逝去的龙神》、《我和女儿,还有一只狗》等小说集以及《文学描写博览》等读物。他说:“我曾经从事过二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又写过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还编纂了上千万字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教学和写作的酸甜苦辣都体会很深。”本栏目特邀他就少年朋友们提出的一些写作问题,结合他自己的实践,撰写系列文章,和你交流他的写作甘苦和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迪。有少年朋友这么问我:你写那么长的文章,写那么厚的书,开始时你究竟怕不怕呀?我怎么回答呢?我说,怕的,但也不怕。那…  相似文献   

4.
勤奋出天才     
十多年来,我因为编《现代写作报》和参与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评选工作等活动,有机会读到大量出自中、小学生之手的作品,接触过不少写作新秀。我为一批批新苗出土而感到十分高兴,期待着他们能够茁壮成长。我不赞成一些少年作者在读书少、生活阅历浅的情况下,动不动就要写大部头作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自然避免不了虚假和平庸。至于像上海的韩寒、成都的古立坤,弃学在家写小说,就更不可取。但是,我相信“自古文章出少年”,小学生也能写出好作品。他们用孩童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往往能写出见解新奇、内容健康、文笔清新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考测点导航记叙文是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章。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要看清题目,明确写作内容;主题要明确,立意要新;材料新颖、真实;合理地组织材料,巧妙地安排结构;善于描写。写记叙文是对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一种基本训练。典型题点击一、有人说,花季少年爱做“梦”。其实,梦既可以是一种理想或追求,也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希望……“梦”中有“我”及与“我”相关的人和事……人人都盼望“梦”在“那一天”能成真。请以“我最盼望的那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内容积极具…  相似文献   

6.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先写“我”印象中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先写“我”印象中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的短暂而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8.
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的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而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全面的反映。小说中出现将近700个人物,有贵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徒、强盗、妓女等等。描写的生活场面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31):42-44
有读者朋友问我:你写小说是先有故事呢,还是先有人物?我一时间难以回答。对我来说这是说不准的事,有的篇目是先有人物,有的篇目是先有故事。前几年我写了篇《孝姐儿》,刊发在上海《少年文艺》上。这是一篇反映川西地域风情的少年小说,塑造了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面对强暴而又十分孝顺的女孩儿形象。这篇小说就是先有故事而后有人物的。旧时的川西有点长明灯的习俗。儿女们为父母长辈消灾祛病,往往赤膊上身,肩胛上挂着亮晃晃的清油灯,三跪九叩地拜庙宇、求菩萨,弄得皮开肉烂的,用极为特殊而残酷的形式表达孝心和诚意,以此去感动上苍,赐…  相似文献   

10.
徐志清 《现代语文》2014,(2):143-145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称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点睛之处,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更加明朗,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就能够体会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它是理解深入化的有效抓手。这也是好多文学爱好者喜欢看小说而不愿看根据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瓦连京·拉斯普京的早期作品(《给玛丽娅借钱》、《最后的期限》、《活着,可要记住》、《告别马焦拉》)均以西伯利亚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农村的日常生活,人们因此常把他的作品与“城市小说”对立起来,事实上,他的小说所致力于表现和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质,他曾说:“我喜欢阅读,在整个作家世界中我特别看重具有民族特色的作者,他们写本土的人民,娴熟地掌握描写人民的精神和道德生活的全部技巧。”[1]并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从道德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习作内容、要求及难点分析第九册“基础训练4”的作文训练是:写自己参加过的或看到的一个场面,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这次习作,从内容上看,有两点要求:一是写自己参加过的或看到的场面;二是只能写一个场面。从表达看,也有两点要求:一是写清活动的经过;二是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上述要求,难点是“场面”概念的理解和“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场面概念理解是否透彻决定了选材的广度。学生生活中虽不缺乏场面,但对“场面”缺乏准确全面的理解,因而形成选材上的难点。“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决定了要确定主要人物,掌握描写人物和活动的方法。但学生在叙述中往往不能确定“主要”和“次要”,不能掌握描写主要人物和活动的方法,因此形成写作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话题由来] 写事,特别是写活动的文章,可以说不能没有场面描写,而场面描写又离不开“点面结合”。面,就是指一个场景的全貌,包括天气、景物、人物、气氛等等;点,指场景中的个体,也就是具体的某个部分。点面结合,能使读者既对场景有全面的了解,又能够了解某些具体的情况,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同学在描写场面时,要么只写“面”没有“点”,不能给人具体的感受;要么只写“点”没有“面”,让读者感受不到场面的整体气氛。这样的场面描写是不成功的。下面来看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巴尔扎克后期的重要小说之一,无论从思想性或艺术性来说,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在《献词》中说:“这部小说是我下了决心要写出来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八年以来,我多少次辍笔,又有多少次再执笔写这部书。”可见作者创作之艰巨和用心之良苦,《农民》显然是他的力作之一。从题材来看,这篇作品已不象他早期作品那样,往往描写的是家庭内部矛盾冲突,而是描写了一场你死我活、短兵相接的阶级斗争。无论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为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女士出版了十本小说。并称它为“财经小说”系列。但她的小说,都以女性人物作主人公,描写她们在香港社会中的遭际命运。至于有关“财经”的香港商界的观实种种,其实是小说中所描写和反映的香港社会生活的一隅。所以,在我认为,说梁凤仪的作品是“财经小说”并不贴切,这些作品实际是当代香港社会的女性小说。因此,我想从梁女士的这些作品出发,对当今香港的女性小说作一点研究和探讨。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本书中,我着重地读了《花帜》。 我初读《花帜》时,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感到陌生,我想,一个天生丽  相似文献   

16.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16):41-42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个六千多字的短篇小说——《“旱鬼”的葬礼》。这是我的成名作,也是我少年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这篇小说讲述旧社会中,一个叫“铁宝罗”的小乞丐为生活所迫,在川西坝子一次求雨的庙会上,扮演人见人恨的“旱魃”,被锁在庙门门楼下,受尽了折磨与凌辱。然而就在门楼即将坍塌砸向人们的紧急关头,他却披锁带链奋然而起,舍身救人,眨眼之间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写作这篇小说的起因十分偶然。有一次我在成都北站广场闲逛,发现有几个小乞丐在路边向行人乞讨,其中一个极像我童年时代的同街小娃。他那污脏的脸、瘦小的手、凄…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却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  相似文献   

18.
场面描写的切分与组合王庆华场面描写是叙事类作又的基本功,小学生要与好作文,必须学会场面描写。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4”作文要求写一个场面(如运动会)。要写好比赛场面,写作前,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或者进行一次比赛活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就比较容易写。可...  相似文献   

19.
写作文时,无论是记人还是叙事,往往都离不开描写场面。每个场面里总有许多“人”和“物”,还有不同的“事”。怎样才能让笔下的场面鲜活地跳起来呢?写场面,一定要“点”“面”结合—既要概括“面”,又要具体描写“点”。也就是说,在写活动场面的时候,既要写出人物活动的整体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面”),还要写好活动中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具体情况(这就是我们说的“点”)。“面”的描述可以把活动的整体气氛展现出来,“点”的描述可以让人们对活动中最突出的部分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短文写的是课间活动,小作者把“面”写得不错,让人感觉到欢快…  相似文献   

20.
小知识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它是一种通过对细节、场面的描写,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小”,一般只有千字左右,人物少,情节简单。它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微、新、密、奇。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一般不超过1500字;新,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