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识别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周寄中  薛刚 《科学学研究》2002,20(2):221-224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征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创新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便是风险识别 ,本文将可能的技术创新风险归为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风险、资金风险、信息管理风险、企业文化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共八类 ,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风险的识别 ,从而采取对策 ,尽可能降低可能的损失、增加可能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意义的企业风险,不仅仅只是给企业带来损失,同时很多风险也意味着机会,这也是经历共同的风险后,有的企业走向衰败,而有的企业反而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企业表现相对淡定,并且已着手应对市场的复苏和行业因此次事件可能发生的变化。其实这就是在风险中对潜在机会的一种把握。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对风险中潜在机遇的预见与把握能力源自企业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  相似文献   

3.
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筹资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面对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以为企业所用,运用与控制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控制不当就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灾难。所以筹资风险分析尤为重要,从筹资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筹资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创业平台和技术创业型企业是原创技术孵化的关键主体,其共生关系的形成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聚焦于创业平台对技术创业型企业的单向资源供给,或内部资源整合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资源共生对提高孵化效率、实现价值共创的关键作用。鉴于此,选取Y Combinator、创新工场、概念证明中心进行案例研究,剖析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的共生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创业型企业与创业平台表现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螺旋上升的共生演化过程;(2)多元化资源收益驱动创业平台与技术创业型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其中技术资源收益促使创业平台打破局限于经济收益的互惠共生,步入技术资源拼凑的偏利共生;(3)构建横向创业链和纵向创业链是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形成寄生、偏利共生、基于经济收益互惠共生关系的实现路径;创业平台拼凑共生资源、协奏形成资源结构化,并嵌入横、纵创业链集成创业网络,最终实现网络资源获取的互惠共生。研究结论明确了共生资源收益和创业链构建、资源整合对驱动和实现共生演化的关键作用,为形成技术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互惠共生,促进创业平台向专业型、技术型转化,实现价值共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核心是焦点企业,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否高效运行关键就在于焦点企业能否选择恰当的合作共生伙伴组成合作共生体,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败,也决定了联盟功能的整体发挥。本研究在阐述焦点企业的内涵及其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作用基础上,根据合作伙伴对联盟效益的贡献大小,利用Shapley值法对合作收益进行分配,形成了综合效益转移机制。综合效益转移机制保证了所有合作共生主体都能从合作共生中获得合理的收益,实现了合作共生主体的互利共生,这是合作共生主体参与合作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是焦点企业进行合作共生伙伴选择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常常有一些应收帐款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收回,而使企业遭受损失。为合理确定企业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企业应按期对发生的这些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发生坏帐的根源足赊销行为,只要有赊销行为,就有产生坏帐的可能,其中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是赊销行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应收票据的坏账准备。在会计原理中应收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而同为赊销行为表现形式的应收票据却不计提坏账准备,忽略销售业务发生时应收票据的坏账风险,对客户不严格审查,从而可能产生坏账。同时,按照谨慎性原则,在可能或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应低估负债和费用。应收票据在客观上存在到期不能收回而发生报失的可能,这种报失应在销售业务发生当期就加以预计,才符合谨慎性原则,不致于使当期的收益虚高。所以本人认为应收票据应计提坏账准备,但其原理与应收账款有所不问,具体原理如下; (一)计提比例的确定。相对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由于权益性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不存在偿债的风险;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法律义务,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负…  相似文献   

8.
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权益性的资金和债权性的资金。其中,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然而,负债资金在为企业带来杠杆效应,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而较大的筹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生命的终止。因此,控制资本结构,防范和降低筹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筹资风险的概念及其类别由于权益性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不存在偿债的风险;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法律义务,因此,筹资风险是指由负…  相似文献   

9.
依靠技术创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呼声在国内产业界日渐高涨。技术创新是 企业将科研成果工程化、生产化与市场化来创造经济值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 通常有两类,即率先创新(自创)与模仿创新(模仿)。率先创新是一个企业 先于其它企业而首家将某一科研成果用于创造经济价值;模仿创新是企业学习 率先创新企业的经营行为,为市场提供适销产品,创造收益的过程与活动。企业普遍开始关注技术创新确实是件好事,但一个偏向值得注意,即企业普遍重视率先创新,希望以自创新品独占某一市场;但忽视、轻视模仿创新。个个企业都想以新、奇、特取胜。…  相似文献   

10.
着重分析了创新风险和技术类型两个影响寡头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这两个因素提出一个综合决策矩阵.该矩阵认为,当进行核心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小时,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的模式;当进行核心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大时,倾向于选择研究型合资企业的模式;当进行辅助性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大时,倾向于选择非股权的合作开发模式;当进行辅助性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小时,倾向于采取技术创新外包的模式.其中,就研究型合资企业和非股权合作开发模式而言,创新成果给不同企业带来的收益大小可能并不相同,因此这两种创新模式对企业相对优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财务活动中面临各种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化,财务风险与日剧增,只有充分了解它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1财务风险的内容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单纯认为企业财务风险都表现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显然有失偏颇。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全部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表现在企业财务活动的收支变化之中,贯穿于整个财…  相似文献   

12.
技术引进中的外在性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技术引进中不可避免的外在性,必然会给技术引进主体(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对等的补偿。政府作为这种外在性的收益者,能否作为补偿主体给企业一定的补贴以补偿外在性风险,从而推动技术引进,基于这种考虑,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论证了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正1面向2035年技术创新风险治理的重要性贝克曾指出:"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1]技术创新可能衍生的问题无所不在,现代技术创新引发的风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甚至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比如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风险,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已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二章第十八条中作了概括性的表述:“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刚常表述为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更确切地说,就是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把客观存在计算进去,面对可能发生的收益要留有余地,在尚未实现前予以保留。基于这种考虑,故对资产计价尽可能从低,而对负债计价,费用列支,尽可能足额,对收益尽可能限于已实现的为准。这是一种和对企业负责,保证其经济基础巩固,避免在一般情况下发生意外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导设计演进的创新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设计的演进,给产业中的企业能带来持续创新机会。企业沿着产业技术轨道创新,企业自己抓住技术轨道,形成产品族创新,从而形成创新集群。一方面因为主导设计要求的技术复杂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也促进了技术集群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性活动,单个企业不可能独自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必然寻求技术集成。另一方面,一个成熟的技术创新群总是以突破型技术创新为核心,开辟一个全新的产品设计,围绕这个设计展开的是若干个平台型创新。最后,通过实证来证明理论推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互联网的社会化发展给我国企业的信息集成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国企业信息集成技术创新和信息集成的经济性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国际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企业信息集成技术创新模式的构思,并就企业信息集成技术创新的开放环境、逻辑起点、创新主体与行动者的关系、创新活动与企业组织目标的关系、创新的风险与风险管理等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的开发是一项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它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的同时,半随着巨大的风险。文章提出生命周期系统管理策略,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开发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技术优势,获取新技术产品带来的实际收益。企业的实际技术收益既受技术产品本身的市场可能收益(即技术可能收益)的影响,又受其他企业的模仿、窃取等造成的利益瓜分(即技术收益独占性)的影响。研究企业技术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能为企业的技术开发及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思路和依据,维护和提高企业的技术收益。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在企业面临的全部风险占很大比例,并且由于内部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外部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分析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成因的分析,分析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