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健 《体育教学》2014,(7):49-50
模拟上课,就是虚拟上课,是指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师把教学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的一种上课形式,是教师在无生的情况下模拟课堂教学的情景,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上课中的师生交流是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展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教学重难点的揭示是教师用语言串插在模拟上课中的。本文通过对体育模拟上课、实践课、说课进行对比,提出了模拟上课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模拟上课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语言、肢体语言、动作示范、组织走位等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虚拟的形式表达教师上课的全过程[1]。模拟上课多用于对教师的招聘、考核、评比等,因为它简化了教师具体的指导时间、省却了学生的学练时间,用时要比实践课短,方便对教师业务能力与基本素质的考核;上课教师面对的是教师、专家,甚至摄像设备,但授课对象却是学生,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模拟上课中教师如何展示自己的亮点进行研究,并对浙江省技能大赛不同类型的参赛教师进行分析,得出了模拟上课容易提炼的几个亮点,为参与模拟上课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模拟上课的概念与特点模拟上课,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真实课堂教学,它与真实课堂教学的根本不同点就是没有学生。通常情况下,这是一种将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动,在当前各地市教育系统招聘新教师及对教师技能与基本功的考核中被广泛使用,因  相似文献   

5.
胡国栋 《体育师友》2012,35(5):31-33
模拟上课就是教师模拟上课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俗称“无生上课”。由于它能克服说课过于注重理性层面和上课受场地器材、时间限制等因素,把说课和上课的要求有效地整合,充分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是目前体育教师招聘或选调教师时一种常用的面试考核形式。笔者在近几年有幸多次参与周边县市区的体育教师招聘工作,现根据应聘者的表现以及自己对模拟上课的看法,提几点应对模拟上课的策略,希望能给应聘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教学行为。而且,体育教学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教师与学生会通过若干语言形式来进行教与学的交流,因此,体育教学语言不仅仅包含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包含学生的语言。但哪些语言是适当的,哪些语言是有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学的各类语言(如提问等)做了什么回应?应该做什么回应?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语言技能实施成功教学?本研究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看课了解教学语言目前的现状,并分析如何有效使用语言,以便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模拟上课的关键点1.真实。每一节模拟课,必须是真实教学过程的模拟,而不是随性发挥。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学的过程会很"顺利",因为虚拟学生的反应是理想状态的,但这不代表教师可以任意发挥,拔高学生的真实语言、技能水平。对学生能力的假设必须来自于对年龄特征的精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3):48-49
<正>模拟上课作为一种通用教研手段,从最开始的"试课"到后来的"试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30年的应用历史。模拟上课是指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模拟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由于模拟上课具有突出的教学实践性和典型的学理预设性,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级各类教研交流活动中。模拟上  相似文献   

9.
<正>研讨背景:模拟上课在时下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新教师招聘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主导形式。模拟上课的实质就是虚拟上课,是指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教师演示、描述教学的过程,以此来考评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种形式。体育的模拟上课与实践课、说课等关联密切又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模拟上课中抓住重点、展示优秀的教学能力,进而上好模拟课是我们本次研讨的重点。希望  相似文献   

10.
王兴发 《体育教学》2012,(11):44-45
讲解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但我们讲解的是否精练,讲解中到底有多少是无用或无意义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会占用学生很多的练习时间,我们是否清楚呢?一、录音笔引进体育课堂的作用录音笔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口袋里或者领口内进行录音。把录音笔引入体育课堂具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5,(6):14-15
<正>模拟课怎么上?许多文章从理论进行了阐述,缺少实例,致使很多教师看过后还是无法用于实践,本文结合实例对模拟课上课的程序、方法、要求和注意点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一线体育教师及参加应聘体育毕业生有所启发。一、模拟上课的整体要求模拟上课在整体上的要求大同小异,但都必须做到注意衣着得体,有礼貌;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利用术语;口令声音清脆、洪亮;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示范动作准  相似文献   

12.
邵伟德 《体育教学》2013,33(4):22-25
一、模拟上课文本解读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的问题】:目前,在各类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中,大量使用了模拟上课的形式,请大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具体讨论的内容有:(1)模拟上课与说课有什么区别?(2)模拟上课需要展示的重点是什么?(3)如何评价模拟上课的水平(哪些指标)?【安徽省铜陵·戴恒年】:模拟上课也就是俗称的考评课,关注更多的是老师驾驭体育课堂的能力、教学基本功、教材的处理、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预设等。说课则更多  相似文献   

13.
何健 《体育师友》2013,(3):67-68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模仿真实的课堂,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场景下完成的虚拟教学活动。这也是在近几年在教师招聘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因简便和可操作性强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青睐。模拟上课虽然缺少学生群体“动态”双边活动,但他更是40分钟体育实践课的浓缩。因此,要求执教者更做到眼看学生,话说学生,心装学生,要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浙江省体育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倾听了于素梅博士的讲座,在关于“模拟上课”的讨论中产生了几点看法。笔者认为,体育模拟上课必须根植于体育常态课堂,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教法,课堂有过程,才能体现体育模拟上课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模拟上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意在分析模拟上课在今后体育教师招聘中的发展前景,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简单的依据,号召更多的教师、学者和应往届毕业生关注模拟上课在教学和教师应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实境片段教学"常常作为技能大赛的重要设置项目,出现在各级教师技能大赛中。笔者作为大赛评委参与了多届教师技能大赛的评审活动,在评审过程中常思考:如何才能上好体育技能大赛中的"实境片段教学"?执教教师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现将所想所思分享如下。一、将能力卓有成效地展示给评委技能大赛中的"实境片段教学"展示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参赛教师往往是"借班上课",面对未知或未能熟知  相似文献   

16.
<正>在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有声语言的运用而忽视无声语言的运用。那么,什么是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包含哪些内容?使用无声语言要注意什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巧妙地使用无声语言?"成为体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无声语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市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参加评比的22节课,大都采用了情境教学模式。如:带小朋友游公园、青蛙过河、小白兔学本领等。语言是体育情境教学的催化剂,运用恰当与否至关重要。语言要先"教学"再"情景"个别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幼稚。在规定的15分钟模拟上课时间内,教师忸怩作态,频频使用"小白(小白兔),你做得真棒,老师奖你一只胡萝卜!"尽管从整个教学设计上看,老师煞费苦心,但这类语言,不像上课,更像是在逗幼儿园的小孩子。  相似文献   

18.
孙建顺 《体育教学》2013,33(4):19-20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模仿真实的课堂,在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场景下,教师自编自导并完成的虚拟教学"展演"活动。由于模拟上课可以在相对静态的课堂过程中更能全面评价执教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它作为研讨、赛课和考核等形式被广泛采用。然而,由于模拟上课是新生事物,部分教师对其本质认识不够,理解不透,致使目前的模拟上课还存在着种种误区。笔者所在的常州市新北区每年招考新师范毕业生或者拟引进教师,就  相似文献   

19.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对参与区骨干评比中几位教师在模拟上课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合作者自己对模拟上课的解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旨在为参与模拟上课的选手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一、观察量表的制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既包括教师教的语言,又包括学生学的语言。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从课的开始部分到结束部分,教师与学生会通过丰富的语言来展开教与学,哪些语言是恰当的,哪些语言是有问题的?教师对学生的各类语言作出的反应是什么,应该做哪些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通过语言实践成功教学?体育教学语言,从语言发出者归类,可以分为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从语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