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服输     
雨,无尽地下着,随着阵阵狂风,打落在我的身上。雨湿了我的衣裳,风乱了我的头发。雨点像老师那利剑般的话语,劈头盖脸地向我打来……——我,又一次被老师留下了。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一个个地报着我们进入小学后的第一次测验成绩:“××,98分;×××,100分。”每当她报一个同  相似文献   

2.
为老师点歌     
深夜,王老师批改完最后一份试卷,疲惫地拧开了收音机,想听音乐放松一下, 收音机里传来了DJ的声音:“××中学三年级全体同学把这首歌奉献给他们敬爱的王××老师,感谢他多年来给他们出了无数道练习题(尤其是今年),使他们得到了宝贵的练习机会”,听到此,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心力交瘁地脸上露出安慰的笑意.接着又听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李惠敏的《你不会有好结果》……”王老师两眼翻白,口吐白沫,翻倒在地……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上课时,发现男生周×与女生韩×有对视现象,经过几次观察,发现这两个学生确有早恋现象。于是王老师决定先找男生周×谈谈。经过耐心的询问诱导,周×对此事“供认不讳”。王老师与他谈了早恋的危害,说明求学期间应以学习为主,应该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交往等等,情辞恳切,期待殷殷。周×非常感激老师,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可没过几天,周×发现班上所有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有的还对他指手划脚,个别调皮的甚至朝他喊:“哥们,了不起呀!”周×气冲冲地去找班主任反映,刚到门口,就听到班主任正在和其他几…  相似文献   

4.
那天清晨,我刚走进教室,学生钱琦就迫不及待地跑过来对我说:“王老师,我妈妈有一封信要我交给您。”我打开一看,只见便笺上写着:王老师:您好!我看了钱琦的一道数学题,题目是求18和16的最小公倍数,请问答案180是怎么得来的。我认为答案是144。请求解答,谢谢!王丽芳2006.5.11难道是我错了?我有些疑惑。回到办公室,我再次仔细地“审读”那道题:18=2×3×3,60=2×2×3×5。18独有的质因数是();60独有的质因数是(),18和60全部的公有质因数是()。18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18和60的最小公倍数是用公有质因数乘各自独有质因数,也就是2×3×3×2×5=1…  相似文献   

5.
有些应用题,按题目的条件顺序去思索探求解答方法比较困难,有时,还会出现繁杂的运算。如果能逆向推理,将题目的条件顺序颠倒过来去思考,解答起来往往会方便许多。 例1.王老师上街买书,第一次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并从银行取出36.80元;第二次用去身边所有钱的一半还多12.70元,此时,还剩下30元。王老师原来有钱多少元? 【思路】第二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30+12.70)×2=85.40(元);第一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85.40-36.80)×2=97.20(元)。 解:[(30+12.7)×2-36.8]×2=97.20(元) 答:王老师原来有钱97.20元。 2.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2还多2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2还少1页,剩下20页没有看完。问小明第一天看书多少页? 【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逆推法”倒着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生理因素学业不良青少年救助的问题,我们期望能引起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关注。某中学一年级王××,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每次考试总是最后一个交卷子,得分在最后10名,家长、老师一致认为他脑子有问题,因为在幼儿  相似文献   

7.
"报告老师,曹××和黄××在书上画画!"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打了新学期第一个报告。"把他们给我叫来!"我生气地说,因为新书刚发,还没正式上课,我曾多次强调:"会爱惜书的人才会读好书。"今天才开学,就有这等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质量观、人才观的不断更新,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惟一标准。分数的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开始服从和服务于育人这一学校工作的中心。实例1:某省属重点中学,期中考试初一(3)班王××数学卷面实得54分。任教数学又任该班班主任的陶老师故意给王××60分。看着发下来的试卷王××纳闷地问老师:“陶老师您总分算错了,其实我只有54分呀?”没想到一贯调皮捣蛋的王××竟然如此诚实。陶老师打心眼里高兴。“这6分是老师借给你的。”陶老师认真诚恳的话语看不出丝毫…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质量观、人才观不断更新,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成才的惟一标尺了。分数的评价功能、激励功能服从和服务于育人这一学校工作的中心。实例1:某省属重点中学,期中考试初一(3)班王××数学卷面实得54分,陶老师却给了60分。看着发下来的试卷,王××纳闷地问老师:“陶老师,您总分算错了,其实我只有54分呀?”没想到一贯调皮捣蛋的王××竟然如此诚实,陶教师打心眼里高兴。“这6分是老师借给你的。”陶老师斩钉截铁的话语看不出丝毫的虚情假意。从此,王××学习挺认真的,他要挣分还陶老师。…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不难看到如下镜头:镜头一:师:同学们,今晚的语文作业是——生:××课生字新词各抄两遍。镜头二:师:同学们,本双休日的语文作业是——生:作文一篇。师:同学们真棒,都已经知道老师要布置的作业了。本双休日的作业是作文一篇,内容:×××,字数:不少于500字。以上镜头,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日复一日地布置着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这些作业,已经让学生熟悉到能准确无误地猜出来。那么,学生的作业兴趣又有几分呢?为此,笔者曾专门对小学语文作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是旧貌依…  相似文献   

11.
传承     
下午上班前去银行,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心中一动,不由得跟了过去,竟惊喜地发现是我小学时的王占云老师。这时王老师也认出了我,寒喧了几句,王老师问我:"听说你调回了城,不知你到了哪个学校?"我告诉他我在十中教书,王老师又问我教什么,我说:"您语文教得好,我爱学语文,现在也就教了语文。"王老师说:"你那时数学就是没有语文好。"我说:"您还记得这么清楚?"王老师说:"哪能忘了。"快到  相似文献   

12.
师德与师爱     
一天,学校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原初二的××从少管所放出来啦!是学校保出来的,到姜老师班了。”“这下可有热闹看了!”“学校真是多此一举,这回够姜老师呛!……”当××犯了几次错误后,人们更是议论纷纷,有焦急,有不满,有幸灾乐祸……三个月后,又出了第二条爆炸性新闻:“××在期中区统考中,语文获全班第一名,总分全班第七名。”“××写了入团申请书……”人们为之振奋、惊异,同时也在冷静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失足少年产生如此巨大变化?事实使我们做出了这样一个回答:“师爱是塑造儿童和青年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我们班的阴谋家是谁吗?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和数学老师刘老师。你别不信,要不我来说说…… 前几天的一次语文考试中,尖子生张扬破天荒地被人踢出三甲,这还得了!王老师火了,在办公室里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训得他泪雨飞扬,最后让他站在办公室里反省.  相似文献   

14.
《同学》2002,(12)
××老师: 前些时候,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一日游”的秋游活动。回来后,语文老师要求我们以这次秋游活动中所见的一处景物写一篇文章。写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大顺手,待到作文发下来,只见文后老师批曰:“帅小伙怎么如此‘无情’?”再读自已写的作文,确实像一盆枯死的盆景,没有一点儿生机灵性。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情”带入“景”中,写好这类文章有没有什么诀窍(或者说规律)?  相似文献   

15.
课始,老师说明:“我们做个游戏,请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讲出拍手的规律。”于是就按照“×、××、×、××”的规律拍手,问:“谁能说出这一拍手规律?”(1、2、1、2地拍)老师徽笑点头。“如果按照这一规律一直拍下去,谁能用数字表示出这一规律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1212……”然后按照“×、×××、×、×××”的规律拍手,让学生用数字表示成1313……继而说明:像1212……或1313……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循环现象。生活中经常出现循环现象,那计算中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相似文献   

16.
师颂     
一、活动导入(放录音 ,在《好大一棵树》乐曲声中引出班会主题。)主持人上台(男女各一 ,以下简称男、女)男 :老师 ,妈妈女 :妈妈 ,老师男 :老师爱我就像妈妈一样女 :我爱老师就像爱妈妈一样男 :老师的手最温暖女 :老师的手最有力男 :老师的心最明亮女 :老师的心最慈爱男 :老师就像一棵棵大树女 :老师就像一片片绿叶男 :老师 ,妈妈女 :妈妈 ,老师男、女合 :今天就由我们来主持班会“师颂”。二、活动过程(一)给老师摆好座位女 :哎 ,×××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男 :知道 ,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女喊 :×老师———(生齐唱《生日歌…  相似文献   

17.
节外生枝     
课后,一个学生哭丧着脸,走进办公室向老师报告:“老师,×××同学打我一记耳光。”“把他叫来!”×老师继续埋头批改作业。“老师,他不肯来。”学生第二次走进办公室向老师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王老师班的两名班干部急匆匆地到办公室来向她报告,说××同学没完成作业,数学老师让他补上并加做两道题,他不同意,在教室里同老师顶起来了,吵得很凶。王老师听完以后,只轻轻说了一声:“我知道了,你们回去上课吧。”仍然在备她的课。这使我很纳闷:她的班是优秀班级,她又是优秀班主任,班里发生了这样的事,她怎么像没事似的?第二天我背地里问她班的小班长:“××顶数学老师,挨批评了吧?”“没有,王老师根本没提这个茬儿。”事隔一周,我实在憋不住了,便找了个机会去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四年秋,南京市香铺营小学四年级学生潘良炎忽然变得打人、迟到,有一次把作业完全做错……。大家都诧异:“周良炎怎地变坏啦?”潘良炎本来是个好学生,上课端坐静听,下课抢着扫地抹玻璃,看到老师晓得敬礼,门门功课都很好。这回他突然变了,自然要使大家感到奇怪的。原来,潘良炎的变坏,主要是受坏连环画的影响。班上有个小朋友王××,最喜欢在校外书摊旁看连环画,虽然老师叫他不要乱看,他还是偷偷地看。一天,王××约潘良炎到连环画摊上租书去。“我没钱。”潘良炎回答说。“没关系,我请客。”两人就一道去了。在潘良炎上学的路上有不少连环画摊,因为他听  相似文献   

20.
时值冬天,旦子轻轻地推开了门,把书包丢在了沙发上,泡起了泡面。一旁的父亲老旦突然开口说:“这次语文考试是不是又最后一名了?”旦子沉默着。不多久,却出乎老旦意料地说道:“这次是老师改错了,有一题用‘冬天’造句,我写了‘冬天的蚊子很多’,老师把我打‘×’扣了2分,不然我就倒数第二了。”老旦先是一惊,又欣喜地想:难得旦子能考倒数第二,便对旦子说:“那好,明天我去找老师问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