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2016年3月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选取在实行新模式前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选取在实行新模式后的100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认真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并仔细记录下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中采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1000例,献血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1000例献血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00例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选择服务质量持续改进,500例对照组护理过程中选择基础护理。结果: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计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其结果分别为96%和88%,以上数据在进行对比后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采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将献血者的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老年血液透析住院患者100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护士对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方法: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16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传统分课程考试模式、课堂理论讲授及临床实践教学法;观察组研究对象为2017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护理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实践操作得分分别为(106.11±8.52)分、(105.63±9.51)分,CLEN通过率为98.18%、就业率为97.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CLEN通过率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体位摆放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体位中可缩短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将研究对象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采取舒适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明显缩短了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复苏的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离开复苏室的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始动性训练对于流浪病区患者康复护理中生活技能训练的作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流浪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观察组进行始动性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6个月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6个月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始动性功能训练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的始动性[2],值得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级1班、2班共100名护生为观察组,3班、4班护生100名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教学计划与方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及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期末总成绩、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及就业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实施模块化教学,可提升教学效果与护生就业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甘间芳 《大众科技》2014,(7):128-12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积极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情绪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PaO2、PH与对照组对比,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ICU收治的50例无意识障碍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但关于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标准及评价标准的制定问题亦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内科护理;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后5个月进行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和血脂检查。结果:两组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生活规律、戒烟限酒、运动锻炼、按时服药等健康行为项目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TC、TG、LDL-L、HDL-L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善血脂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采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QOL)从生理功能、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及治疗维持度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比较两组护理对血糖波动的影响;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hPPG和G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康复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儿童癫痫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出院1年后随访复查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2.50%,护理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癫痫患儿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癫痫发病频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儿童癫痫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工具在低年资护士糖尿病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对糖尿病教育感兴趣的低年资护士(工作时间在2年内)170人,随机分为传统组85人和对照组85人,传统组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利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培训,培训3个月前后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考核、并收集糖尿病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对照组有关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与运动、降糖药物、胰岛素理论与注射、自我监测等知识理论考核成绩优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利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有利于调动低年资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有效提升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饮食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痰菌阴转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痰菌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基础护理中加强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不仅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将自我护理能力全面提高,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绪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而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状况明显要弱于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绪进行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均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得患者能够更为积极的接受手术治疗,使得患者能够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有助于保障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使得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健康,可以说,针对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护理,有其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改变患者的临床情况,同时探究对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改变患者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对症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病发心电图改变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其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进行对症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赖玉风 《学会》2001,(4):47-4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例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10 0例 )和对照组 (10 0例 ) ,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 ,对心理护理组按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功能缺陷、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针灸护理疼痛控制对骨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伤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药物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加用温针灸,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总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护理对骨伤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作用明显,可有效缩短患者疼痛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综合的护理后,病人的症状、血脂、血压、以及心电图的具体改善情况和改善方法。将2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员随机分为2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护理组,每组100例。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进行数据处理,将2组病人护理前后的所有观察指标用SPSS13软件包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结果 2组病人血脂、血压及心电图具体情况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