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骥 《科技广场》2007,34(1):47-49
本文在介绍嵌入式网关的软件构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嵌入式网关所涉及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HTTP协议、CGI技术、RS232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设计了网关内部自定义的数据转发协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通信协议。在物联网应用中,当前流行的协议有蓝牙、Wi-Fi、ZigBee、Thread等,不同协议之间无法直接通信,需要不同的网关来完成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换和传输功能。本文研制的网关针对ZigBee协议进行设计。当前ZigBee网关的实现方式有:乔大雷等人、甘勇等人提出的基于ARM9的STR912芯片+以太网控制器+ZigBee协调器模块设计的ZigBee网关方案,李碧青等人提出的基于ARM9的S3C2410芯片+以太网控制器+ZigBee协调器模块设计的ZigBee网关方案,  相似文献   

3.
短信息网关连接模块的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空  袁华 《大众科技》2006,2(8):51-52
文章着重对短信息网关连接模块进行设计分析与实现.该模块由网关通信模块和SGIP协议数据处理模块两个子模块组成.该系统实现了与短信息网关的连接与通信功能,提供了接拆包接口,且支持TCP/IP协议.运行结果表明,此网关连接模块各项功能基本实现,系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Mod Bus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一种工业网关,实现了Mod Bus RTU与Mod Bus Tcp/IP两种模式下的转换功能。网关与上位机之间通信采用了Mod Bus TCP协议、与被采集数据设备之间采用了Mod Bus RTU协议。网关硬件基于STM32F407控制和LAN8720芯片,软件基于keil u Vision5开发编译环境和STM32Cubemx的开发工具以及freertos的实时操作系统。经过试验测试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网关具有工业通讯实时性高、可靠性强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具有低成本、低能量和高容错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工业应用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基于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技术结构及标准的由来,着重阐述工业以太网技术在四川会里烟叶复烤厂的成功应用,并详细介绍了网络组成及主要的PLC程序。  相似文献   

6.
为了具备与Internet的互联能力,遇到的首先就是协议转换的问题,本课题介绍如何将MO DBUS协议转换为WEB服务器的HTTP协议,设计一个网关以及基于Cortex-M3微处理器结合R S232构建了Modbus协议转换模块。模块可通过R S232通讯方式与各种支持Modbus协议的设备进行通讯,可以将Modbus设备连入Internet,通过该模块的协议转换功能,能够通过Internet对Modbus设备实施网络化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园区网通常是多层级的小型局域网组成,是树形局域网。在我国通常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组建园区网网络,使用TCP/IP协议实现网络通信。然而在以太网中,AR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重要的协议之一,但是它又是争议最大的协议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此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W5100组合实现以太网通信的设计方法。采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网络解决方案。W5100是嵌入式以太网硬件协议栈芯片,它同时集TCP/IP协议栈、以太网MAC和PHY于一体,支持多种网络协议。阐述了其具体的使用方法、接口方式、时序,以及程序实现等。  相似文献   

9.
ControlLogix系列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提供了多种接口类型:如以太网,ControlNet等,ControlLogix以太网连接模块"1756-ENET"使用了EtherNet/IP,ControlNet等协议,并采用了专业的服务代码封装于以太网协议包中,针对"实验性物理和工业控制系统"(EPICS)开发的驱动程序使用了EtherNet/IP协议,从而使得控制器可以运行vxWorks,RTO和Win32的测试程序.下面对应用此协议的接口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的物联网智能网关运用单一的中间件物联网智能网关的设计方法,忽略了多协议与中间件的运用,无论是从转换时间、精准程度、转换效率上来讲,都是需要改善的。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弊端,提出多协议与中间件相融合的物联网智能网关设计方案。运用多协议与中间件相融合的方法,通过改善其精准程度与转换时间,根据物联网智能网关的运用范围合理运用多协议与中间件相融合的过程。仿真实验表明,多协议与中间件相融合的物联网智能网关设计方案,提高了物联网智能网关的效率,使物联网智能网关的转换更为精准。为物联网智能网关及互联网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