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移动悬钩,即在传统钓法的基础上,在主线坠的上方穿两粒太空豆,然后用细于主线的单丝尼龙线,一端拴钩,另一端拴紧在主线太空豆的上方,但用力可以捋动,脑线长7~8厘米,再在主线上穿上漂座。太空豆是防止钓到较大鱼时悬钩下滑。 使用移动悬钩有以下几点好处:①一般情况下将移动悬钩移到坠上5厘米处,配合底钩钓底。②根据鱼情变化,需要钓浮时,不用更换浮漂或调整铅坠,只需将太空豆和悬钩一起向上推到适当位置即可。③由于钓浮时坠和底钩落底,可避免风吹浮漂而钩饵离窝。④在水的底层和中层或上层都有鱼时,可底浮钓兼顾。 在垂…  相似文献   

2.
如何钓淤泥底 到鱼塘域野外垂钓,常常遇上钓点是淤泥底,竿抛下后钩会被淤泥浸没。显然,鱼看不到解也就无法咬钩。遇到这种情况,可将铅坠从钩上移到构下,采取底坠垂钓。即在拴钩的渔线下端再留出1~2厘米线,在一厘米处安装铅坠,用底坠垂钓。坠沉在水下,钩却露在水中,鱼不咬钩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此外,尚可安装双立钩或双卧钩铅坠,效果也颇佳。 巧避小杂鱼 钓点遇上小杂鱼,尤其是小麦穗鱼,咬购十分疯狂,入水的饵一会儿便被蚕食干净,着实令垂钓者头痛。为了避免小杂鱼闹钩打搅,以下几点不妨一试:改蚯蚓饵为面食饵,或钩柄穿…  相似文献   

3.
要把问题说清楚,还得从三年前说起。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喜欢到野塘和沟渠等自然水域中垂钓。台湾钓法固然先进,但是在自然水域中,尤其是在有水草的地方似乎不太适用,一般采用长竿短线传统钓法。1995年初夏,为了提高约组的灵敏度,我借鉴了台湾钓法中的小钩、细线、悬坠和活动漂座太空豆以及长脑线等。除了仍采用长竿短线之外,还有两点与台湾钓法不相同,一是单钩,二是在钩尾部增加了一个小坠(或制成朝天钩),原因是在自然水域中垂钓,我喜欢用蚯蚓和蝇蛆做饵料,这些钓饵比重小,而台钓中有以饵代坠的问题,为了补足台钓饵的重量…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湖泊、鱼塘的浅水处或沟渠、河道的静水里,常生长着一种藻类植物─-水绵。在此类水域使用手竿用传统的悬坠沉底方法垂钓,钩饵便没入丝状藻中或纠缠在水草水绵间,不易被鱼儿发现,常常无功而返,垂钓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本人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悬坠底钩沉底钓改为悬钩底坠附底钓(见图)的方法,钓绩颇佳,较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具体作法是:1.将铅坠固定在母线(或称主线)终端处,在铅坠上方6厘米、8厘米处各系上两只带脑线的鱼钩,下部的鱼钩与铅坠距离须在3厘米以上(视水绵深浅、稀密而异);2.铅坠一般应重于浮漂的…  相似文献   

5.
该钓组结构很简单,海竿主线穿太空豆,再穿入滑动挂钩器(如图1自制),终端挂65克重坠,坠要挂牢(我在坠尾挂一小梭形双头卡子,便于改钓鲤鱼时挂爆炸钩)。滑动挂钩器上挂钓鲢漂,同时挂脑线500毫米一根,线端挂钓链饵钩。 施钓时,太空豆调的高度就是水的深度。将漂调至浮出水面为止。漂的大小,以能带动饵食浮出水面,但带不起铅坠为佳。漂小阻力小,飞得远,而且  相似文献   

6.
本人1984年开始垂钓时,经别人指点使用的是软脑线,线长约4厘米左右,垂钓时坠落地钩卧底。后来开始学台钓,但不久却发现这种钓法除养鱼池外,不大适合垂钓流水的江河、杂草丛生的坑塘和波浪较大的水库。于是自己在一般情况下采取把双钩改为单钩,把长脑线改为短脑线(长约4-5厘米),主线细,悬空坠、钩落地的钓法。这样比较适合我们这一地区绝大多数钓友长年钓野鲫鱼的实际。开始自己使用的脑线比主线细或相同,其后,根据实验和垂钓实践,将脑线的直径改为稍粗于主线,一般为0.3毫米左右的硬线。这样,鱼吞食过程中动感比较明显,鱼…  相似文献   

7.
二、钓组及组配原则 我们在接触“台钓”之初,得到的它的钓组的搭配信息都是小漂、小坠、细线、小钩。在具体的组配上,通常是(自风线至钩)太空豆(两枚)—插漂座—太空豆(两枚)—太空豆(一枚)—铅皮座—太空豆(一枚)—转环—带钩的长脑线。 这是最常用的“台钓”钓组组配方法,现在市售的太空豆,每个包装袋里也是六枚,按照这个配组供应的。这六个太空豆,从风线至钩的顺序来说,第二、三枚纯粹是为了固定插漂座,五、六枚是为了固定铅皮座,而一、四枚除了具有协助固定插漂座的功能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一但钓点移动或钓位转移,它  相似文献   

8.
韩军 《中国钓鱼》2003,(9):12-13
一、钓组 竿,8~10米硬调手竿。线,线长5-6米。因垂钓对象多为1千克以下,故线不需太粗,主线1.5号,脑线0.8号,即使遇2-3千克以上的,竿线组合长度也尽可周旋。脑线需多备几副以防挂草。钩,伊势尼7号钩或大小相当的其他型号钩,单钩。坠比静水底钓用坠略重,在流水或风浪中可使钩稳定在水下。漂,在坠上方30-60厘米段均匀穿上十几粒长度1厘米色彩鲜艳的泡沫漂,漂浮力大于坠重力,垂钓时漂半数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9.
孟东方 《钓鱼》2010,(18):47-47
一、钩的系法。坠下一钩,坠上两钩,七星漂四粒;三枚钩的脑线均为5厘米;坠上两钩的脑线在主线上均能上下活动、各有两粒大号太空豆,能调整两钩在主线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在野钓中时常见的一种竿线齐长、单钩直漂的钓法,是淡水手竿底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其基本组件一般为直径3毫米长200毫米直漂、直径0.20毫米钓线、钓鲫小钩、脑线长4厘米、铅皮卷线为坠。多数人将其钩坠漂调配为钩坠在水中的重力等于水对浮源的浮力,即钩坠未触底时漂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以粉饵作窝、面食作饵为例:垂钓时钩饵触底时漂顶微露于水平面,鱼儿吸钩抬头时浮漂上送。本人平时也较多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尚可,在浮漂上送时起竿,中鱼率不错。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也时有一些现象(浮漂反应)让人疑惑不解,其中之一就是有时…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钓点水域的深浅不同,对垂钓时脑线的长度要求也有所不同,造成我们每次出钓往往要准备几套钓线或脑线,以备不同的水域垂钓。能不能用一套钓线,经过调整而适用于不同的水域(也就是说可根据水的深浅情况任意调整脑线长度)?笔者有一法,如下:用一根70厘米长的脑线,在二分之一处对折,然后,套入太空豆和通心活坠。于对折处的一端系结在连接环上。线的另外两端系结上所需的鱼钩。这样,一个可调性脑线的钓线就做好了。它可根据你的需要,在35厘米的范围内,只要移动太空豆,就可调到你所需的脑线长度,这样就省去了临时换线(…  相似文献   

12.
张铨 《钓鱼》2003,(11)
有人一说起星标(散标)钓组就想到大钩粗线重坠而且坠沉底,因而说:星标钓组粗笨,不灵敏。这是一种误解!诚然,使用沉底重坠的不乏其人,但用轻坠而且悬坠的钓友也比比皆是。制作针在一星段标渔钓线组上的穿制进作5通~1常0是粒用用鸡小鸭羽毛梗剪成的约1厘米长的标粒,然后在线端拴钩。在离钩约3厘米处卷上一小块很薄的铅皮(米粒大小),用钳子夹紧(或预先穿上一粒太空豆防止铅坠下滑)。可以主子线合一;也可以用一段更细的子线,用栓线扣连接。钓较小的鱼用细线小标粒轻坠,轻坠是关键。要钓较大的鱼或为了便于抛竿,为了便于观标,可将坠钩线标等按适…  相似文献   

13.
朱建华 《钓鱼》2006,(11):26-26
钓跑铅。实际上是钓跑线。方法很简单,掌握四个要点:1.线组必须使用的是空心铅皮座;2.要将空心铅皮座上边的太空豆向上拉动10 ̄15厘米;3.在原铅坠上再加重铅皮,使坠重大于浮漂浮力,铅坠卧底;4.通过调整使浮漂露出水面习惯垂钓的标示目后,就可以钓跑铅垂钓。具体的说:一是在线组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3年23期的《三种施钓淤泥钓点的方法》一文,给抛竿炸弹钩施钓于水库旧河道出了三个好点子。其实,在手竿野钓时也常遇到河道、小浜、过水塘等水域淤泥烂草太厚的难题。多年来,我曾两次改进钓组,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给钓友,请不妨一试。第一次改进——小漂少漂轻坠长子线不少传统钓者习惯用“寸线”,即子线很短,仅3厘米左右,优点当然是灵敏。然而对于淤泥太厚的旧河道,小河浜钓草洞或草边,有时水底烂草厚达5~20厘米,一抛竿,坠钩都埋入淤泥烂草中,鱼儿无法咬钩,深感困惑。我首先想到的是加长子线、改用轻坠。子线的长度以钓点实…  相似文献   

15.
一、延长钩饵落底时间。采用"猴子上树"的办法,移动铅坠上下的太空豆,使铅坠离8字环四五厘米,并使用较长脑线(30厘米左右),这样抛竿后就可延长饵料入水下滑过程的时间,利用这个过程,抓中上层和离底的鱼类,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抓截口。如看到浮漂在下沉过程中出现加速或有力  相似文献   

16.
王敏 《钓鱼》2005,(13)
很多有水草的池塘,塘内溶氧充足,水底淤泥肥厚,鱼星很多,但经常出现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后,发现当钩落底时,由于铅坠重量的原因,将钩带进淤泥,使鱼不容易发现钩饵,减少了鱼上钩的几率。根据上述的情况,我组配了一套钓组,它的特点是单钩、小坠、七星漂、细线、泡沫粒。其关键部分是泡沫粒和坠的搭配。泡沫粒要取大号的,优点是利用泡沫粒的浮力,把钩饵悬浮在淤泥层表面,同时泡沫粒的白色能吸引鱼的注意力。这种钓组不但适用于塘水肥淤泥厚的荷塘和鱼池,同时也适用于一般小水库和河流,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适用淤泥钓的钓组!南…  相似文献   

17.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18.
符荣财 《钓鱼》2004,(19):25-25
水底有淤泥或杂草,当钓者做窝后,很快就有鱼星从窝里冒出,窝子发的很好,而鱼就是不咬钩,其原因就是窝粒掉在淤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只好用嘴在泥里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钓友平常备用一副钩下坠的钓组,钓组的组合方法是在子线的最下端加一小铅坠,钩绑在离小铅坠向上约1~2厘米处,主线与子线连接处绑铅皮座,加大铅坠即可,这  相似文献   

19.
用朝天钩、七星漂、长竿短线钓鲫,具有很强实用性、技艺性和浓厚趣味性,深受广大钓友所喜爱。此钓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其奥妙绝不比台湾钓法少。朝天钩,钩坠一体无脑线,钩动漂即反应信号,这是朝天钩突出优点,反之若钩漂坠匹配不当,鱼索饵会有累赘感,这在经常有人垂钓鱼被钓猾水域,明显影响垂钓效果。因此钩、坠、线、漂匹配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钩宜小,坠宜轻,用伊势尼3~5号钩就可,最好用散钩自焊坠,买成品朝天钩坠要锉小到绿豆般大小,穿线孔两端要倒角去毛刺。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6,(8):22-23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