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钓鱼搬家     
王玉海  娃娃鱼 《垂钓》2009,(8):50-51
“钓鱼上虾,赶紧搬家。”这是一句钓鱼谚语。字面上理解,好像是说虾是鱼的食物,你都能钓上虾来,只能说明一件事:你的钓点附近根本无鱼。那怎么办?搬家呗!满塘全是鱼,就你这儿没有,还守在这里干哈?可是如果你的钓点里鱼已经连口,那你还搬不搬家?我的答案是,那也得搬,而且要赶快搬。我说这句话可不是忽悠,因为我昨天钓鱼便搬了几乎一天的家,而且所到之处鱼都是疯咬,绝对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放流趣事     
刘悟 《中国钓鱼》2003,(2):45-45
为过钓瘾,同时又为了看看汉江禁鱼的情况,去年4月7日我到通向汉江的直河口上游约500米处钓鱼。季节好、鱼饵好,且钓法先进,不足50克的鲫鱼连续不断地上,我一概放归水中。附近村里一帮孩子也在钓鱼,见我钓得热闹,呼啦一下包围了我,正巧看见我把一竿双鲫顺手放了。  相似文献   

3.
天然虫饵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汉江里的水蚂虫。用这种虫子在汉江钓鱼,效果只有三个字:好得很!就拿汉江里最难钓的鲤鱼来说,用蚯蚓钓,出满勤的话。一年之中钓三五尾就不错了(挂鱼除外)。但是用水蚂虫做钓饵,一天钓上十条是常有的事。黄颡鱼对红蚯蚓很感兴趣,我在汉江大桥上夜钓经常用它。然而,在一起钓鱼的几个人中,若有一个人用水蚂虫做钓饵,另外几个用蚯蚓的,就多半只有看的份儿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体育工作者,体育自然便成了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对垂钓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对这项运动抱有偏见。虽然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中有许多人热爱钓鱼,但却没有对我产生丝毫影响,尽管也曾有人伸手拉过我一把,而我始终立场坚定:“风吹雨打不动摇,身出淤泥而不染。”任凭别人怎么说,我就是不为所动。 直到5年前一次偶然,我才在无意中被别人拉下了水。 记得那年夏天,妻子被单位派  相似文献   

5.
为何不言退雅典回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新闻发布会还是私下采访,记者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问来问去都会绕到这个问题:“张宁,你决定退役了吗?什么时候退啊?”“和张宁同一批的叶钊颖退了,戴韫退了,龚智超退了,连小她4岁的龚睿那也要退了,她还要打下去吗?”很多人在背后这样议论我。好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我直接就问:“都多大岁数了?再不生孩子可就晚了,还打啊?”我终于忍不住了:“2003年我才拿到我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奥运会我只参加了一届,对我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爱羽毛球,对我来说,这项运动已不只意味着冠军和金牌,是一份…  相似文献   

6.
追梦花亭湖     
瞿高兴 《钓鱼》2013,(21):44-45
很渴望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一钓为快,很渴望在那个地方有一种鱼能让我过一把钓瘾。现在发现,确实有这样一个地方,那便是安徽省太湖县花亭湖水库。也确实有这种鱼,那便是百钓不厌的黄尾鲴。梦想被点燃,激情在燃烧,行动一触即发。2013年4月26日凌晨3时许,同样怀揣梦想的四个鱼疯子(老李、老周、老段和我),在夜深人静之时,在人们酣睡之际,悄悄地向目的地进发了。  相似文献   

7.
侯树民 《中国钓鱼》2005,(10):15-15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77公里,汉江中下游属平原河流,水面比降较小,水流流态比较平稳。汉江流经我们湖北省荆门市地段,上从钟祥市,下至沙洋县。我生长在依山傍水的沙洋县马良镇。马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期,周成王之弟季载建立权国,以马良为国都,延续几百年。春秋时期,楚武王又在马良设立权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良就读于此,马良因此而得名。汉江马良境内盛产石头鱼、黄颡、鲶鱼等,而境内特有的石头鱼曾被列为贡品,供皇上享用。  相似文献   

8.
寻找庞然大物。作为一个有30年钓龄的老手,我始终在追求能够钓获一条真正巨大的鱼,到“神秘岛”去垂钓的打算已经有一年半了,而最终作出去那里的决定,可能是我一生中所作出过最好的决定之一了,在我以往的环球垂钓经历中,只有一次钓到了超过1000磅重的庞然大物,我钓到过许多大型的旗鱼和鲨鱼,但是我听到了那么多有关巨鱼的传闻,使我特别在意大鱼的体积,只是在佛得角群岛的萨尔岛外,我用白色的“施耐德牌”拟饵才得以钓到了一条巨大的旗鱼,然而最后它还是挣脱了我的130磅拉力的线和72磅级曳力的绕线轮,逃之天天,仅此而已。这也是我惟一可以勉强向人一提的垂钓巨鱼的战绩了。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美国人钓鱼在乐而不在鱼,他们玩的是潇洒,驾着小汽车到塘口,甩上几竿子,没有动静,收起家伙跳上汽车,呼啦啦再赶下一个塘口。而我钓鱼既然在乐,也在鱼,乐是主要的,但有鱼才有乐。我不相信所谓美国人的钓鱼在乐不在鱼的说法,如果硬说他们只在乐而不在鱼的话,那么他们一个塘口一个塘口地赶干什么?我不会开车,女儿为我买了一部自行车又不便远骑,摸到一个塘口,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好也罢,差也罢,一守就是两三个小时,守到鱼就乐,守不到鱼,空手而归,其乐也就大打折扣了。为了大乐不放弃,小乐常常有,我经常把手竿和海竿同时带上,先玩海竿钓大鱼,…  相似文献   

10.
夜擒鳡鱼     
碧波浩渺的柳陂湖原是汉江中游的一段江汊。筑提围湖后,有一部分鳡鱼被围了进去。随着近几年网箱养鱼的兴起,围进去的鳡鱼也越来越大,成为养鱼业的一害。常见几十千克重的鳡鱼不时跃出水面,发出沉闷的“咕咚”声,惊得其它鱼四散逃窜。赤日炎炎的夏季,有时也常见到50千克左右的大鳡鱼浮在水面上,露出黄褐色的背鳍,如潜艇般缓缓游弋。  相似文献   

11.
庄兴华 《钓鱼》2008,(18):40-41
本人三十出头,算起钓龄也已近三十年了。因为父亲喜欢抓鱼,我从小也就爱在河边待着,逮鱼捉虾是我儿时最大的爱好。只是父亲的鱼网对年幼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重了,搬都搬不动,更遑论拿它去抓鱼了。所以只能拿根小竿子,在自家屋后的小河里钓鱼钓虾。那时的鱼竿,就是邻居家的竹园里砍的一根两米多长小竹子,鱼线就是扯上一段母亲缝衣服的棉线,穿上几块海绵鞋底上剪下来的小海绵,再绑上一只用大头针弯成的鱼钩就成了!  相似文献   

12.
符荣财 《钓鱼》2010,(19):28-29
秋天到来了,钓鱼人也不错过良机,在一年中最后一个钓鱼的黄金时段,抓紧时间,好好过一把钓鱼瘾。 前几天,我和钓友张全中、老杨一起在宝鸡长寿沟一号库抛竿,一天时间里,张全中钓友就跑鱼七八尾,入护的才四尾鱼。下午收竿,我们一起在西关的小饭馆用餐,利用吃饭时间一起谈到了今天跑鱼的原因。我们共同总结了以下几点,供钓友们在秋钓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6,(12):12-14
孔令辉退役的那天,我在 MSN 上给慧敏的手机发去了一条短消息,"孔令辉真的就这么退了。"没有回音,仿佛石落大海。我思忱着,难道慧敏的心底,真的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后来才知道,原来那条短信根本没有到达慧敏的手机。一个月后,为了把自已送回到十年前,去打捞那些失散已久的记忆,我赶着把各种杂务先处理完了,把手机关了,然后打开  相似文献   

14.
甯夕雨 《钓鱼》2005,(23):41-41
笔者所处的单位附近有好几条河,因而给我提供了钓鱼的机会和条件,时间长了,我对这些溪河的水情鱼情也就特别熟悉:哪里是沱,哪里是滩,哪里藏鱼,哪里不藏鱼,基本摸着了规律,每次走钓,都颇有所获。  相似文献   

15.
于爱波 《集邮博览》2013,(12):42-42
读了《集邮博览》2013年第8期中李宝库先生《对“改退批条”有规定》一文后,对邮1407——改退批条的使用范围、规格尺寸等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在此,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些近几年的“改退批条”。通过一枚枚所谓的“改退批条”,您就会发现,它的样式真可谓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同时,那些不规范的“改退批条”和所谓的“改退批条”也让我们看到,好多规章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出现偏差,导致规定被束之高阁,成了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6.
一要把好大鱼逃窜冲击关,防止与鱼拔河断线跑鱼。须知5千克以上的大鱼在水中的力量是很大的,它在中钩后逃窜,一般都有几次较长距离的冲击,然后转为短距离的冲击。鱼开始发起冲击时力大劲猛,有的一次能窜出数十米乃至上百米,所以遛鱼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拔河断线跑鱼问题。1992年7月9日,我在汤河水库西湖亭垂钓,与一条11.5千克的大鲤鱼相遇,它第一次冲击沿主河道北窜30多米时,我旋紧曳力旋钮想控制一下,殊不知大鱼猛然一挣,一下将我拽到陡崖岸边,幸亏站在我身后的钓友将我抱住,才幸免被鱼拉下水,可见鱼的力量有多…  相似文献   

17.
萧然 《钓鱼》2004,(17)
不用换饵不用摘鱼的钓法有没有?那肯定有人说这是懒人讲懒话,不可能的事。然而这种省事又痛快的事却让我碰上了,让我大大地过了一回鱼瘾。在江西吉安地区一个叫“湖村”的地方。村前有条大河,夏季涨水时宽达五六十米,冬季细流时也有十余米宽,款款流水,属山区易涨易退的河流。我自幼喜钓鱼,这河自然成了我苦中寻乐的地方。村里有个姓习的中年人,不善与人接触,却好结网打鱼。我却喜欢钓鱼,二人常在河边碰到,只是我钓我的鱼,他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芦荟     
看了今年第六期《野钓遇蜂记》一文,深有感触,我也是一名钓迷,也曾在垂钓过程中不小心被鱼刺被蜂蜇,后来经过使用芦荟疗伤,解除了我的痛苦。第一次,大约在90年代初,我在单位附近的野塘垂钓,刚到不久,一条约250克的鲇鱼(当时叫塘虱鱼)上钩了,我本来就知道这类鱼的两个前鳍很锋利,人被刺中后,轻则红肿疼痛不已,重则发热  相似文献   

19.
恋钓十几年,在记忆的梦境里却怎么也抹不去与那“五彩鱼”结成的缘。60年代末,随着支援“三线”建设的父亲和家人从千里之外的渤海海湾大连来到陕西宝鸡的一座化肥厂,那年我15岁。化肥厂背靠秦岭,面对渭河。那时的渭河有很多水,景色虽不能与辽阔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相提,却也有它独到的美。开阔的渭河滩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大小水洼,洼里有鱼,也有人钓鱼,可那时我还不会钓鱼。离化肥厂东面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有一条源自秦岭的溪叫清姜河。清姜河清澈见底,河床满是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一年四季,溪水总是唱着好听的歌儿“哗哗…  相似文献   

20.
夜钓大鲤     
记得去年7月我约了老徐、大詹去大港桥库尾夜钓,那一晚没钓到鱼,但我知道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在我们钓鱼的上方一里外有邻县的钓友连续施钓了五天四夜。这让我惊喜万分。我知道他们一来必下大窝子。往往是几袋酒糟,几十块菜枯饼。我和老徐商议明天晚上去他们那儿钓。因为明天正好星期一,他们肯定要走,就是不走,我们在他们附近下窝也可以钓到鱼。第二天下午4点,天气虽然酷热,可我和老徐的那股子劲儿,早把什么困难都给抛上云霄了。来到一个山坳下的村子,我们放好了摩托,便背上渔具包,掮着鱼食和干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