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参照,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民众的定量研究,发现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和趋势: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正在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兴媒介;除电视外,受众的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之间,出现一种过渡阶段的反差现象:对新兴媒介相对依赖而不太信任,对传统媒介相对信任而不太依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越大,则越依赖新兴媒介;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则越信任新兴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和手机,已取代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广播、杂志,与电视一道,构成了当代受众接受新闻的三大渠道;受众对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新兴媒介的依赖度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关,但与性别、收入无关,即:越是年轻、高学历的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2.
在赋能技术驱使下,新兴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并迅速演进,在承续以往媒介形态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新兴媒介有着鲜明的特殊演进规律.文章通过对媒介形态发展历史的阐述,分析历史性媒介演变的基本趋势及不同媒介形态之间内在的关系特征,进而通过现阶段新兴媒介技术发展、符号传播特征以及与人感知作用关系,概括出新兴媒介形态演进的特殊规律,并讨论了新兴媒介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独特审美属性博物馆陈列艺术不能被理解为应用性学科,它具有区别其它艺术部类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表现媒介的特殊性。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文字符号,戏剧艺术的表现媒介是演员,绘画艺术的表现媒介是线条色彩具像,博物馆陈列艺术的表现媒介则是文物,即利用文物组合来创造博物馆的艺术形象。这里有两个差异;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媒介或戏剧艺术表现媒介,在表现形式上不会中断,它们能够很周密连贯地表达它们要表达的意思。而文物媒介则不行,它不能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究竟是不是媒体?如果按照传统的媒体概念来界定的话,博物馆既不是媒介,更不是媒体.但是,传播学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秉持着泛媒介观,即一切事物都是媒介,甚至如铁路、电线等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中与信息传播并无关系的介质都是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以这种观念重新思考博物馆这类实体机构,毫无疑问,博物馆也是一种媒介,且可被称为实体媒介.以这种思路看待博物馆,就会发现博物馆与媒体之间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实体空间或者实物,都是由人建构起来的,都具有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功能,同时,它们作为一种空间结构,也都构成了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新空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有着一定的传播功能的实体.因此,从作为媒介的博物馆和新媒介塑造的博物馆两个方向去理解博物馆与传播的关系,来构建博物馆的传播学意义,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英国著名学者简·基德(Jane Kyd)将这一思路运用在对博物馆的研究中,形成了《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一书.该书由学者胡芳翻译,是当前国际上博物馆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人、事、理——包括博物馆的物及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按照媒介的定义和特点,博物馆里的藏品和展品、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自身都完全符合信息存贮、加工、传播、交流等媒介特点。因此,媒介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将会为重新认识博物馆之物及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以及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新的参照与启示。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子场域"之一的博物馆,是一种有着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媒介场域。此场域的活动主体之一——观众,是有意识、有知觉、有精神属性的人,认知是其在博物馆场域中主要行为类型之一。从媒介场域理论角度考察,观众作为在博物馆媒介场域中具有既定位置的存在,其认知行为的发生除了内在的认知语境作为先天图式发挥作用外,还受制于外在的博物馆媒介场域规训以及中介于观众内在与场域之间的惯习。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的变革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形态,让博物馆成为不局限于实体空间的文化景观。当展示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参观"博物馆。这种文化的"远距离影响",让展览的观众群体变得无限大,使博物馆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与特征。对博物馆传播效果的考察是观众研究的核心,属于典型的媒介效果研究范畴,用以证明博物馆是否夸大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如何认识这些媒介的影响对象?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观众研究历史与研究方法的回顾,概括出不断发展变化的博物馆观众研究领域和视角;在大众传播学经典范式的指导下,为考察特定环境和媒介供应方式下的博物馆传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用受众概念指代一般意义的观众,关注他们对意义的主动获取与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物馆关系视角,博物馆既是物质实体亦是精神表征,也是勾连文化资源与意识形态的中介和桥梁。作为交往空间,博物馆以制度化与物质化形式承担着文化传承、认同构建和公众教育的社会职责;作为媒介,其公共性和社会性要求博物馆承担文化基础设施的建构使命。以媒介化和数字化趋势为切入点,考察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以释解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连接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疫情改变了博物馆对数字世界的认知,在媒介技术的助力下,博物馆成为人类社会最具吸引力的文化景观。数字技术是一种媒介手段而非目的,博物馆应避免被热点牵引,产生同质化现象。在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发展中,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做到技术与人文的双重关照、熟练运用线上技术互联互通、关注人才培育等等是重要议题。以博物馆功能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思辨相结合,探索基于观众研究数据指导下的数字资源制作与传播精准化、博物馆使用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平衡、数字化如何提升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联结以及从社会关怀的视角对"数字鸿沟"问题的反思,将推动博物馆在后疫情时期更有效地发挥媒介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博物馆传播的空间转向。从表象来看,手机、电脑等社会化媒介高度嵌入博物馆空间,不仅为博物馆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与新话语,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普罗大众对博物馆空间的社会认知、价值认同与情感体验;而从更深层的机理着眼,数字符码体系已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景观彼此交织、深度融合,在催生新型文化心理、公众参与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将博物馆、广场等公共领域内的社会化生产裹挟进一种变化的、暂时的、过渡性的流动空间中。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究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命题,进而阐释博物馆空间的媒介性在当前语境中如何体现,博物馆空间如何通过对可见性的发掘实现虚实空间的社会化生产,以及不同的博物馆空间之间如何实现关系的重组,并带动公共注意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博物馆的活动空间和影响范围超越了馆舍的局限,更多地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目前,国内对博物馆功能的探讨集中于如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层面集中于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宣传功能等的研究,而对于博物馆传播效果和模式的分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功能在社会层面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和效果的研究,以受众、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跨文化的交流等作为思考博物馆功能之时的核心问题,探索博物馆作为进行文化交流和社会沟通的媒介;在理论层面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探索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模式,探求社会文化的因果关系,在社会实践层面探讨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与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之间的解释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倪江毅 《大观周刊》2013,(7):276-276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①长期以来,博物馆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博物馆网站来发布信息,而达到宣传目的,微博的出现,为博物馆宣传提供了新的媒介。  相似文献   

13.
正如很多博物馆学家指出的那样,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展示、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藉由物件或现象传递信息”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独特形式。这一媒介发挥的作用怎样,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博物馆工作绩效和服务社会程度的重要指标,因而也成为众多博物馆管理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然而,就我国博物馆情形而论,  相似文献   

14.
正1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这不仅已是传媒业界的共识,更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现实。由于是现实,故而通常情形下已经不需要在学术上作出求证。进入21世纪,新兴媒介挟新兴技术的优势,对传统媒介构成日盛一日的冲击。传统报业、期刊业、广播电视业乃至图书业,有的一直在进军新兴技术以实现自我救赎,有的在寻求新兴媒介合作以"借船出海",有的实体则勉力支撑,等待丧钟敲响。传媒世界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之类的豪言壮语渐渐成了"夜过坟场"用以壮胆的口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为数不多的、能与受众直接沟通的媒介,虽然小众,但传播内容真实形象、纵观古今,传播方式倡导多感官认知和身体交互,由此在学习、社交和崇拜三方面呈现出不可替代的媒介优势。但目前我国博物馆的这些潜在优势尚未完全释放,究其根源在于专业化程度不高。为此,需要更新认识论以弥补理论和实践的断裂;在整体论视阈下通过关联需求和重组业务提升专业化水平;基于观众立场廓清博物馆学科并提出中国方案。促使博物馆经由专业化发挥其独特的媒介潜能,从根本上帮助破解国人全面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天高云淡,桂香远溢。新的一期《文化与传播》又放在您的案头。"当代文化与传播"栏目推出刘迪博士的《规训、惯习与认知语境:论博物馆媒介场域与观众认知间的关系》。作者力图摆脱以往的认知过程分析,借助规训、惯习与认知语境三个概念分析博物馆媒介场域与观众认知间的关系;指出,观众作为在博物馆媒介场域中具有既定位置的存在,其认知行为的发生除了内在的认知语境作为先天图式发挥作用外,还受制于外在的博物馆媒介场域规训以及中介于观众内在与场域之间的惯习,对观众与博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兴媒体不断发展,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各种媒介呈现出功能一体化趋势,走向了"媒介融合"。在这种"媒介融合"大潮中,一些地方台、都市报等地方媒体也纷纷就"媒介融合"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地方媒介融合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等,谈谈对地方媒介融合的反思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户外媒介、移动媒介、数字化信息媒介等城市新兴媒介的不断繁殖,构成了以媒介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各种"楼宇、电梯"传媒、"公交、地铁"移动电视节目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加速了城市媒介化进程,进一步传播着城市文化信息。然而,城市的媒介化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如何在城市媒介化进程中突出文化内涵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倩倩 《中国博物馆》2023,(6):39-44+127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层面的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遗产核心价值、文物文化内涵与观众认知特点进行技术与内容的匹配与研发。包括发掘方在内的研究者、博物馆策展方与数字技术团队的协同参与,对构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阐释体系有关键作用。未来评估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结合互动、沉浸、虚拟仿真等技术形式,来判断其信息供给的内核与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媒介具有时间优势,非常适合于发现处于新兴阶段的学科主题。新兴主题演化在社交媒介和出版媒介呈现差异化,表现为altmetrics指标相对于引文指标的领先优势,由此考虑将两种媒介指标落差的快速形成及拉大作为识别新兴主题的关键依据。基于此,提出媒介比较视角的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方法。首先,融合altmetrics和引文数据,构建可用于时序比较的主题媒介活跃度相对落差指标rgap;其次,采用突发性检测算法,探测主题时序指标rgap的突发状态,以揭示新兴主题涌现及其演化过程;最后,通过情报学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该识别方法有效可靠,基于媒介比较指标的识别方法表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与一定程度的及时性优势,发现以推特及博客为代表的高覆盖高流行性指标更有助于获得满意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