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讨临时性和持续性知识付费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以及差异化影响因素,有助于为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平台将其用户的临时性消费行为转化为持续性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安于现状偏差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在线知识付费意愿的相关研究,将知识付费分为持续性知识付费和临时性知识付费,通过理论模型构建,运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揭示两种知识付费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以及差异化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转化成本和平台信任正影响持续性知识付费行为;感知风险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临时性知识付费行为;主观规范对于临时性知识付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持续性知识付费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T-IT)的基础上,结合营销学的关系质量理论,在该模型中加入用户信任和转移成本两个因子,用电子服务质量代替期望确认变量,选取大学生网上银行持续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对用户感知有用性和用户满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满意、信任和转移成本,都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是满意、转移成本、信任和感知有用性。  相似文献   

4.
卢恒  张向先  张莉曼 《情报科学》2019,37(6):119-125
【目的/意义】从抵制的视角研究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解释语音付费问答的 低渗透率,帮助内容创作者和问答社区运营商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方法/过程】基于现状偏差理论,构建了研究语 音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的感知收益对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正向的影响,感知成本对知识付费意愿产 生负向的影响;转换成本和个人免费观念对个体的感知成本有显著正向影响;沉没成本和信息获取习惯对个体的 感知收益有显著负向影响;四个现状偏差因素对个体的知识付费意愿有间接影响,个体的收益成本认知在两者之 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共享单车自身特点,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依据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为研究方法,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用户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体验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体验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均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且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用户满意度大于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视频会议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线上业务的需求,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或行为的探讨较少。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期望确认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本文提出云视频会议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基于2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相关模型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满意度则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则正向影响满意度。此外,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期望确认正向影响感知有用,转换成本则被证实正向影响拒绝改变。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服务供应商的平台推广和功能优化等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作为TPB模型的延伸和扩展,研究了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基于武汉市400份本科生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这3种因素一起完全中介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同时,实证结果确认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社会支持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对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付费已经成为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知识付费平台可持续发展,平台运营者需要全面了解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用户持续使用知识付费平台意愿视为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下的表现,以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构建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假设模型。利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有效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提出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和沉浸体验是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结论为平台运营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7):116-121
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TAM)、期望确认理论模型(ECM)和感知风险理论,研究构建并探讨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及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数据345份,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和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后,得出:共享单车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感知风险对其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期望确认度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用户角度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移动音频平台用户知识付费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付费体验和感知有用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移动音频的付费意向,而付费态度对用户的付费意向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改善用户付费体验、降低用户成本压力、加强平台口碑建设以及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为移动音频平台持续吸引用户和优化在线知识供给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型职业农民使用信息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后续提供知识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理论,以及访谈中新型职业农民关注的焦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信息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mart PLS 3.0工具检验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度对新型职业农民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对其使用意愿具有显著地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模型分成因,并为后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服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旨在加强了解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特别是用户为何从免费知识检索行为到知识付费行为的转移意愿.选择推拉锚定模型为研究框架,引入感知信息质量、信任、惯性(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惯性)、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转移意愿和付费行为7个研究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用户从知识免费检索向付费行为转移意愿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转移意愿与实际付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转移意愿,拉力因素(感知信息质量、信任)和推力因素(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知识提供者和付费平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和改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如下:重视知识内容输出并确保不断产出新内容,增强用户的感知信息质量;充分考虑惯性因素,努力打造特色知识服务和差异化的精准服务;尽可能提供高信息-任务匹配使用体验并过滤无效信息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加强了解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特别是用户为何从免费知识检索行为到知识付费行为的转移意愿。选择推拉锚定模型为研究框架,引入感知信息质量、信任、惯性(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惯性)、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转移意愿和付费行为7个研究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用户从知识免费检索向付费行为转移意愿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转移意愿与实际付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用户的知识付费行为转移意愿,拉力因素(感知信息质量、信任)和推力因素(信息-任务匹配、信息过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知识提供者和付费平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和改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如下:重视知识内容输出并确保有不断产出新内容,增强用户的感知信息质量;充分考虑惯性因素,努力打造特色知识服务和差异化的精准服务;尽可能提供高信息-任务匹配使用体验并过滤无效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了在线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用户粘性,有必要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通过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来衡量感知价值,并将感知价值理论结合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AMOS 21.0验证模型中的假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可靠性、信息准确性及时效性的提高能有效提高用户感知收益,进而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的影响;而更高的隐私安全性与反馈及时性则能通过降低感知成本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进而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比于感知价值,在线健康社区中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万君  于悦  谢美诗 《情报探索》2022,(1):106-114
[目的/意义]研究构建并探讨付费知识问答平台提问者的转移行为概念模型及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提问者的转移行为和促进付费知识问答平台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PPM模型为基础,对收集的36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法,利用SPSS和AMOS工具对模型及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不满意度、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任、主观规范、社会支持等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提问者的转移意愿,转移成本和心理惯性对提问者的转移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付费知识问答平台的管理者需要从推力、拉力和锚定三方面综合考虑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昊  焦微玲  李文立 《现代情报》2019,39(2):136-144
[目的/意义]知识付费成为移动大数据时代的一种全新知识共享模式。整合期望确认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构建消费者知识付费行为的概念模型,探讨知识试用服务对于消费者付费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有助于了解消费者的知识付费行为,并为知识服务提供者设计和优化试用体验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收取282份有效数据,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实用价值和享乐价值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于知识服务的试用满意度,但是试用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价格合理性是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性要素。然而,试用满意不能直接转化为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它以价格合理性为中介对消费者付费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罗长利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5,35(2):143-149
目前有关余额宝用户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整合感知风险理论,对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对余额宝的使用意愿,安全风险、经济风险和时间风险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和期望一确认理论模型(ExpectationCOnfirrnationTheOry,ECT)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对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使用群体的分析,提出了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模型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有用感知、易用感知、归属感知、交互性、网络外部性均正向显著影响网站的持续使用态度:满意度、自我效能和态度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模型验证结果对我国学术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