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心雕龙·通变》篇认为《楚辞》是文章"从质及讹"的转折点,希望通过"宗经诰"与"变乎骚",达到文章"通"与"变"的平衡。在这一大背景下,刘勰将《楚辞》列入"文之枢纽",并在《辨骚》篇中提出了"倚经驭骚,酌奇存真,玩华保实"的写作原则,把"文"之变纳入可以指导的范围内,《辨骚》篇的宗旨就是指导人们如何"驱辞力"和"穷文致"的。这一写作原则与"正言体要,恶乎异端"的思想密切相关。《风骨》篇与《定势》篇还从不同角度对《辨骚》篇的写作原则进行了补充和丰富。实际上,刘勰就是借《楚辞》来述其运辞之道,这是他解《楚辞》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我频繁地走进别人的课堂,在《故都的秋》里欣赏到了一组组老北京四合院的照片,在姜夔的《扬州慢》里欣赏到了古旧的扬州,也欣赏到了灯火辉煌、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扬州,在《我与地坛》里看到了轮椅转动在公园里的照片,在《赤壁赋》里也看到了一组组长江泛舟的照片。这些课堂让我感觉到: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都已经图像化了,语文课堂里的想像空间彻底失守了,已经淹没在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图片之下,真正的语文教学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语文教学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者的普遍关注、探讨,研究语文教学的论文如雨后春笋,秀蔚丛生.仅据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卷末开列的"国文教学参考论文选目",10余年便达180余篇.同时,一批语文教学理论专著也相继问世.据查,2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法专著便有1921年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1922年张士一的《小学"国语话"教学法》、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生活作文     
《生活教育》2013,(6):101
编者按:本期《生活作文》选录了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生活作文5篇,并配发了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语文组祝佳老师、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潘雅频老师及江苏省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陈爱琴老师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希望能够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5.
本专栏以《联接与跨越》为题,以一位华裔美国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提供常识性的对美国小学和中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校园生活、课余活动、升学准备、交友与聚会等中国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短小精悍的中英双语介绍。本专栏分"小学篇"和"中学篇",分别在我刊《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中以连载的方式刊出。下文为"小学篇"的第二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本专栏以《联接与跨越》为题,以一位华裔美国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提供常识性的对美国小学和中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校园生活、课余活动、升学准备、交友与聚会等中国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短小精悍的中英双语介绍。本专栏分"小学篇"和"中学篇",分别在我刊《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中以连载的方式刊出。下文为"小学篇"的第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其所撰《诸葛氏集目录》,言所定《诸葛亮故事》凡二十四篇,又具体开列了二十四篇篇目。实则《诸葛亮故事》就是《诸葛氏集》(《晋书·陈寿传》记为《诸葛亮集》)。陈寿所编辑的《诸葛亮故事》(《诸葛氏集》),是有"事"有"文",即将诸葛亮的"故事"连同其文章按事类编辑成集。今从《诸葛氏集目录》以及古注类书尤其是《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可以考见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专栏以《联接与跨越》为题,以一位华裔美国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提供常识性的对美国小学和中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校园生活、课余活动、升学准备、交友与聚会等中国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短小精悍的中英双语介绍。本专栏分"小学篇"和"中学篇",分别在我刊《小学教师》与《中学教  相似文献   

9.
《花钟》是一篇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课文。在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以下简称观摩活动)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学校的李晓密老师、天津市万全道小学的姜宁老师、杭州市胜利小学的陆虹老师都曾用这篇课文进行过教学。《花钟》是一篇词汇丰富而生动的文章,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词语教学又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本专栏以《联接与跨越》为题,以一位华裔美国中学生的亲身体验,提供常识性的对美国小学和中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校园生活、课余活动、升学准备、交友与聚会等中国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短小精悍的中英双语介绍。本专栏分"小学篇"和"中学篇",分别在我刊《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中以连载的方式刊出。下文为"小学篇"的第六篇文章。六、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在美国,大多数小学系统是一到五年级,即年龄6~10岁左右。在小学最后一年,学生们已经为升入初中,即六到八年级做好了准备。学校努力让学生们在各个方面,例如学习和社交方面,都能适应,从而使学生们从童年到青春前期能平稳过渡。在学习方面,小学学生是通过了解数学、科学和英语的概念等来准备的。虽然在不同学校、其年级之间各种概念的教授或许不同,但到了小学毕业时的基本教育程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收到好友——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许卫兵校长惠寄的《走向共生》一书时,心里涌动着难言的感动。如果说首先吸引我的是“走向共生”这个大气的书名,那么,在触摸文字以后,更加令我震撼的是海安实小的老师们为了共生的教育理想所付出的探索与实践。用心解读,别有感触。  相似文献   

12.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名作。文章抓住"背影"命题立题,表达了亲子之爱这一主题。赏析这篇名作应抓住其中描绘的四次"背影",仔细品味,细细咀嚼。  相似文献   

13.
《论语译注》一书是杨伯峻先生研究《论语》的经典之作,对于文中的词语,前贤已做了大量的考释工作,但白玉微瑕,仍然有部分词语的考释值得商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撮其三篇,《八佾篇》"郁郁乎文哉"、《里仁篇》"观过,斯知仁矣"与《公冶长篇》"夫子之文章"、"不可得而闻也",等进行辩证考释,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走进了武穴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武穴实小")。武穴市体育广场上,1000余名武穴实小学生身着整齐的校服,把20首古诗词精心编排,一一展示。从《静夜思》到《将进酒》,从"壮志饥餐胡虏肉"到"少年强则国强",有主持词,有独诵、齐诵、领诵;有独唱、合唱、领唱;有独舞、齐舞、领舞。舞中  相似文献   

16.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08,(13):107-108
回望我的教学之路,有一个学生一直亭亭玉立在我的心灵世界里,她让我心里“畏惧”,久久难忘。 那是2001年10月26日,江苏常熟莫城中心校通过原《小学青年教师》杂志社李捷主任邀请我去讲学。我教的课文是《我的战友邱少云》,10年前我曾在常熟实小讲过这篇课文。今天再来上,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作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2017,(10):3+82
<正>"博健"——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校园内传递学校精神的硕大校训石,正袒示着这所首批省实验小学、模范小学的殷殷企盼,由此生发的四大核心力量正在转化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以文化决策力凝聚共识。陈克校长以"四个实小"举旗定向,以"四个全面"谋篇布局。"魅力实小、强教实小、才智实小、品质实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信仰;"全面打造‘强教高地',全面深化课程改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视的一项能力,从小学、中学语文课的作文教学,到大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写作学》,写作教育始终没有中断过。习惯上,我们将中学写作称为"作文"。"写作"与"作文"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查《现代汉语词典》:"作文: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写作: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9.
传世本《缁衣》作为戴圣辑《礼记》中的一篇,其成篇年代、作者及其后的传授情况历来不详。上世纪90年代湖北出土了一批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回购了一批楚简,这两批文献中都有《缁衣》篇,证明其成篇年代不晚于战国。传世本、郭店简本、上博简本三者互证,使我们可以对《礼记·缁衣》作一番追本溯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