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术长拳运动员不同强度练习后心率及血乳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永文 《体育学刊》2000,(5):116-117
通过武术长拳运动员不同训练强度下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分析研究运动员训练水平与心率及血乳酸的关系,并探讨不同训练负荷下血乳酸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关系,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9,31(1):19-24,79
为了掌握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过程的负荷特征,应用心率团队训练系统、血乳酸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摄像等方法,获得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负荷信息。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每次上场运动时间72s左右,间歇时间2min左右,净运动时间约30min。运动员心率较长时间处于最大心率的高百分比区间,各局比赛后血乳酸均达到10mmol/L左右,血尿素、肌酸激酶和血睾酮比赛前后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我国男子冰球比赛的负荷特征为:以磷酸原和糖酵解为主要供能系统,比赛过程的时间模式可概括为“72:2:30”,运动员达到个人最高心率、血乳酸最高达到17.1mmol/L、心脏负荷总量达到7000以上,比赛负荷较大。  相似文献   

4.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战是拳击训练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重要训练手段,通过最大限度地模拟比赛过程来检验训练效果和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从实战和比赛情况来看,很多运动员在第3回合出现体力不支或技战术失常,而有关拳击实战和比赛时心率特点及代谢状况的调查研究却少有人涉足.鉴于此,本文通过POLO(S610)遥测心率表和便携式京都血乳酸仪,对我国备战北京奥运会的24名优秀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过程中的心率动态变化情况和赛后血乳酸浓度进行记录,了解运动员实战和比赛的负荷情况和代谢特点,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合理掌控训练、比赛的负荷量及强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乳酸是糖元成血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因此是评定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情况、运动强度、疲劳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目前国内外在冰球训练和比赛中越来越重视测定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值。为了了解我国运动员甲级冰球队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强度,不同的负荷时间和不同的间歇时间时,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89年冬对我国34名甲级冰球队的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血乳酸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及时了解训练负荷强度和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机能状态,在赛前6周,对赛艇男子公开级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赛艇赛前训练中血红蛋白和尿素氮能很好的反应赛艇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增加,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血尿素氮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大负荷的运动训练期间,赛艇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在赛艇的日常训练中,血乳酸值的变化与运动员个体能力密切相关,在完成相同的亚极限运动负荷时,优秀的运动员血乳酸值相对更低.运动员在周实战模拟比赛中,心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赛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运动员的赛后心率相应提升.定量监控赛艇运动员训练课上的投入情况和阶段负荷变化情况,对科学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间歇期短距离快速跑的生理生化负荷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选择我国16~17岁的少年足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心率和血乳酸在短距离快速跑训练中的变化,并对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旨在进一步揭示特定年龄段的运动员生理、生化负荷强度水平,并提出适宜的负荷强度安排。方法:测定跑动过程中不同时相段的时间;对不同间歇期心率进行现场采集;测定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和恢复阶段的血乳酸。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内容:测定运动员30mxl5次跑(两种不同间歇,30s和60s),比较跑动时间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论:足球运动员宜在较短的间歇中具备不断的快速冲刺跑能力,30mR30s的练习方式能够体现这一特点,但须在跑的次数安排上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心率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心率表对中国女子足球队备战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系列热身赛的比赛心率进行了测量,对中国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全场比赛、上下半场比赛、中场休息时的心率和比赛不同时段的心率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女子足球队运动员比赛负荷强度较高;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负荷强度不同;上半场的比赛负荷强度高于下半场;不同时段的比赛负荷强度不同;中场休息时的心率与上半场比赛心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以中场休息平均心率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都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散打队赛前实战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实战前后心率值、血乳酸值的变化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该训练过程的负荷强度,可用于评价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同时提示,广东散打队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有待加强,速耐素质的训练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生理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套路)对练项目中的35名武术运动员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采用血乳酸和心率作为指标来评定对练项目的负荷强度,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武术对练项目属于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高频心电图测试,结果发现:运动员组安静心率较对照组低.HFECG时域指标Q-T问期延长,二均有显性差异,HFECG功率谱分析显示高频频段相对能量增加。提示运动员和普通人HFECG有一定的差异,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可改善心血管活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研究不同拳种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的文章甚少,而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科学选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文着重对武术运动员在演练长拳、南拳、太极拳时,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一)不同拳种运动时对心脏的影响;(二)不同训练水平对心脏的影响;(三)不同训练年限对于心脏的影响;(四)武术运动员的心肥大。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组(12人)和普通对照组(5人)在连续递增负荷的蹬车运动中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的变化曲线。结果显示,两组人员在运动过程中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有规律上升,运动初期上升速度缓慢,当运动负荷增加到100W以上,三种指标上升速度加剧。结果提示,少年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比对照组有较好的心肺机能,血氨、血乳酸、VE/VO2指标与运动强度有高度相关性,三种指标联合使用可以更精确地评定运动强度、机体的机能状态及训练程度,指导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5.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武术课程育人功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向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理念下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育人报国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领略武术冠军风采、组织校园武术赛事和打造互联网+武术为教学方略;以构建武术知识体系、丰富武术教学案例、凝练武术育人成效、领悟武术运动内涵、宣传武术运动文化、建设武术精品课程为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结合武术的实际比赛情况,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应激状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赛前心理应激状态分为有益的应激状态和有害的应激状态。有害的心理应激状态有过度兴奋和过度抑制。有益的心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兴奋性增加但是在自控的范围内、精神振奋自信心较足思维开阔但在理性的控制下。有害的生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口渴尿频、两腿无力、手脚发抖、面色苍白甚至肌肉僵硬,四肢发抖等。有益的生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出心率、血压在一定的范围突然升高脉搏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紧张程度增加,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更加协调有力。产生的原因是比赛经验、运动损伤、自身性格、自我期盼、项目自身的自身特点,进而提出默念、转移注意力、听音乐运动调控、模拟训练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问题,化解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局,针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见解。得出:“回归技击,弘扬文化”已成武术教学改革的共识,但存在“打练并进”和“打练结合”的学校武术发展模式之辩,出现了“淡化”“优化”“强化”武术套路的教学定位之争。认为:(1)“打练并进”符合未来学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打练结合”可以改变武术套路教学的枯燥性;(2)将武术散打引入教学体系,实现“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共存的教学模式,才可以实现“武术技击价值”的真正回归;(3)武术“技击性”教学需要充分保障其开展的“安全性”,应依据“禁止重击”的理念进行技术修订。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传统武术理论这个庞大系统的结构,分析整体与分支学科以及各个分支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各学科产生、发展的规律及不断变化的分支学科的分类原则,以及构建层次。初步提出了“传统武术理论科学体系”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武术资源的基本特性与市场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市场开发,归根到底是对武术所拥有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从资源经济学的视角,着重分析了武术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性,并指出了我国武术市场可持续性发展在资源上存在的优势,以及当前在武术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