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每一个社会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现从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意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着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加强工资法制建设不仅是以法制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文章就如何加强工资法制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工会是工人自发为抵消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力量而联合起来的产物,它代表的是劳动者利益,用以平衡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会的基本作用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这种作用的直接结果是可以在企业内化解劳资矛盾,使其可以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的唯一法定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是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提低、扩中、控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低收入宏观数据及微观流动人口数据为例,立足于评估最低工资调整对劳动者"增收"和"保基本"的效果,旨在分析最低工资调整是否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对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的异质性差异如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基本能保障最底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并且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工资存在正向效应,且对于男性、30岁以下、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收入等组别的收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存在对收入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最低工资是一种劳动力保护制度,目的是为了制定一个工资标准,保护低收入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从1993年开始制定政策方针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但是最低工资是否能够缓解贫困,能够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呢?文章将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给予浅析。  相似文献   

6.
工会是工人自发为抵消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力量而联合起来的产物,它代表的是劳动者利益,用以平衡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会的基本作用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这种作用的直接结果是可以在企业内化解劳资矛盾,使其可以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现行的“一调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重构一个更加合理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用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很大,工作环境导致职业病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工人因为工作环境差年纪轻轻就患上疾病。近些年,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为了广大劳动人民合法权益,我国早就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律明文规定劳动者有权维护自身安全等合法权益。目前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评价一直没有清晰的界限和有效的途径,报告不统一,导致报告书的检测结果权威性差,最终影响的是劳动者们的权益。我们需要重视该行业的发展,预防、控制该类疾病对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王利强 《科技广场》2005,(4):127-128
本文从用人单位侵权行为类型、形成侵权行为的原因以及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劳动力市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达,劳动关系问题就越重要。从基层情况看,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不容忽视,规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如何,即文化、科技、管理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准如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劳动者的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育,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育是生产力的虚体形态,它通过渗透在生产力的实体形态即劳动者身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但是劳动者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本文针对劳动者的辞职自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劳务派遣用工规模的扩张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提出难题——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如何管理、如何行使其惩戒权。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虽然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实质上却对劳动者保有控制力,劳动者必须服从用工单位的领导,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被派遣劳动者在工作中存有未达到法定解雇程度的过错时,用工单位应当如何行使惩戒权才能达到劳动者保护和单位利益平衡的双重立法目的,这成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职工的合法权益,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十分突出.劳动者权益被侵犯问题,已经尖锐化为引发不稳定的社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不够严谨,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监管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才是真正的源头所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保护劳动者权益,立法、执法、司法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职工的合法权益,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十分突出。劳动者权益被侵犯问题,已经尖锐化为引发不稳定的社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劳动法的一些规定不够严谨,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监管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才是真正的源头所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保护劳动者权益,立法、执法、司法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体表现就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一部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背景下,根据劳动关系专题调研的结果,介绍了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益,从法律意识,工资数额、发放情况及最低工资了解程度和工会有无及农民工参与工会情况三个层面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农民工享受权益和维权意识的现状及其因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多数打工者进厂的盲目性,结合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通过实例对劳动报酬的核算及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从实用角度出发切实让劳动者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上得到帮助。  相似文献   

19.
吕慧芳 《科技风》2012,(16):231
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女职工组织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如何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本文从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曹春艳 《科教文汇》2010,(17):206-208
就业协议书是我国就业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的一个产物,现对其不属于劳动合同的性质定义造成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双重标准,有违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之法理,在现实中也造成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被强势资本无情侵犯的后果,所以将就业协议书纳入劳动合同范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