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苦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并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加强背诵”。并提出各个学段背诵的内容与数量。由此可见,新课程愈发地重视和倡导学生的语言积累。司马光说:“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现代作家梁衡也言:“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可见要学好语文。背诵积累是很重要的。为了使学生喜欢背、背得快、记得牢,笔者就这个问题做了尝试。积累了一些背诵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丰富语言积累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 “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路径,主要策略有:以花样朗读来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用广泛阅读来拓宽学生语言积 累的广度;借助大量背诵来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厚度。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感悟、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教师要深刻领会新大纲的精神,指导学生认真开展阅读活动,把“读”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积累后还要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积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会交往、学会办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5.
苏瑾 《湖北教育》2007,(11):38-3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把语言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而且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都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进一步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然而,由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学生面对背诵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教学中,我们不断努力摸索,在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的同时,尝试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6.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知识、加深理解、锻炼记忆、丰富语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确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中学语文“大纲”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我们应教育学生不要在“反对死记硬背”的口号下,图轻松丢掉背诵,也不要拿这口号抵制背诵。诚然,“死记硬背”是应反的,但可提倡“活记活背”,用“活记”达到“活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便是语言这"米".语文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本文提出,应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8.
陈若尘 《新疆教育》2012,(16):71-71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途径,它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开发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良好作用。许多学生之所以表达能力差,其原因在于学生语言积累少,忽略了背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一方面必须重新认识“背诵”这种传统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要讲究记忆方法,加强课堂上的背诵训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背诵指导。  相似文献   

9.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时至今日.仍是强化学生知识积累、发展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内地西藏班学生大都感觉语文背诵很难.而语文老师又认为背诵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重视学生背诵心理的研究和背诵方法的指导,从而使语文背诵成为内地西藏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