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本质属性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英 《档案管理》2001,(1):12-13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3,(29):76-76
  相似文献   

3.
刘跃 《新闻三昧》2000,(5):24-25
我工作圈内,初入记者行列的同事经常提疑:在突发新闻事件面前,很难预测事件发展脉络、掌握最佳报道角度……经常是,捕条小鱼代替了漏网的大鱼,轻飘飘一则小稿掩饰了蕴含有重大主题的突发事件。丑媳妇见公婆,不见也得见,面对“突发事件”,记者想绕行,是躲了初一难躲十五,各类媒体现在相互竞争已趋白炽化,不谙在突发事件上做文章、找热点的记者,无疑在竞争中是个瘸腿。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笔者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5.
现代情报检索理论特性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玫 《图书与情报》1995,(4):7-9,16
本文总结了现代情报检索理论的四个基本概念:相关性、切题性、模糊性和哲学性。  相似文献   

6.
“东门杀掉只狼,西门杀掉个娘”是地方性传闻的力作;板蓝根、白醋、盐,身价翻滚着上涨,是它们能预防非典型肺炎传染的全国性传闻的大作;“萨达姆被炸死了”是美英联军采取“斩首行动”,想要推翻萨达姆政权故意放送的国际性传闻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学术论文编辑加工原则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振礼 《编辑学报》2002,14(6):391-393
编辑活动使既有的文化构成向新的文化构建推进演化,具有创造思维的本质属性.对学术论文的编辑加工原则-简约性、充实性与和谐性进行哲学阐释,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寻找这3项原则的客观依据,并对其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做理论与自我实践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质疑“非请示性公文”概念,认为“非请示性公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较为模糊,且可能引起党政公文处理中不解或误解,提出应当将其改称为“非请求性公文”,其外延包括“请示”、上行“意见”、请批“函”、“议案”等四个公文文种,这样概念清楚,所指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达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澜  连少英 《声屏世界》2004,(11):14-15
问题性报道,是一种系统深入地揭露、揭示隐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甚至自然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以寻求解决方法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在我国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逐渐兴盛起来。①问题性报道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中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其采访  相似文献   

10.
周凯  李斐 《编辑之友》2017,(7):54-59
社交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影响着个体的政治参与模式.现有研究较多围绕社交媒体展开论述,而对“政治参与”这一核心概念缺乏细致深入的梳理.文章主张从认知性参与、表达性参与、行动性参与三个向度检视社交媒体与个体政治参与的逻辑关系.这一基于“政治参与”的理论框架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交媒体自身特征与不同政治参与行为的关联,而且将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晚报的舆论监督是晚报党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一张晚报,如果没有批评报道,没有舆论监督,就会陷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战斗力的困境。晚报应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心诚意地代表民众,帮助他们实现民主权利,进行经常有效的舆论监督。如今,  相似文献   

13.
刚刚出现的“性爱床”以及早先的保险内裤、处女膜再造技术,这背后是中国人性开放和性保守两种力量的较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知识管理中的客观性、知识管理中的辩证性、知识管理哲学性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哲学等几个方面,对知识管理中的哲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姜福杰 《图书馆学刊》2005,27(2):115-1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的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图书馆员思想道德的现状,如何加强馆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图书馆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性、承接性、辩证性等方面论证了开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图书馆如何深化揭示法学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法律科学发展的现状,法律科学正朝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法学各部门学科向一些邻近学科渗透、交叉、转移、结合的势头日益加强,一系列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法学研究日益迫切地要求图书馆员提供更直接、更准确的文献信息资料.为此,对图书馆法学文献揭示的深化提出了愈来愈强烈的要求.图书馆员应深切理解用户对图书馆法学文献揭示深化的客观要求,把握法学文献揭示深化的原则和方法,以便用户快捷地索取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8.
区别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的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宋骁 《今传媒》2015,(3):101-102
自《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亲切性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生节目在得到收视率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突破民生新闻的瓶颈期,是从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化、多样化、人文性、道德性等方面,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闻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阳 《新闻知识》2001,(3):33-34
当前,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报纸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报纸在加强指导性、针对性,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回答人们共同关心的、未知、欲知、应知的适时新闻还不很多。因此,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是继续深化报纸改革,不断提高报道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时效性,即新闻在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和效应。它包括新闻事实本身;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发表时间的间隔;新闻刊发的时机和社会效果。即时间性、时新性和时宜性。正确处理好“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增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