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前思考《认识分米与毫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学生对"什么是一维的长度"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知道为了描述准确、方便交流,要运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一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安排学生先认识分米,然后再认识毫米。其中,对于分米的认识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知道: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由此来揭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对毫米的认识,教材也是让学生在测量书脊宽度的过程中认识到:书的厚度不到1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60~61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学生还要学习"长度单位换算",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观性.它不像有的数学概念那样很抽象,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具体的长度;二是可操作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1毫米、1分米的实物,可以用尺画出1毫米、1分米,也可以用1毫米扩展出1厘米、1分米、1米;三是实用性.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公制长度(公里),建立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互化。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分米、厘米、毫米,要在基础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练习。千米是较大的计量单位,设计练习必须注意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初步建立千米  相似文献   

5.
教学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掌握“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另外两个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及它们的实际长度;记住“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提高实际测量能力与水平。为落实这些教学要求,教师应准备好不同厚度的硬纸片3块(分别编为1、2、3  相似文献   

6.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相似文献   

7.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相似文献   

8.
“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7—68页例3,练习下十七的第3、4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毫米间的简单换算.教学过程:一、预习.1.提问: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师:米和分米是相邻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也是相邻的长度单位,你们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注意检查学生表示的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0.
吴锦香 《考试周刊》2013,(21):85-85
<正>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分米和毫米》。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因此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时,虽然接触过一些长度的问题,但对于1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对几厘米、几毫米的大约长度都缺乏感性认识。由于学生对长度单位并不熟悉,所以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60~61。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学生还要学习“长度单位换算”,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观性。它不像有的数学概念那样抽象,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具体的长度。二是可操作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1毫米、1分米的实物,可以用尺画出1毫米、1分米的长度,也可以用1毫米扩展出1厘米、1分米、1米。三是实用性。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目标:1.让学…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 "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认识"以后再次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对这一内容教师一般不愿意研究,究其原因:第一,通过课前调研可以发现,不少孩子都知道毫米,有的孩子还能够说出1厘米等于10毫米,甚至有的孩子能够根据以前的测量经验,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物体的长度,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就止步于此吗?第二,测量长度需要精确到毫米的生活事件在三年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并不常见,当我们让孩子举出生活中用到毫米的例子时,不少孩子很茫然,似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物体需要用毫米这么小的单位来测量,那么学习毫米有用吗?该如何让孩子感知毫米产生的必要性?第三,像毫米这么小的长度单位,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所体验?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1毫米的观念?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经历毫米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毫米产生的必要性;通过数出计量单位的个数,把握度量的核心要素,形成并巩固测量技能:通过感知与想象,建立1毫米的观念,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持续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简解]《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米和厘米"基础上学习的新长度单位,学生对于长度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在生活中使用统一的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一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三年级认识"千米"打好基础。教材的安排是先认识分米,然后再认识毫米,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测量和观察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5.
一、长度单位1.内容与结构。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及线段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认识线段。具体编排结构如下图:2.具体教材分析。(1)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1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并呈现了用手臂(一庹)、用拃用脚量某一物体的长度的图片,渗透了测量的本质:用"单位"去"量"。然后让学生用"拃"作"单位",体会测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和老师同样用拃量同样长度的课桌,所得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虽然都用"拃"作单位来量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2、例3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认识米,1米=100厘米例6、例7认识线段,画线段例8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60~61页。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学生还要学习“长度单位换算”,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观性。它不像有的数学概念那样很抽象,而且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具体的长度;二是可操作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1毫米、1分米的实物,可以用尺画出1毫米、1分米,也可以用1毫米扩展出1厘米、1分米、1米;三是实用性。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认识全部长度单位后设计的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测量实际物品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认识,丰富长度单位的表象;体会测量的实质,选择合适的标准表示物品的长度,培养学生的量感。长度单位的认识与运用是学生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是让学生初步感悟测量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的种子内容。  相似文献   

18.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千米”是学生在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其进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长度单位。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  相似文献   

19.
肖振东 《初中生》2006,(27):84-85
在某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主持人在电视上开了一个玩笑,说:"听说现在有大米、小米,还有纳米."说起纳米,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它是继"基因"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纳米"?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厘米、毫米等等,我们对于这些常用的长度单位都有比较感性的认识,那1纳米是多长呢?将1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9份,也就是10亿份,其中1份就是1纳米.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