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套路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形式·她蕴含着l,ti华武术灿烂的文化。武术教学是以套路教学为卞体。当今各类高校武术教学课程中.套路教学均占主要部分。如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要学习初级K拳、太极拳、初级剑术等套路。而专项选修课则要学习刀、枪、剑、棍等多项自选和传统套路。我计1  相似文献   

2.
正范彪良,男,1954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3岁时跟随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总教练张希贵先生学习武术,先后学习了传统套路四路查拳,自选套路、自选棍、自选刀、浑元太极拳、浑元一路短拳、浑元鞭杆、八卦剑等套路。多次参加全国传统  相似文献   

3.
刘晓梅 《精武》2008,(7):46-47
高校的武术教材一直沿用20世纪50年代所编的初级套路,如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刀、初级剑、初级棍、简化太极拳等。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都是在原有初级套路的基础上的简化。套路结构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武术产生于争斗与军事战争,  相似文献   

4.
一、武术内容的合理选择 经过多年实践教学,我们提出"重视套路,提倡对抗(攻防)"的高中武术选项教学内容制定原则.第一,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实践检验有实效、少而精的武术套路教材,即武术技术体系中的演练技术.比如,初级长拳,形神拳,简化太极拳(太极剑),初级刀、剑、棍、枪等套路.第二,应将学生十分喜爱的技击实用性较强的散打、跆拳道等武术技术体系中的对抗技术吸收进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波尔图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中国武术能够在此兴起,功劳应归功于师兼泰体育会创始人钟爱武先生(PALO ARAUTO)。他从80年代起赴澳门拜潘促君为师学习中国传统舞龙、舞师及南拳等,多年来从不间断。近年来又带领学生来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学习长拳、刀、枪、剑、棍、南拳、南刀、42式太极拳、剑等国际竞赛套路及传统拳术。由于他们能勤学苦练,积极参与国际赛事,在1996年12月罗罗马举行的第六届欧洲武术锦  相似文献   

6.
金炼老师是北京市东城区小有名气的武术教练员,他在全校学生中普及武术教学,创编了基本功及套路,教授24式太极拳。武术队还练刀、剑、棍等,形成了全校师生人人习武的大好局面。可在1989年前,金老师却是一名对武术一窍不  相似文献   

7.
武宣 《中华武术》2001,(2):39-39
2000年12月23~3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全国武术套路教练员培训班。28个省、市专业队的62名教练员参加了培训。第一阶段针对九运会增设的项目。九运会武术套路共设12枚金牌:男、女长拳(自选和国际套路规定长拳)、枪剑、刀棍、太极拳剑,女子南拳南刀、男子南拳南棍。第二阶段针对新编国际竞赛套路(长拳、刀、枪、剑、棍)。  相似文献   

8.
兰春玲 《武当》2010,(2):27-2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来创造的一份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拳派套路有近千种,名称五花八门,举凡天上人间飞禽走兽、仙佛罗汉,甚至抽象哲学名词皆可成为拳剑套路名称。诸如白鹤拳、黑虎拳、金狮拳、青龙剑、罗汉拳、大悲拳、八仙剑、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古今,显示了中华武学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我是珙泉煤矿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6岁,在1999年我患食道癌,手术后回家休养,当时身体十分虚弱。一次我散步时看见别人打太极拳,我就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学一下?刚开始时我试着学24式太极拳,学会后,双花钱买了很多套路的拳、剑光碟,在家对着电视机学。在学习各种套路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内容难记,各种套路容易混淆,我就把口诀抄下来,口诀不离身,一有空闲就背。再学习新剑、刀套路时,有时吃饭想着想着就手拿竹筷比划着动作,家人都笑话本人是太极痴迷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各个套路的口诀基本上能熟练记住。在练剑拳过程中,自己感到很轻松,从不感到…  相似文献   

10.
正张静(1964-),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体育高级教师,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六段;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自幼随父(张希贵)学习武术,三十余年基本上掌握了多种传统武术套路:长拳、短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鞭杆、刀、剑等浑元武术拳法;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武术比赛,均获佳绩。2007年参加首届国际传统武术邀请赛获得浑元形意拳、浑元太极拳和散手拳三项第一名;多次参加省武术比赛的竞赛及裁判工作,五  相似文献   

11.
张凯 《武当》2023,(10):94-96
本文以太极拳为例,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研,总结了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套路的演化和变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太极拳套路的演化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武术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目的:探讨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以太极拳为例,分析其演化和发展历程,总结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武术教学内容应多样化,以传统套路、太极拳剑为主,其他项目放在课外的校内武术协会或武术社团;教师方面为校内和校外专家聘请相结合;创编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武术双语教材;为鼓励和激发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武术管理部门与推广部门的合作,创造类似"CCTV汉语大赛"的"CCTV留学生武术大赛";学校应给留学生武术课以学时学分为保证;改善留学生教学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7,(6):63-63
主讲名家——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传人陈小旺陈小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著名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发科之嫡孙。自幼习武,精通陈式太极拳理论,套路、器械、推手。1985年,陈小旺随中日友好代表团出访日本,受到日本天皇的亲切接见。多年来,陈小旺辅导中外学员数万人次,并培养出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太极拳选手,这其中包括多次国内、国际太极拳大赛冠军得主丁杰;全国传统太极拳、剑、推手比赛,65公斤级推手亚军毋乃秋;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太极拳冠军单伟;全国煤矿武术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彭杨锁;上海中日太极拳剑比赛太极拳冠军、日本女选手中村朱杏;武汉国  相似文献   

14.
在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赛上,记者采访了“全国十大武术名师”,曾培养出了林秋萍、陈思坦、高佳敏等太极拳冠军,有着冠军教练之称的曾乃梁先生。退休以后的曾乃梁仍然活跃在武术界,不仅经常出访海外,传授太极拳,还创编出“六手太极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编太极拳套路。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武术活动.这次就是应邀来泰州担任国际武术交流大赛总裁判长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进行研究,发现太极拳自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普及创新三个阶段.原始创新阶段,陈式太极拳得以形成;继承创新阶段,杨、武、吴、孙式太极拳显现于世;普及创新阶段,太极拳、剑普及套路,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段位太极拳、械套路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6.
潘国忠 《武当》2006,(6):17-17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自 1962年起开始学习太极拳,长期习练杨式老架及冯志强老师演练的陈式太极拳等套路,通过向太极名家好手的请教和自己长期地看书,对各式太极拳有一点了解。在2002年5月份,由于我突然消瘦,经检查发现在肝区有一个11.5×10×8.5公分的巨型肿块,病理检查确定为原发性晚期恶性肝癌。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我做了右肝叶和右下肺的切除手术,手术后马上出现癌细胞转移,同时就开始了相应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注:李承祥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林百杰,武术八段。  相似文献   

18.
吴式太极拂尘剑,是哈尔滨市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李承祥先生根据本人五十多年的从武经历,结合吴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传统吴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而创编的。它采用剑和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当拂尘的技法与吴式剑法相融合,编排精巧,简明易学。整套动作表现出优美潇洒、轻灵多变、舒展大方、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技术特点。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身、欣赏双重价值的武术套路之一。注:李承祥先生是吴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林百杰,武术八段。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孩童时期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压腿、踢腿、窝腰、劈叉等基本功的练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习了国编套路长拳、刀、枪、剑、棍等。八十年代初,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调查和武术套路教练员、裁判员的访谈,了解现有标准剑器的生产、使用和管理状况,并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武术套路运动员剑类器械使用状况并进行分析,旨在为武术器械的人性化、合理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