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达到让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六年级采用了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个专题设有单元导语,起着统领单元、纵横贯通的作用。如何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提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  相似文献   

2.
正现行的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单元内容主要按专题编排。每个专题从单元导读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到习作,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要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单元内不同课文虽然有各自风格与特色,但是都表达着同样的主题,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主题一体化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戴婷婷 《江西教育》2012,(10):27-27
<正>为达到让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六年级采用了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个专题设有单元导语,起着统领单元、纵横贯通的作用。如何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提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要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单元内不同课文虽然有各自风格与特色,但是都表达着同样的主题,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主题一体化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教材不同于其它版本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单元组织的,每个单元的学习专题、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有差异。本文试从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入手,论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现行《牛津英语》教材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语言训练。教材是相对固定的,教学情境却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某一个单元,着重研究牛津英语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整体制定该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并细化其分课时的具体目标,整体组织单元的教学内容,整体安排单元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课教学过程和方法,整体设计相关的单元主题活动作业,并进行评价反馈,在评价基础上再次反思重建。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新增了"综合探究课"。在理解单元综合探究课程的基础上,将单元综合探究专题分为热点理论探究型、主题活动体验型和价值观引导型三类,每个类型又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以此为载体,力求实现高中政治课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深化新课程改革,有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充满着情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每一个单元又有各自的训练目标。面对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的语文教材,应进行主题式单元教学,从"篇"的教学转移到"整个单元",让学生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围绕主题从不同题材、不同角度选择文章。而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为更好地发挥这种教材编排的优势,以单元为单位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单元的形式作为教材设计模块是目前大多数语文教材选取的设计样态。单元设计训练思路的合理性是教材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采取的也是单元形式的训练思路,呈现出较强的课程论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教材的科学性。苏教版单元设计,整体编排上以"主题合成"单元为主,"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和"专题"单元穿插其间,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统一,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统一,并且具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习作专题单元,是以前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没涉足过的。对于已经习惯教学传统主题习作的教师来说,如何教好这个新内容,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无疑是挑战。对三年级上下册两个习作专题单元的教学进行初步探究,展示五课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曾玲莉 《江西教育》2007,(12):19-19
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单元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互相渗透。这样的编排,改变了过去课文孤立成篇的格局。于是,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教学中瞻前顾后,单元学习前精密部署,单元学习中不时回应,单元结束时总结延伸,突出单元主题,加速整合。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建构了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需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进行教与学的变革。初中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结构编排的,整合单元学习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选择项目化的学习形式。通过项目主题的策划、项目任务的设定、项目活动的推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统整与利用。以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诚信"主题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在整体意识的引领下,分别从主题单元目标的精准把握、语言的提炼和单元教学的同中求异等方面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对主题单元设计的学习,对主题单元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要规划好主题单元的设计,必须在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过程进行恰当的专题划分,设计好活动专题,活动要多样化,对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后要达到的成果预先有个清醒的  相似文献   

17.
黄红英 《新教师》2021,(3):37-37,51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起每个单元便多了单元导语页,每个单元导语既揭示了整个单元内容所表达的一个宽泛的主题,又明确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点明了该单元的阅读训练点和写作能力训练点,让教师更加明晰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怎样学。要想真正读懂单元导语,就不能脱离教材体系孤立地泛泛而读,而应当要先厘清教材编排体系,研读每个学段、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金淑文 《江苏教育》2012,(25):32-33
"主题单元教学"既保留了单篇教学的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篇教学的局限,所以单元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单元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能较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以下为我们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一、教学目标单元统整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教材体系,把握宏观目标,找准每个单元  相似文献   

19.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单元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安排了不同内容版块,如课文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课外书屋、词语盘点、成语故事、趣味语文等。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文阅读与其它各版块间的密切联系,统筹安排,树立“大教材”观念,协调各内容版块间教学目标的整合落实,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课外书屋等有机融合起来,找出其合理的结合点开展教学,实现各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单元来编排的,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更具挑战性。老师不仅要考虑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还要全面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价值如何实现,各篇课文如何互为资源、互相补充,并适当拓展教材,使单元主题更凸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