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我读起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就想到了全体务林人对林业的执著,想到了吉林森工全体纪检干部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忠诚,心灵上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林业这块土地的温暖,脑海中无时无刻不澎湃着林业发展的强音。  相似文献   

2.
正我集的《中国与世界》专题邮集,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就是与《文化交流》杂志对上了号,并结了缘。这首先因为我遇到了一位知音—时任《文化交流》杂志总编的吴尧民。他知道我的专题具有一定的世界视野,在对外传播友谊、传播中华文明、推进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为刊物提供一些必要的稿件。这样就有我在《文化交流》话"交流"的话题,并由此与刊物有了十年翰墨情。编者巧用邮文贺万国邮联我的第一篇文字稿—《从外国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绿色涌动着油茶的春潮诗人艾青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有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的深沉……"在中国油茶主产区,涌现出一大批种植油茶的英雄和造林模范,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对这块土地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4.
正《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经典,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道"虽不仅限于道家,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随着"道"而展开的。本文借鉴观念史研究方法,考察"道"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接受流变,以此为个案剖析国学话语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一、God/Creator——基督教神学的借体重生《道德经》初入英语世界之际,由于语言的隔阂和传  相似文献   

5.
《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重要代表性小说之一,小说中运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并且采用主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积极关注黑人聚集区的性别问题,引发读者的共鸣。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托尼·莫里森《爱》这篇小说基本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小说之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及语言结构特点,希望对加深托尼·莫里森小说的理解、不断深化"爱"这一主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他说,冯至的两本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中不少是歌咏爱情的,其中《蛇》与《南方的夜》是比较出色的。《蛇》所表现的对于爱情的渴望,写得不落俗套,富有色彩等等。这是在中国有关《蛇》的第一篇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本关于土地、庄稼、荒野、人与自然、生存与挑战、万物赋深情的长篇散文,是新疆作家李娟继《羊道》和《冬牧场》之后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籍。开篇以李娟妈妈在新疆阿勒泰的乌伦古河南岸高地租种了90亩葵花地拉开序幕,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片金色大地下,流淌着的一曲关于不屈努力、勤劳耕作的艰辛主旋律,以及为追求美好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李娟一家人对命运对生活所经历的所有快乐与悲伤。此书在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盛  相似文献   

8.
正"我爱宁波这个城市,在那里我度过了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她想写首歌感谢那些站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借着这首歌鼓励所有人一起面对这次疫情,共克时艰。"为了爱的人奋不顾身,扛起了责任多一点爱,让明天更精彩给每个在绝望的你,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世界会充满色彩感谢每个勇敢的你让一切都好起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后,宁波众多医护工作者在大年夜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顾自身安危  相似文献   

9.
《吕西斯篇》中的对话被称是"最迷人同时也最让人困惑"的对话之一。笔者通过梳理《吕西斯篇》的对话,就三个最迷人的困惑之处展开讨论:谁是我的朋友、对立相属成为朋友、同类相吸成为朋友。重点区分爱者与被爱者,涉及好人坏人与友爱的关系。通过以上梳理和讨论,探究友爱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阿蔡的琴缘     
一位学习西洋乐器出身的女子,同时走上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道路,并薪火相传,成了浙派古琴的后继之人。知道蔡群慧其人,是因为读了她的关于学琴、爱琴的文章—《琴缘》。文章落笔娟秀,细腻描述了她拜浙派古琴大师姚公白先生为师的经历,以及她对弹琴这件事的见解。旁人告诉我,她秀雅脱俗、待人亲和,被音乐圈子里的人昵称为"阿蔡"。为了读懂阿蔡的琴缘,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冬日下午,在浙江昆剧团的小楼中,我与她见面。因缘:从大提琴到古琴叩门,"请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