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传奇〉〉沙漠里的生存之道 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占老、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整个沙漠散发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但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无数小生命在死寂的沙漠上爬行——它们就是沙丘蚁。沙丘蚁的食物为天赐之物——沙漠中风裹挟着的动植物的残体,如一粒种子,一条干枯的蜘蛛腿乃至一片叶子。  相似文献   

2.
两位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烈日炙烤着燃烧的沙漠,所带的粮食已尽,各自仅有半袋水。甲抱着水袋懊恼不已:唉,只剩下半袋水了!看来要葬身这荒漠了.乙却乐观地说:真幸运!还有半袋水,坚持下去一定能走出沙漠。在绝望、希望和等待中,结果乙终于走出了绝地,而甲却魂逝荒漠。走出荒漠的乙发现葬身荒漠的甲其实只要再坚持翻过一座沙丘就绝...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爱 《科技文萃》2005,(4):34-37
沙漠常常给人以奇妙的印象.流动沙丘有的呈新月型,有的呈抛物线型,那圆润的面颊常常吸引人的喜爱.沙丘上有布满的波纹,有如大海在这里流过,留下了波涛冲刷的痕迹.如果恰好有驼队在沙丘上缓行,便会听见悦耳的驼铃声.沙漠给人以诗情画意,使人产生种种遐想.不过沙漠是冷酷无情的,在娇艳的背后隐藏着杀机.古往今来,沙漠不知吞噬了多少行人,那一堆堆的白骨,即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古墓黑影     
路燕 《小火炬》2008,(3):41-43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阿尔及利亚西部的大沙漠。连绵不绝的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长长的身影……哦.不.是三个,在那两个影子的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影子。忽然.一个影子停了下来:"米格,谁叫你跟来的?回营地去!"  相似文献   

5.
步行者     
南北对抗赛骄阳霸占了整个天空,喷射出噬人的火舌热辣辣地燃烧着整个大沙漠,黄金般仿佛焦透似的砂粒反射着太阳的权威,同时也焦灼着步行者的眼。望上也不是,望下更不行,他只是把目光定在沙丘的那一边。扯扯松垮的皮带,他加快了步子,仿佛脚底只要多接触一下灼人的沙子就会烧穿似的。步行者的脚步越过了一个又一个沙丘,骄傲的艳阳抖擞着它的火焰,怒不可遏地烧向行者:“渺小而又愚蠢的行者,你要到何方?”行者干涩而又坚定地回答:“我要跨过沙漠。”艳阳张牙舞爪地释放出所有能量嘲笑行者,而无边无际的沙丘一次一次让行者失望。他…  相似文献   

6.
世界最大的沙漠在哪里?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没错,这片横贯非洲北部大陆的沙漠实在太大了.可是你知道吗: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大荒漠里,隐藏着许多人类未知的秘密,其中,被称为撒哈拉“眼睛”的一处圆形地貌,更是充满神秘和诡异的色彩. 这处圆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什么被称为撒哈拉的“眼睛”呢?  相似文献   

7.
坚韧     
点字,油凑烦到看学悠润的玲阿拉善在大西北,是世界上第四大沙漠。当然也是无人区。阿拉善的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蒸发量却在4000毫米以上,我常想,什么样的生物才有能耐在这里生存下来呢?———可是这里有生命。只要有一场雨,茫茫戈壁滩转眼之间就满目青葱。原来有一种叫梭梭的沙生植物,有流沙处即当家,扎根沙丘,默默经年。没有雨水的日子,梭梭挺立在沙丘之上,像一根铁杵,没有任何表情。可是,一旦有一场雨,它在一瞬间就能将根扎下去两三米,并撑开蓬勃的生命伞,笑出最壮丽的绿。———这就是坚韧。在等待一场雨的慢慢长途中,戈壁滩荒芜着,所有…  相似文献   

8.
客机在沙漠里失事,仅有11人幸存。幸存者里有个叫彼得的傻子。沙漠像个魔鬼,跟这些可怜的人开着玩笑。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茂盛的绿洲,可是绿洲却无情地后退,直至消失。当再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灰心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水源不是就在这里吗?为什么不见了呀?”有人告诉他:“那只是海市蜃楼!”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狗区)手。个中幸,跟呼无灰是他:市蜃楼,他只是渴得厉害。他吃力地爬上山丘,突然兴奋地喊道:“水塘,一个水塘!”这次,没有人搭理他。彼得翻过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可怜的孩子,他疯了!”…  相似文献   

9.
何昭  吴艳蕊 《地理教育》2014,(10):63-63
正如果沙漠中出现绿洲,人们并不感到稀奇,但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季风区尤其水域附近出现高大的沙丘,生长仙人掌、野菠菜,会引起人们无尽遐想,无不为自然的力量惊叹。这些沙丘或沙地总体面积较小,称之为"迷你沙漠",也被沙漠学家称为"飞来沙漠"。它们究竟从何而来?"迷你沙漠"的形成实际就是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风沙化,当气流(风)作用于沙质地表时所产生的风蚀、风沙流、风沙沉积、沙丘前移和粉尘吹扬等地质地貌过程。它的形成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沙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这些沙漠的形成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季风区的江河湖海附近最易形成迷你沙漠。  相似文献   

10.
自从那天被飞碟吓了一场之后,我再也不去看飞碟了,连到森林中藏猫猫也没兴趣。白天看书写字,念英语,晚上看电视,有时帮奶奶拖拖地,涮涮碗,仍旧觉得很空闲,闲得难受。没办法,只好缠着爷爷奶奶带我去看沙漠。奶奶也帮忙说服爷爷:“这个星期天去吧!我关节痛,正好去沙疗一下。”爷爷爽快地答应:“好吧,带明明去见见大漠。”这天一大早,我们吃好早餐,带着水果、望远镜、头盔和棉布垫,乘坐沙漠气垫船———真正的沙漠之舟,向大漠深处进发。我坐在小吴叔叔身边,双手端着望远镜,将它紧贴双眼,窗外的景物尽收眼底。不一会,眼前一片黄色,气垫船如行驶在黄色的汪洋大海之上。无穷无尽的沙丘,一座连着一座,气垫船开起来,就像水上快艇乘风破浪。在一个沙丘附近,小吴叔叔问:“李总,在鸟鸣丘停下吗?”爷爷回答:“就停这儿吧。”船停在沙丘旁。下船一看,这沙丘没有什么特别。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叫做鸟鸣丘啊?”爷爷叫我戴上头盔,“把耳朵贴近沙丘,听听就知道了。”我又问:“为什么要戴头盔呢?不要它行吗?”爷爷说:“头盔中的空气与鸟鸣声共鸣,音响效果好。”我戴着头盔,头靠沙丘。顿时感觉如同置身于苍松翠柏的山涧,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百鸟的啼鸣声。你听,两只黄鹂在对唱,...  相似文献   

11.
生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沙漠里有阳光,也有空气,但没有水。然而,沙漠里却有生命,这是自然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一只很小的虫子,能在没有水分的茫茫大漠一代代生存繁衍,我纳闷它们靠什么活着?看了电视上的一个自然类节目,让我再一次惦记起这些小生命,并对它们生出几分崇敬来。清晨,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它们的家爬上沙丘,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最后,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一称塔里木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约四万公里,总面积三十三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沙漠内多连锦起伏的沙漠,沙漠形状多为新月形。一般高七十至八十米,最高达二百五十米。沙漠西部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东南移动;东部受东北风影响,沙丘向西南移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西北的大沙漠里,有一种叫梭梭的沙生植物,它以流沙为家,扎根沙丘。它的种子是世界上发芽时间最短的种子,只要遇上雨水,几个小时之内它就能萌发新的生命。在没有雨水的日子梭梭挺立在沙丘之上,像一柱铁,没有任何表情可是一旦有一场雨,它在一瞬间就能将根扎下去五六尺,撑开  相似文献   

14.
新月形沙丘是沙漠区常见的最基本的风积地貌。由于沙丘平面形状像新月 ,故称新月形沙丘。它的高度一般为几米到几十米 ,最高可达 30米 ,宽度一般为 10 0到 30 0米之间 ,也有更小些的。它的纵剖面两坡不对称 ,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 ,迎风坡地形微凸而平缓 ,坡度一般在 10°~ 2 0°之间 ;背风坡 ,也叫落沙坡 ,坡形下凹 ,坡度较陡 ,一般在 2 8°~33°左右 ,有时达 36°。两侧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尖角叫两翼。顺着风向延伸 ,迎风坡与背风坡连接处形成新月形沙丘脊。新月形沙丘是由盾状沙丘演化而来的。盾状沙丘使风吹经过它时的风速和气压分布…  相似文献   

15.
倾听沙鸣     
被《圣经》称为“天堂”的新月沃地,曾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城……如今哪里去了?但见漫无边际的荒漠袒裼裸裎于赤日流火、风雨雪霜之间,怆怀无限。在喧嚣热闹的自然界里,凄寂的沙漠像一个弃儿,离群索居,似乎被文明社会剥夺了它的话语权。但浩瀚的大漠,起伏之势壮浪纵恣,虽无怒涛狂歌,却见粗犷本色,活力竞涌;那金字塔般的巨型沙丘,更耸立着无上的荣耀。  相似文献   

16.
沙漠虽不像湿润地区那样花红柳绿、绚丽多彩,但也并非完全单调划一。不同的沙漠有不同的色彩。例如,在艾比湖(准噶尔盆地内最大湖泊)南岸的沙丘与沙丘间,粗砾、黝黑的沙子,仿佛是沙漠中铺出的一条宽广的柏油路;而在乌伦古湖(阿尔泰山南麓)边的沙丘,犹如  相似文献   

17.
电视的荧光屏上是祖国大西北的沙漠。那是起伏的沙丘。在那天地相接的地方,一条暗红的线条把湛蓝的天空和金色的沙漠,有力地分了开来。啊,沙漠,曾是多么令人可怕的名字啊。它炎热似火,滴水不见。它摧毁过森林、吞没过城市、覆盖过农舍,逼迫人类一步步后退。但,在那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绿点,沙漠后退了,小绿点坚定有力地前进着,变成了绿毯,变成了绿色的一大片。啊,那绿色的是草,是勇敢的小草。看吧,它们肩并肩,手拉手,向着沙漠,映着蓝天,坚定地、有力地来了。他们把沙漠踩在脚下,使它变成了草原,它们还在继续地、顽强地前进着。  相似文献   

18.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一般大。但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  相似文献   

19.
语遥 《科学启蒙》2024,(1):56-57
<正>同学们好,我是一只雄性鹅喉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平时生活在新疆的荒漠里,很高兴能有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种族。鹅喉羚属于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种类,栖息在海拔300~6000米之间的干燥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以及中亚、西亚的荒漠。茫茫荒漠几乎是贫瘠、荒凉和死亡的代名词,但我们仍然能依靠生长在荒漠上的红柳、梭梭草、骆驼刺和极少量的水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20.
小波和小莉在沙漠里迷了路。他们爬到一座大沙丘上,朝四面一看,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地,分不清东南西北。沙漠里空荡荡的,没有人影。想问路,也没人好问。小莉问小波:“你带指南针了吗?”小波说:“噢,我忘了。”小莉又问:“你带地图了吗?”小波说:“我也忘记了。”在大沙漠里,没有指南针和地图,怎么走得出去呀!小莉害怕了,坐在沙地上呜呜地哭起来。小波安慰她:“别急,我带了一本书,书名叫《沙漠逃生九十九种办法》。”“有这洋的好书,你为什么不早说呢?”小莉抹干了眼泪,连忙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