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体育是培养一个人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生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但是,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人们的意识也在改变。例如当一个人继续参与某些运动时,今天参加的理由可能不  相似文献   

2.
于志超 《考试周刊》2013,(54):119-119
<正>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的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最有利的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取决于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一个人体育意识的程度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技能,又能使他们有几项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运动项目;如何使他们既能在校阶段锻炼身体,又能使他们愉快自觉地在一生中从事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勇 《考试周刊》2010,(13):124-12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现代社会与现代体育飞速发展.学校体育面临新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性质逐步地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统一性综合体育教育转化。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体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技术上知道如何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连接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但高校也存在着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为了在高校体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采用适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改变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薛琳 《天中学刊》2002,17(2):118-118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善度余暇观念的改变 ,终身体育观念随之产生 .终身体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培养健全的体魄和高度适应能力的人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启蒙和开始 ,在此 ,笔者欲就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体育观念的改变全民健身计划指出 ,在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 ,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以学校时期为中心的体育教育 ,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一环的体育教学 ,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 ,将成为各级学校的发展趋势 .终身体育是学生从…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体育教师一直以来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8.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主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体育主要是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一些简单活动,其目的是保育和培育。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社会体育主要是由社会、单位或家庭组织的体育活动及个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其目的是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 ,使学生学习掌握各种运动技能 ,并能成功、愉快地从事运动 ,形成社会接受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 ,参与体育 ,终身受益 .因此 ,学校体育应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兴趣差异性是体育选修课的开设前提。根据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开设体育选修课.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有目的和方向地参与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1.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7):67-67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师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孟焕利 《新疆教育》2013,(9):187-18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健康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学校体育课是学生终身体育修养的基础,是培养兴趣,进行运动参与,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基本前提.本文针对民办高校体育的发展特点,来探讨民办高校体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知寒 《教师》2008,(20):121-121
体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形成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的前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如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国以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我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馀 《甘肃教育》2009,(14):34-3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它要求所有的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已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文章通过终身教育意识的培养,对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分析,阐述了终身教育与意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学校终身体育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