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奎金 《中学文科》2007,(10):23-25
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和行文连接的一种语法手段。英语省略只要不损害语法结构或产生歧义,应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英语省略分语境型省略、情景型省略和语法结构型省略三种,广泛应用于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中。省略的结果是句子成分不完整,甚至整个从句被省略,给理解带来干扰,尤见于特殊疑问句的答语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上述两种省略,严格说来,只有第二种,亦即表达角度上修辞性或者说有意图的省略,才是真正的省略,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前一种乃出于不得已,其实并不是表达者有意识的省略,所以搁置不论.修辞性的省略是有条件的,不能想省就省,爱省什么就省什么.总的要求是:省去的语意必须能让交际的对方明白,即使“百思方得其解”也行.具体说来,省略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省略在结构上造成的影响的角度,省略可分为两类:省略而不并合;省略而并合。省略而并合有十种类型:省宾合动,省动合宾,省主合谓,省谓合主,省中合定,省定合中.省中合状,省状合中,省中合补,省补合中。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上看,主语承前省略的成分不是单一的,可以是承前主语省,也可承前非主语省。从内容上看,主语承前省略一般是可以根据语境明确还原的,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省略还原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表达上看,主语省略是连贯语义的一种组句手段,省略是同层次内的省略,不能跨越层次,否则会导致文气不畅。  相似文献   

5.
省略的目的是获取语言使用的经济效益;作用是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理据是功能语法的信息结构理论;原则是不产生歧义。省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根据上下文进行省略;一是不根据上下文进行省略。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省略的目的、作用、理据、原则、及其分类。此项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界定英语省略的内涵,获得语言使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省略是运用语言时的一种经济手段。主语的省略是一种合法的语言结构形式。人们对话的时候,主语自然隐去;一个祈使句,主语也可以不出现;一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也往往承前或蒙后而省略。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当省不省,就会造成修辞上的重复累赘,但是如果省而不当,就又会形成语法上的成分残缺。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当省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当省的呢?即什么是主语的省略,什么是主语的残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8.
省略结构的儿童语言获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汝亚  石定栩  胡建华 《中国语文》2012,(3):211-224,287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儿童省略结构的获得。本文所讨论的省略结构指的是"也是"结构、"也+情态动词"结构以及空宾结构。这三种结构在汉语生成语法有关的讨论中常常被笼统地称作VP省略结构。本文的研究发现,前两种结构的句法语义表现和英语等语言中的VP省略结构比较相似,因为其解读遵守平行原则,即要求省略部分与先行部分的句法和语义对等;而空宾结构的表现则不怎么像VP省略结构,因为其解读可以不受平行原则的制约。支持这一分析的证据来自我们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岁儿童和成人解读"也是"和"也+情态动词"结构遵守平行原则,而解读空宾结构不受该原则限制。该项研究还发现3岁儿童还不具备区分这三种结构的能力。本文认为这三种结构的解读涉及句法和语义的跨模组运算,而跨模组运算能力的成熟要受到年龄因素的限制,这一研究结果为语法发育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省略”在英语中指两种情况:一是句法学中所说的组成句法结构的某些成分的省略,(omission);另一种就是本文要谈到的语音学中的语音省略,即省音现象(Elision).英语中不论是词汇还是句子,不论是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都会出现省音现象.有时可能是辅音或元音省略,有时也会省略整个音节,具体可分为下列两类:  相似文献   

10.
日常的话语交际中,"省略"现象很常见,我国语言学在省略方面的研究成果很丰富。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生活中和影视作品中许多"真的是"的例子,进行分类总结,认为"真的是"这一省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以及使用的范围,不仅可以表示负面的评价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表示正面的评价意义,甚至可以表示人们的主观情感。能够发挥这些功能的原因就是语言的礼貌原则,经济原则和共同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1.
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蕴育特定的文化内涵。幽默信息的传递通常是采取省略三段论的原则。本文将幽默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省略三段论原则结合起来,讨论正是省略三段论原则的存在导致幽默交际的失败,并指出幽默信息传递中应当采取恢复三段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6,(6):77-80
针对日语主语省略极为普遍的现象,首先归纳总结了日语主语省略的特点,然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日语主语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借助上下文、场景、文体的日语主语省略符合最大关联原则,借助日语自身特点的主语省略符合最佳关联原则;运用关联理论能够为日语主语省略做出合理的解释,有助于理解日语主语省略,对日语主语省略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省略精讲     
为了避免重复,突出关键词语,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在句子中有时就省去了一个或几个句子成分。这种语法手段就称为省略。省略是重要的修辞原则,因此,只要不损害语法结构,不产生歧义,能省略的就应省略。高考中对于省略的考查常体现在复合句的省略、动词不定式的省略以及交际用语一些习惯性的省略中。一、省略的目的省略多见于非正式的文体,尤其在对话中,省略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英语中的省略一般说来有三个目的:1.避免重复,减少累赘。省略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重复,去掉不必要的累赘和繁琐。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重复,突出关键词语,并使上下文衔接紧密,在句中有时会省略一个或几个句子成分,主要是将前面或后面已经出现的词语省略,或因为习惯用法而省略部分词语,此种语法手段被称为省略。省略的原则是不损害语  相似文献   

15.
如何理解英语中的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省略的五大原则介绍省略与替代的区分 ,阐述省略的可恢复性 ;从而解释省略的存在范围。在此基础上以各词性省略为例具体分析省略这一语法现象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复句中的分句常有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句的主语而省。如“他常常扛着钓鱼竿,∨去河边钓鱼。”(《钓鱼》)(∨表示省略的主语)。但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主语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这也叫做“暗中更换主语”。它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小语课本中通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保持语言简洁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后的句子结构紧凑,显得精炼,又能达意,符合“节约用词”这一重要的修辞原则,也符合人们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一贯遵循的“省力原则”。本文主要讨论更为严谨的书面语中的省略现象(为对比起见,将省略的部分放在括号内)。  相似文献   

18.
简析应用题中的名词省略歙县北岸镇金竹小学张建标应用题中的名词省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问题中的承前省;另一种是条件中的蒙后省。无论哪种省略,都会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上感到困难,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欠缺,对旧知识造成的思维定势不易改变,以至于无法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5)
状语从句中的省略原则是,如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或主语是it,可省略从句的连接词、主语和be助动词,只保留分词和其他成分,从而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省略后的状语从句常可构成以下结构:conj. doingodoone. dj.dV.rep phrases  相似文献   

20.
任瑜 《文教资料》2008,(17):34-35
省略是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求简避繁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它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叠音省略是一种特殊的语音省略现象,本文从实例入手,就叠音省略的类型、特点、制约因素及简约性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