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伸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显示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和解读,世界公众对其的看法和态度对于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在各国的推行现状,增强政治互信,并最终提升中国形象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外新闻报道、公众讨论进行分析,探究国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舆论倾向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中国和沿线经济体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原则,共同推动倡议落地生根、持久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倡议的理解不断深入,认可度不断提升。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主要国家所做的中国观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合作及人文交流,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69.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本国政府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充分证明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切实从中获益,有力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一带一路"从一个愿景走向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被国际社会广为认识。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由此影响到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通过对国外部分主流媒体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的议题演变经历了观察与了解、谨慎与疑虑、焦虑与矛盾三个阶段。同时,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将其纳入了不同类型的框架,如"马歇尔计划""特洛伊木马""中式全球化"等等。通过分析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可以描绘出"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4.
海外书情     
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8年3月出版作者邹磊(Zou Lei)是上海市委党校讲师,目前已出版了多部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等,并主持了多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还承担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该书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的耦合协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坚定文化自信相互作用内容的分析,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理念、文化品牌、平台支撑与创新性继承和发扬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文化、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三方面的耦合关系,最后,从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支撑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二者耦合关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先提出的倡议,它不仅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国内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和路径,并总结出文化产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以来,该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该倡议横跨欧亚非60多个国家,范围极为广泛,沿线国家具有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倡议的解读难免会存在偏误与分歧。因此,在过去五年,沿线的一些国家仍心存疑虑,对倡议持观望态度,甚至有些国家还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能够达到被理解、被认  相似文献   

8.
重点导读     
正1"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的环境变化与路径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以来,其全球传播环境不断变化且日趋复杂,已不再是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的两方博弈,逐渐成为包含西方媒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发展中国家独立媒体等诸多主体构成的复杂格局。这些主体及其背后的力量共同构成了中国对外传播的主要环境要素,也蕴含着"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阳春四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也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世界盛会。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  相似文献   

10.
<正>自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于2013年下半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过去了2年时间,而今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一带一路"这个本世纪中国宏伟的规划方略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及图纸描绘,进入可操作化的实践阶段。然而,"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中国"弘义融利"义利观的直接反映,更是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但西方世界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倡议抱持怀疑态度,从地缘政治角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和出版单位积极成立媒体联盟、创建英文媒体、推进影视展播和出版译介工程,增加了中国道路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介。在西方经济陷入低潮、缺乏解决方案之际,一些关于中国主张的肯定性叙事得以凸显。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境外传播环境也日趋复杂:一方面,西方智库和媒体不断提出污名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流行概念,来争夺对中国议题的解释权;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地化传播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欠缺对当地传媒力量、受众语言偏好、本地运营渠道的了解,契合"一带一路"沿线传媒市场的中国内容供给不足,本地传播效果深受制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作为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所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自2013年10月提出以来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并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与广泛研究讨论。美国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其利益触角辐射全球各个角落,是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行稳致远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外部变量之一。在美国,围绕"一带一路"中国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工作早已展开。不过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定位由最大发展中国家与最大发达国家关系上升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关系,加之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对"美国优先"路线的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赫斯特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该书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个时代最雄心勃勃的地缘政治战略,将有助于中国重塑世界经济,并使北京成为新的全球化中心。这一倡议将影响全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航运到农业,从数字经济到旅游,从政治到文化。本书介绍了"一带一路"目前取得的成就,解析了"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4.
正近四年来(2013-2017),中国对澳大利亚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澳双方的政界领导人频繁互访,商讨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合作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中澳在设施相通方面合作的亮点;中国学术界和新闻界从不同侧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和国际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报道,积极解读澳大利亚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澳大利亚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和新闻界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的进展与经验表明,"一带一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建成。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将极大考验中国对外战略的定力与耐力。这就像是一场新时代下中国与世界互动合作的马拉松,怎么把握跑的节奏感,如何应对沿路的各种内外困扰,首先取决于我们对这场超长距离跑的预期。由此,笔者尝试分析"一带一路"五年来中央决策设计与中外合作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认知、态度举措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途经的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全面了解俄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塑造逻辑,也可为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卫星社)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此拉开"一带一路"的序幕。"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倡议的主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主要媒体早期顾忌美国态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多从中美关系等角度进行报道和评论。随着对"一带一路"倡议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日本媒体开始积极关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实践,并通过专题节目等形式介绍日本政要的外交实践,针对青少年进行讲解宣传。虽然部分传统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消极、戒备心理,但各媒体对中日基于国际标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给予肯定和期待。今后,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日传播应挖掘中日间经贸合作的成果,在第三方市场加强合作并加大对成功案例的传播力度,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正是这幅宏伟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是个大手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要提"一带一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20.
<正>金砖国家提升合作水平,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助力。同时,金砖国家也需要"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对金砖国家讲"一带一路"故事,有利于澄清误解,消除顾虑,增进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情。为此,既要坚持"通"和"共"的"一带一路"故事关键元素,又要把握好金砖国家国别特点,挖掘能够满足特定金砖国家舆论需求的好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添"金砖"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