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遇到负性事件时,容易把自己困在问题事件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和身边的资源,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觉得自己无法再承受的时候,便开始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疗法的代表流派之一,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视为问题的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以一例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为例,探讨如何在危机评估、危机转化、危机解除、危机巩固四个阶段中运用叙事疗法来转化危机个案,并探讨该疗法在小学心理危机个案辅导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叙事绘画疗法融合了叙事疗法与艺术治疗,具有趣味性、体验性、安全轻松等特点。以“你好,‘鸭梨君’”一课为例,从“画出故事:把潜意识‘意识化’”“外化故事:拉开人与问题的距离”“重写故事:发现问题背后的力量”三个方面阐释了叙事绘画疗法在中学生压力调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并指出注意事项:(1)构建安全的心理场;(2)给予学生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相似文献   

3.
叙事疗法认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中小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生活经验,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班主任可应用叙事疗法,通过故事叙说,将学生的问题外化,寻找其闪光点;把学生放在有力量的位置,引导学生重构生命故事,树立自信,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动权,增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  相似文献   

4.
【正】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叙事疗法通过"问题外化"、"解构和重建故事"等理念和技术,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成军 《中学教学参考》2012,(21):116-11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其中叙事心理疗法就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叙事心理疗法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等方法,引导受治疗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去主动配合治疗,使治疗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叙事治疗方法已成为社会工作实践范式中比较流行的范式,叙事家庭疗法作为叙事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发展,它改变了把人当成问题的传统治疗观念,通过外化问题、故事叙说、由薄到厚等治疗方法,帮助案主建立自信。分析了叙事家庭疗法视角与方法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叙事家庭疗法与青少年特点契合的基础,重点介绍叙事家庭疗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实务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当前学校中问题学生教育难、效果差、实效短等问题,以一名学生迟到为例,将叙事心理疗法的基本理念应用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过程中.实践操作得出,叙事心理疗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激发问题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从而使问题学生转化.  相似文献   

8.
张玲 《亚太教育》2024,(3):84-87
叙事疗法应用于初中生生涯辅导之中,能够引导学生更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学业,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发展的规划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将叙事疗法应用于初中生生涯辅导工作中,需要注重讲述故事、外化对话、重写故事、偏好故事等方面的叙事疗法技术应用,引导学生更为客观、正确地认识自身以及自身的发展。为保证策略的高效实施,还需要关注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性、育人思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影视创作中,叙事就是讲述故事。纪录片把"讲故事"作为叙事方式,即采用的是故事化叙事策略。我国的纪录片经历了博物馆解说式的叙事方式、突出画面中心地位的叙事方式、镜头对准人的"讲故事"叙事方式等三个阶段。选择有故事的题材和叙事语言的故事性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关键因素。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的运用,让纪录片关注了"人"的世界,赢得了观众,引发了思考,但同时也提醒了创作者对尺度把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面对校园欺凌问题,立足叙事疗法,放下单一标准看清校园欺凌的脉络,相信"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建立心理干预团队,并以同辈督导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关照。从两个层面发展支线故事,让被欺凌者走出心灵创伤,让欺凌者面对惩罚,通过心理干预,让他们各自重新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一名高二学生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疏离,想退学。叙事疗法认为,当来访学生陷在自己的问题故事里,他会被自己创造的“真相”所影响,失去面对生活挑战的动力与信心。辅导老师通过叙事中故事叙说、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帮助来访学生走出自己的问题故事,发展出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支线故事,最终找到面对困扰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叙事疗法通过问题外化、解构和重建故事等理念和技术,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叙事疗法对抑郁症学生进行辅导时,常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将人和问题分离,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问题的掌控感。合理情绪疗法则能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理清事件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识别并调整情绪。同时采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化外、丰富支线故事及合理情绪疗法,最终帮助一例无法上学的抑郁症学生重返校园,取得了不错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叙事疗法是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模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问题"的偏误,把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重点检视问题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如何去影响问题。叙事疗法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是老年人群体所缺乏的,本文通过叙事疗法在老年焦虑患者中的个案实践,叙事疗法在医养融合模式下老年焦虑患者的咨询中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叙事疗法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将人看作问题的传统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治疗创始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曾用叙事疗法成功解决儿童厌食等问题,将陷入绝望的家庭带回正常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生命是由无数个故事组成的,故事的意义是人们自己建构的。面对父母离异的学生,心理教师利用叙事疗法,首先将问题与她分开,引导她寻找生命中的闪光事件,并由薄到厚,帮助她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也看到,孩子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人,母女俩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有爱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17.
Fears,你好!     
杨凤 《中学生博览》2023,(12):51-53
<正>【设计理念】生活中,fears常被认为是胆小,这种负性标签会导致学生对fears的不接纳。叙事疗法的问题外化和故事改写可以解决这一困境。本课通过视频赏析和绘画体验把困扰学生的fears外化,帮助学生感受、表达自己的fears;通过故事叙说和拟人化对话,找到fears的支线故事,开启fears的双重故事,帮助学生理解fears的多个面向,学会以平和、开放的心态面对fears。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从而让当事人的心理获得成长。长期处于手机依赖的学生大都无心学业,不合群,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倘若教师利用单纯说教的方式,学生会从心理上抵触。  相似文献   

19.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干预理论,它摆脱了传统的将人看做问题的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取向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现代心理干预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如何将这种心理干预手段应用于高中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形成一种特有的团体辅导模式,需要我们心理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情绪管理问题是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主动求助,说孩子脾气暴躁,亲子矛盾频发,希望心理老师给予帮助。心理老师运用叙事疗法,深挖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把问题与自己剥离开,增强掌控感;引导学生寻找例外,挖掘学生应对问题的资源;通过家校对话来促使家长改变,最终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成长,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