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聪  常昕  陈颖 《东南传播》2014,(12):12-14
"弹幕"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在青年群体,尤其是90后受众中流行的新型媒体传播样态和媒体文化。弹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并在其核心接受群体中形成了鲜明的共通价值观和传播语境。这种兴起于网络平台的传播形态业已被引入电视媒体,在多屏互动和媒介融合的时代,弹幕成为传统媒体吸引青年观众、扩大收视人群的一种尝试。长远看,如何对弹幕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如何强化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并在更广泛的受众层面上发挥传播效力,是弹幕传播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5年,弹幕传播延伸至传统电视领域,呈现出了全新的传播特点和收视景象。本文站在传统电视的角度,挖掘了弹幕传播进入电视节目后的特点和互动模式变化,探讨了弹幕传播给传统电视互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并分析了弹幕传播在电视中运用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3.
谢梅  何炬  冯宇乐 《新闻界》2014,(2):37-40
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部分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类型的传播特质充分体现在了弹幕视频上,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播放方式,弹幕的功能并不在于高效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一种"即时反馈"的传播形式,为用户构成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焦点小组法,发现用户对弹幕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而用户的弹幕使用行为也预示着新的网络互动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冯韶丹 《传媒》2018,(11):47-48
随着弹幕技术的出现、发展,弹幕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活跃于各类视频当中.如今国内几大知名视频网站,除却原本便以"弹幕"视频著称的"bilibili"外,其他诸如优酷、腾讯等均推出了视频弹幕功能,浏览者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可以将任何观感类的语言文字,即兴发到屏幕上,成为视频的一部分,体现出极大的参与度和观赏乐趣.从弹幕视频语言本身来说,其既具有与传统网络语言的相似性,又存在因为弹幕技术制约所拥有的独特性,加强对弹幕视频语言特征的认知,对于增进网络受众了解弹幕礼仪,强化对互联网娱乐空间的监管,形成积极健康的弹幕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弹幕很"跳"#】编者按:弹幕视频早已流行多时,它以独特的传播形式凝聚了一批铁粉。今日,弹幕"跳上"大银幕,电影《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分别推出了弹幕专场。有人觉得更有趣了,有人觉得X字君让一部电影尊严扫地。#弹幕很"跳"#微议一via@中国青年报:吐槽仍然是"弹幕"电影的最主要功能。在大工业生产流行文化的背景下,让人"出戏"多少带有点逆袭的意味,然而,"逆袭"从不是"弹幕"电影的推动力。槽点消失太快,形式大过内容,"弹幕"对于电影产业本身的推动远远小于抖机灵时的快感。  相似文献   

6.
韩璐 《传媒》2015,(19):69-71
源自于"二次元"世界的弹幕电影目前正饱受关注,或质疑或欢迎,因此有必要对弹幕视频进行全面了解.客观来看,作为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产物之一,弹幕电影也是优劣并存.互动是弹幕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它实现了观众与电影、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制作方之间的互动.干扰是弹幕电影客观存在的弊端,其特有的弹幕功能对观众自身及其他观众观影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传统视频,弹幕评论呈现出即时的反馈性、草根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弹幕视频去中心化的"N次传播"模式解构了传统视频中心化的"一对多"传播模式,传统视频文本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神话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颠覆和解构,借助弹幕技术还产生了新型社交格局和"弹幕文化";其所呈现的"多音齐鸣"的狂欢化特质亦是边缘反抗中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弹幕视频网站及弹幕文化已随着部分影视作品、网络用语等的走红开始引起主流文化的注意,其文化产物出现在了传统主流视频网站及省级卫视的广告及节目中,并引起较广泛的传播,表现出一种弹幕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渗透趋势。在《人民的名义》中,青年群体通过弹幕这一新兴的互联网表达方式参与到这部"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流电视剧的观看中,本文通过对弹幕内容的分析,来探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的弹幕逐渐出现在大众范围的传播环境之中。弹幕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也证明了网络世界受众共享行为的一种可能性。基于此,提出新媒体时代弹幕文化对新闻传播的意义分析,具体表现在增强新闻传播评论的直观性,实现交互性的新闻媒体传播叙事,增强受众的娱乐性以及有利于公共话语平台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网络视频传播的新形式,在我国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弹幕视频的流行现象进行了解读,并对弹幕视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弹幕视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弹幕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视频伴随文本,深受年轻一代网民青睐,成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近十年来,对弹幕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弹幕源起与发展、弹幕语言分类与特点、弹幕语言规范路径等方面。研究认为,弹幕语言具有语义表达碎片化、语音谐音空耳化、词汇来源多元化、用词过度随意化等特点,正负功能兼有,应从应用者的网络媒介素养、平台方的技术提升与责任强化、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予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4)
弹幕被视为一种强互动性的评论文本,但部分弹幕并不承担评论功能,同样也是弹幕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位置弹幕。本文应用扎根理论对近三万条弹幕进行编码,发现位置弹幕是空间参与度与用户参与度并重的一类弹幕,其以弹幕空间为核心,联结现实空间、文本空间和弹幕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位置弹幕的边界与分类,用户在虚拟世界的空间实践方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3.
电子书弹幕是在电子书的阅读页面添加弹幕功能,以便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文章通过和视频弹幕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电子书弹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幕内容缺少有效管控、削弱阅读效果、模糊阅读与社交界限等,提出“阅读为主、社交为辅”的电子书弹幕实践进路,通过强化电子书弹幕社会化阅读的功能,满足读者线上阅读与社交需求、助力电子书出版业发展、促进全民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弹幕网站信息传播模式分析及利用——以BILIBILI网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碧滢 《兰台世界》2016,(14):83-84
在新媒体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直播、微信公众号、大数据分析台等多种新型传媒传播模式接踵而至,对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对于特定受众的传播模式,弹幕网站一定是首屈一指,以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为例分析弹幕网站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弹幕视频是以核心信源为基础,受众评论为增长信息的一种传播模式。网站最初的受众定位为动漫爱好者,后来随着其受众群体的扩大,内容也变得更加多元。弹幕视频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形式,凝聚和放大了网络中的吐槽功能,并带有狂欢式的感官体验和情绪发泄功能。本文通过分析弹幕视频的语言特点,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网络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已经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弹幕的发展同时满足了平台获取利益的目的和用户的心理需求。本文介绍了网络弹幕的发展过程,将弹幕根据载体的不同分成了网络直播弹幕和网络视频弹幕,并阐释了它们的区别。之后,本文针对网络视频弹幕进行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分析了用户使用弹幕的心理、弹幕的内容特点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弹幕依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并从平台和用户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思考了弹幕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张钗 《青年记者》2015,(5):65-66
2014年10月11日,第十届金鹰节之互联盛典晚会面向全国直播,湖南卫视首开弹幕,将其与电视屏幕结合。至此,以弹幕视频为媒介的互动形式,正式从小众网民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弹幕视频互动的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弹幕视频的互动现状"弹幕"在国内通常被认为本意是军事用语中密集的炮火射击,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后来该词被引用到视频播放中,指从视频画面上直接  相似文献   

18.
所谓弹幕,就是指视频播放器上方飘过的评论文字,由观看视频的观众边看边发评论而形成。弹幕传播现象是一个典型的群体传播案例。弹幕传播涉及到用户的自恋情结、消除孤独感欲望、打破传统规则的快感以及游戏的心理,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弹幕视频的出现,使观众可以在收看直播视频的同时发表内心想法,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极力追捧.2007年,我国首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建立,弹幕视频异军突起.2009年,一位原AcFun用户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弹幕视频网站,次年改名为Bilibili,每天的浏览量上百万,AcFun和Bilibili走红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弹幕功能.弹幕视频作为视频网站的一个新兴分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自身也逐步跳出以往单一视频网站的局限,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新的观众互动形式给网民提供更轻松的表达空间和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在此,笔者以AcFun弹幕视频网站为例,通过回顾弹幕视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其在网络直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征,并着重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20.
短视频新闻的弹幕评论诞生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融合进程之中,是传统新闻评论被赋予"弹幕"新形态的产物,其兼有弹幕运作机制影响下产生的新特征以及由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传统保留,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而使用与满足理论立足于受众的需求,同弹幕信息表达过程中受众的主体地位相契合,因而以此为理论基础,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能够一以贯之地将短视频新闻弹幕归纳为五大类别,并剖析其扩张、感染、交互、娱乐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