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上期反馈     
奥运年的春节期间拿到了这本喜气洋洋的《乒乓世界》.封面故事中曾经的奥运冠军们使我一下子回想起了那些激情澎湃的奥运故事.有了他们的祝福.乒乓队员们一定会在北京奥运会上所向披靡的!军训系列报道不仅让我们为国手们在冰天雪地下的坚强意志而叫好,同时也为两位随队记者给读者带来精彩报道而感动。蔡振华副局长一直是我非常佩服的乒乓球人.本期看了他的肺腑之言送男女队冬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4,(1):132-133
华北电力大学 王悦:一年一度的乒协纳新工作又开始了,当看到大一新生们带着满腔热情加入到我们乒协这个大家庭时,他们充满期待的限神让已是乒协老生的我感动而又感慨。回想起高中时的自己,即使学习任务再繁重,都会腾出时间来翻看《乒乓世界》,那些记载着世界乒坛变化以及偶像们成长史的杂志,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  相似文献   

3.
开设“编辑部公告”栏目以来,每次我都有好多话想说。我觉得《乒乓世界》是大家的,凡是阅读这本杂志的读者,都和我们编者一样,是乒乓世界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家里的事情,我们得经常跟大家念叨念叨。 这一次,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2002年《乒乓世界》全年“加量不加价”,就是说,明年的每一期杂志都会像今年第6期、第7期那样厚,但读者不用多掏一分钱,增加8个内文页之后,每本  相似文献   

4.
有很多读者给编辑部提过这样的建议:《乒乓世界》能不能像《新体育》杂志那样,多给读者留出一些空间,跟自己喜欢的球星说说心里话,通过杂志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由于版面紧张,这个建议我们一直没有采纳。2002年《乒乓世界》将增加8个内文页,我们终于有条件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了。从2002年第1期开始,本刊将开辟“读者俱乐部”专版,如果您加入我们的读者俱乐部,您的名字有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出现在《乒乓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见第一面时。对对方是什么感觉?小帖:见面前我也知道他,但是不认识,他来香港后慢慢接触多了。觉得他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小唐:在我的第一印象里,她不像一个运动员,她这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颗平常心。平时也大大咧咧的,对什么事都不计较。  相似文献   

6.
祝福     
《乒乓世界》2012,(7):150-150
在第六期《乒乓世界》中,封面故事《梦想不老》让无数球迷唏嘘感慨。面对郭焱、马琳、王励勤三人,大家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此刻都只能化作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只希望他们今后能过得更好。面对球迷的感叹,王励勤说:“其实也没什么遗憾的~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已收获了很多很多!我很满足,也很幸福。”也正是因为他们有如此豁达的胸怀,才让我们愈发崇敬。  相似文献   

7.
球迷俱乐部     
9月初的一天,编辑部接到天津有线电视台《乒乓风采》栏目的编导打来的电话,说计划拍摄一个介绍《乒乓世界》杂志的专题片。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宣传杂志和扩大影响的好机会,于是欣然同意。 9月7日上午,电视台记者马松坡和孙琦来到编辑部,先是拍摄了我们工作的场景,接着又把历年的《乒乓世界》杂志摄入镜头。之后,他们提出想采访一下国手,让他们谈谈《乒乓世界》。由于国手们周末要去各地打超级联赛,我们不知道训练馆里是否还有人训练,所以抱着碰运气的心情走进了训练馆。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5,(4):11-11
《乒乓世界》第三期‘乒乓驾’中一则‘赛会纪念册’的消息给。很多人添了麻烦。‘受害’最深的是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的读者服务部。这个部门负责着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二十几种杂志报刊的邮购服务,但是一个月以来,他们的两部电话都成了《乒乓世界》的读者热线,全是询问世乒赛纪念册的,发行中心每天都接到全国各地《乒乓世界》杂志经销商打来的电话,打听纪念册中的具体内容以便决定订购的数量。我们将电话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下面统一作答。  相似文献   

9.
乒乓圈     
《乒乓世界》2012,(3):2-2,4
《乒乓世界》新媒介强势登录 为了让读者更便捷地阅读到《乒乓世界》杂志,我们已全线推出《乒乓世界》新媒介,包括PC版和手机版,让您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当您拿到2001年第5期《乒乓世界》的时候,大约在4月底或5月初,边远地区的读者可能还要晚一些。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失望:46届世乒赛已经开战了,怎么《乒乓世界》上没有比赛过程的报道? 在这里,我想把《乒乓世界》的制作流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2001年第5期为例,我们的正常出刊日期为5月3日,为了保证大部分读者能在这个时间看到杂志,4月25日左右杂志必须装订完毕,然后由发行中心负责发送到全国各地。杂志的印刷周期较长,内文的黑白胶片要在4月19日交付印刷厂,而封面和中心插页的彩色胶片要在4月17日交付。在这之前,整本杂志的图片扫描、版式设计、校对、核红、出片、  相似文献   

11.
王建章 《乒乓世界》2004,(1):i005-i005
十年前,我从河南省安阳市人大秘书长的位上离休之后,心情以免有些失落,就请安阳师院体育系主任李永振同志教我学打乒乓球,他建议我订一份《乒乓世界》。没想到从那以后,《乒乓世界》伴我度过了整整十一个春秋。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期待改为月刊增加杂志而码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也非常爱看《乒乓世界》。我家乡的书店里很难见到乒乓球方面的书刊,幸好有《乒乓世界》一直陪伴我,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我想向《乒乓世界》提几点要求,请编辑同志考虑:1、出刊间隔时间大长了,希望能改为月刊,并增加页码。2、多刊登一些国外比赛情况。3、及时刊登一些重大比赛的分析和赛况介绍。4、希望在《明星档案》中介绍外国运动员。5.希望能看到国手们的自传式介绍他们生平的文章。祝《乒乓世界》越办越好!球迷张之编辑即答:首先告诉张之同学和广…  相似文献   

13.
从1995年到2005年,从天津世乒赛到上海世乒赛,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乒乓世界》在见证世界乒坛十年历史的同时,也在风云际会中走过了一段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十年只是一瞬,却有着春华秋实的沧桑,您眼前这本《乒乓世界》,与十年前相比,一如2005上海体育馆与1995年天津体育馆的差异。1995年,我还只是《乒乓世界》的读者,在1995年改为月刊以及2003年变为全彩的过程中,我参与了杂志的改版策划,1999年至今,我为《乒乓世界》撰写了大量的综述、评论、现场报道以及专栏文章。对于回顾《乒乓世界》十年来的历程,编辑部主任夏娃认为,我非《乒乓世界》的员工,并无当局者迷的困惑;我与《乒乓世界》过从甚密,又有近水楼台的孺慕,所以却之不恭,于是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14.
从雅典回来之后,我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也听到一些球迷的议论,认为男单半决赛那场球,是王励勤让给王皓的。《乒乓世界》记者既然正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想借杂志一角正式地谈一谈。 很多人对于男单半决赛的猜测,是缘于王励勤和王皓之间的以往战绩以及王励勤这场球的失常发挥。王励勤是奥运会男单头号种子选手,他们俩平时在队里打,除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王皓,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励勤的胜率非常高。但也正  相似文献   

15.
吕海波 《乒乓世界》2010,(4):141-141
集合商讨 稿目会是每期《乒乓世界》运作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顾名思义,它是为新一期杂志确定内容和统筹分工的会议,时间基本固定在上期杂志交付印刷厂后的周一下午。  相似文献   

16.
百希达寄语栏目开办这么久以来,不少球迷都在此发表了自己的心声。其中,肯定有不少心声和你的不谋而合,今天来百希达做客的,是一帮特殊的球迷。他们是一个集体,他们距离乒乓球很近,他们从没在这里露过面,你也许看到过不少他们的文字和照片,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最支持的运动员是谁……他们就是《乒乓世界》编辑部.奥运结束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感动,一些想说的话,让我们把今天这个特殊的平台交给他们,尽管第一次登台的他们害羞得不愿留名。HAKU:当二王一马和佩尔森同时进入半决赛时,刘国梁主教练可能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到了地上,我突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凄凉。因为佩尔森战胜中国球员的几率微乎其微,这位六届奥运会元老很可能再次与奖牌擦肩而过,到了英雄迟暮的42岁高龄,他已经放弃了自己只差一步的大满贯梦想,  相似文献   

17.
孔令辉《乒乓世界》对我们很重要 《乒乓世界》创刊那年,我才6岁,刚刚开始接触乒乓球。因为刚开始是季刊,我小时候又是在哈尔滨打球,所以基本上看不着这本杂志。到国家队以后开始看《乒乓世界》,现在又变成了月刊,每月杂志一出来,编辑部马上就给队里送来,我就看得多了,我比较爱看介绍外国运动员的文章。最近一年,杂志里面登了好多队友写的东西,看得挺有意思。刘国梁说我的那一篇,写得很真买,因为我们在一起很长时间了。 我一直比较关心体育新闻,喜欢看报纸杂志,《乒乓世界》是中国乒协自己办的杂志,自然就看得多一些。去年…  相似文献   

18.
读者天地     
1982年底,我偶然在邮局看到《乒乓世界》杂志,从那时起我连续订到现在,10多年来积累了40多册。每当休息日,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杂志,第一就是《乒乓世界》,这是心里话。 现在我对《乒乓世界》的迫切要求是:一、将我国乒乓球运动从兴起到现在的历史给予详细介绍。二、将我国历届参加世界大赛的主要运动员作一重新介绍。三、对每年评选的十佳中的乒乓球运动员作一介绍。以便球迷和轻年读者了解并保存资料。 此外,希望连载运动员、教练员的突出事迹。比如,张燮林在女队任职近20年,他的功绩是很突出的,可以继续报道吗?  相似文献   

19.
我是《乒乓世界》“球迷信箱”栏目里刊登的第一个球迷,到今天,我已收到全国各地球迷朋友的来信近百封。他们多数既是《乒乓世界》的忠实读者,也是乒乓爱好者,其中还有不少是业余体校乒乓球班的学生。他们对我目前最想探讨“如何对付弧圈球”的问题做了非常详尽的回答,尤其是反手如何推挡弧圈球,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天津的李万涛朋友告诉我,推挡高吊弧圈时,拍头应斜向前倾,这样拍形才易下压;《乒乓世界》编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9,(6):10-10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乒乓世界》的第200期杂志。 回想起八年前为了迎接第100期杂志的到来,我们为《乒乓世界》珍藏版以及杂志百期的纪念活动忙碌时的情景。一些细节已经有些模糊了,能记住的感觉只有——兴奋。与那时的状态相比,现在这个整数关口几乎是静悄悄地到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