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成语的感情色彩是附着于成语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意义中的一个部分。我们把表明喜欢、爱好、欣赏等肯定的感情色彩的成语称为褒义成语,把反映主体厌恶、憎恨等否定色彩的成语称为贬义成语,把既不表褒义又不表贬义的成语称为中性成语。所谓感情色彩的转化,大多数人都简单地认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在它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感情色彩也出现了两面性,因而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感情色彩也明显不同。这类成语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有出现。不少学生由于对此类成语往往只注意其应用较多的一项意义,形成思维定势,从而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本文试作简要分析,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李纪洲 《语文知识》2001,(12):22-24
成语辨析题就是考查成语的实际运用,高考已连续考查九年。成语误用类型多种,但对其感情色彩的考查,一直是重点。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中性、贬义之分,答题时,考生应根据语境明辨褒贬,看是否存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①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  相似文献   

4.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话等。比喻型熟语中,有一部分喻体,有明显褒贬感情色彩,并以此喻体或明或暗地指称句子中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种对其褒贬色彩的标记,我们称之为熟语喻体的感情标。例如:  相似文献   

5.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2,(11):36-37
对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试卷中一类稳定的试题。复习备考时,除了加强记忆外,还应掌握必要的辨析方法。下面谈谈成语色彩的辨析。一、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例1.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弹冠相庆”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得势而庆贺,用在该句明显不妥。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吞吞吐吐,用在该句显然有误。例3.…  相似文献   

6.
俄语中具有褒贬色彩的语汇很多,如俗语、谚语、成语等等。它们或褒或贬,形式不同。在译文中确切表达原文的感情色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成语感情色彩的历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中有一部分成语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其附属的感情色彩义发生了变化 ,有的由褒义变成了贬义 ,有的由贬义变成了褒义 ,有的由中性义变成具有褒贬的意义。导致这些成语的感情色彩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大致有 :语境的变化 ,人们观念的发展 ,社会交流的深入等。  相似文献   

8.
正确使用成语是近年来语文高考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使用的前提是能准确地理解该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可一望而知其义,有些成语就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不是“人们都集中在家中而使得巷子空了”,而是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  相似文献   

9.
两用语境     
《语文教学之友》2008,(3):46-48
在现代汉语成语中。有一些成语不止有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在两种语言环境中都可适用。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略,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完成高考语文试题时,就可能把正确的运用判定为错误。从而影响得分。下面收录了一些常用的两用语境成语:  相似文献   

10.
蒋亚东 《语文知识》2000,(11):40-44
成语当中,有的古今词义不同,有的感情色彩难辨,有的包含典故,有的具有比喻意义,我们在理解和运用成语时,如果不懂古今词义的差异,不知典故出处,不辨感情色彩,不明比喻意义,就容易被它们的假象迷惑,望文生义,发生错误。下面将一些容易被误解和误  相似文献   

11.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非常注重感情色彩的正确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积累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许多成语或褒或贬或中性,感情色彩是单一的。但有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却是褒贬共存(这类成语常常是多义成语)。对这类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因此,对这种褒贬共存的成语,尤其应该注意。现列举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准确使用所学成语呢?这是一个难题。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校本课程研究课《成语辨解》,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发现成语中的一词多义、同一条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现象,并知道通过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词性色彩。  相似文献   

13.
姚红霞 《阅读与鉴赏》2010,(7):77-78,28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词组和短语。一般而言.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的。而且.大部分的成语是由古代沿用下来的.代表着一个故事或典故。因此,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既富有深刻内涵.又具有感情色彩的。  相似文献   

14.
成语语义与所有汉语词义一样,都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这种“反映”和“主观评价”产生相应的变化,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语义的演变,这主要表现在成语理性义的演变和感情色彩义的演变两方面。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成语构成成分意义的变化、成语结构形式的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的变化都是导致成语语义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中考,成语考查几乎占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正确运用成语除要准确掌握成语的意思外,还要注意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述对象、与其它词语的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问题。下面本文就中考成语运用常见错题进行归类例析。  相似文献   

16.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一、混用感情色彩设置好多成语都含有感情色彩,使用时必须加以区分,否则就有可能混用而导致错误。【示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卷中几乎每年都有成语运用题的考查,那么成语到底如何运用才算正确?笔者认为成语与语境双方须“门当户对”,即二者在意义、描述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四方面相当、对等,只要缺一项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怎么才能辨识?下面的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成语以其形式精练、内容丰富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设题是成语考查的常见题型。本文以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误用褒贬”的题干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会判断成语褒贬混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是中考每年常考的内容之一,要想提高成语的应试能力,关键是要掌握成语题设误上的一些特点。综观多年来成语考察的误项设置,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感情色彩上设误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三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而导致成语误用。例1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 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