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杨宏  陈锋 《宁夏教育》2009,(11):64-65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对教育喜爱思考,善于思考,并有独特见解。窦老师认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课堂更是由一堆堆的细节生成,面对课堂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窦老师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细节敏锐的发现,往往能成为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兴奋点”;对课堂细节灵活的把握,又常常成为课堂教学中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并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亮点,而这一切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修养以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人文关爱。  相似文献   

2.
“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迎合迁就,这大概也得要点艺术。”许多教学名师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魅力课堂:于漪老师的课,如缓缓流淌的溪水,自然明澈,让人如沐春风;窦桂梅老师充沛的感情如澎湃的潮水,激荡着学生的心灵;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使人流连忘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讲究教学艺术,打造情趣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3.
史峰 《辽宁教育》2013,(12):95-96
语文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满堂精彩”的课堂。但事实上,语文及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僵化,让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让教师失去教的激情。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精彩”?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有教学“谋略”、思维活跃的老师,她在语文课上常有“满堂精彩”的高招——  相似文献   

4.
课改之初,由于对课堂教学人文性的高度关注,一时间,语文教学关注情感成为圭臬,不仅有语文大师提出的"注重情感体验",更有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分列出"情感派"等派系。其中窦桂梅老师更被认定为"情感派"语文名师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窦老师在课堂上作为师者的"情感演绎"教学风度无与伦比,更因为窦老师对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发掘作为教学主要价值,"以情动人",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学习的激情和语文负载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经常读到窦桂梅老师的文章,也早就听说过窦老师的激情课堂,心中早就期盼着一睹她的风采,感受她的教学魅力。终于,我有幸观摩了窦老师的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充分展现了她的“温度、广度、深度”三个课堂教学维度的思想,窦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感情,也使在座的每一位听课教师产生了共鸣。她用全新的理念引领着学生感悟课文,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另一片蓝天:清新、自然,又让人怦然心动。情感的课堂窦老师的课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灵性。她关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操。曾记得有人这样…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春天,郑州师专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请来了国家级特级教师、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副校长窦桂梅为大家上两节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示范课。听课后感受颇深,浮想联翩,笔者认为这两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师用“情感”架设了一座通向阅读的桥梁,牵引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踏上获取知识的彼岸。一、课始带感情,陌生化交融郑州师专借用的是郑州市汝河路小学六年级(3)班的学生。窦老师初来乍到,师生间无形中有一道鸿沟。怎么跨越这道陌生的鸿沟呢?窦老师一段开场白立刻让学生喜欢上了这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师:我叫窦桂梅,北…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  相似文献   

8.
王静 《现代语文》2010,(2):47-48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呢?工夫全在备课。翻阅一些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文章,他们对于备课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窦桂梅老师“关注预设、抓题眼”;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育专家说:“窦桂梅,是个教改的大题目,是个有着丰富的潜在资源的语文教改宝库,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部多部曲的‘当代教学论的大书。”窦桂梅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创新为生命”,形成了她教学上有理论、有思想、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思想品格:一是关爱学生的教学思想品格“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这是窦桂梅有名的教改命题,是她对教育实质特点的深刻理解。窦桂梅说,要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温馨愉悦的儿童乐土,“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要把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肃的鼓励变成真挚的叮咛。最…  相似文献   

10.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是感悟的课堂。以下是窦老师执教《朋友》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窦老师就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进入情感世界作了“预热”。  相似文献   

11.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王崧舟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诗意的课堂”;窦桂梅老师让学生用语言的直觉来触摸多彩的人文世界;孙双金老师着力采撷个性解读的艳丽花朵;于永正老师倡导为学生留下解读的空间;勒家彦老师鼓励学生品味缤纷而鲜活的语文生活。在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中都突出了品读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要求。品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只有品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谈语文”是我院开设的一门教师培训课程。该课程以“我的语文观——特级教师谈语文”为核心内容,聘请上海语文教学界颇有影响的12位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方仁工、金志浩、陆继椿、过传忠、杨峻岩、黄玉峰、程红兵、步根海、陈军、谭轶斌谈各自的语文教学观。该课程由我院特级教师杨先国设计,学院师训部庞维成主任和中学语文教研员肖磊协助,组织本区3个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和部分骨干教师聆听这12位特级教师的讲座。同时,为了让讲座内容更具辐射功能,让区域内更多的教师从中获益,杨先国老师又组织了12位参加区名师工作室学习的语文教师将特级教师的讲稿整理成文,集结成册,交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形成研训一体的iJ~i)ll教材《特级教师谈语文》。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学好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本刊约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开设了“李吉林教艺录”专栏。 三十多年来,李老师一直坚持工作在小语教学第一线,小学语文各个年级、各种文体的课她都上过,在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途径。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索,将从“以训练替代分析”;“让艺术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教材学阅读”;“教学成功的诀窍——情感为纽带”;“关键把学生的脑子教活”等方面向广大读者展示她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4.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情智语文教学引起小语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情智语文教学,孙老师作了感性的描述:“好的课堂应当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情感的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经到一所小学听过两位语文教师的公开课,感触颇深.如何让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成呢?创造互动的对话氛围,让教学“动”起来;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活”起来;实施多元解读文本,让学生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沉淀为人格。”这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句名言,它很准确地表达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窦桂梅老师倡导并实践的“主题教学”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它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主动参与性,引发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延伸思考与内化。虽然“主题教学”是基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的,但笔者认为,“主题教学”无论是对小学还是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在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上,是有很强的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都深感头痛:现在的中专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其中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他干他的,像两条平行线。究其原因,除了中专生存在忽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误区以外,更主要是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有位学生曾在《老师,我想对您渤的作文里写道:“老师,我觉得上您的课很无聊。”看到学生的心里话,我内心很难受。  相似文献   

18.
镇教委组织了一次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作为评委之一,我有幸参加听评学习。他们的授课套路基本相同:让学生诵读课文为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教师还鼓励学生随便发言,不需举手。教师不进行任何讲授,只负责指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读课文。在评课时,大家一致称赞教学方法新颖,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评课后,我感触颇深,语文课上以读为本应予肯定,但教师是否需要“讲”的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不知从何时起,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在上《蛇与庄稼》这篇课文时 ,不是把它上成了介绍科学知识的“自然课” ,就是把它上成了进行判断推理的“逻辑课”。前一种教学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 ,把掌握科普常识当作教学任务 ;后一种教学则太注重逻辑推导的理性化训练 ,让学生囿于呆板形式训练 ,桎梏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教学方法都与当今倡导的“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主导思想相悖。最近听了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蛇与庄稼》一课之后深受启发 ,感悟到了一些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一、利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