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追求.生活化课堂必须贯穿"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以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为良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贯彻"回归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以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为灵魂,以学生真实的感性世界为"底色",立足学生的生活体验;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锤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过分关注升学率,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不利于学生成长。"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课堂教学对生活素材的利用,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小学课堂教学案例二则,对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以期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承载课程文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关注课堂的开放、关注课堂的生成已成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亮点。要获得生活化课堂的有效追求,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教学的“细节”,注重学生的“融入”,追求教育的“无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活化课堂无序与有序的统一,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准确预设,关注过程,促进生成.精心筹划"预设什么"、"怎么预设",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  相似文献   

5.
方长明 《中学文科》2009,(12):27-28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追求。动态生成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生活化课堂教学的难点,要追求生活化课堂的高效生成,就需要做到:充分预设,蕴蓄生成;培育情境,唤醒生成;及时捕捉,接纳生成;链接生活,提升生成:只有用心预约,课堂才能精彩纷呈,富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重视学生个体情感的需求,选取学生所关注的话题,这是生活化课堂的必然选择.要提高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效率,一要坚持一个"着眼点",即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二要把握两个"规定性",即时间的规定性、目标的规定性;三要采取三个对策,即目标策略、时间策略、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关注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大事,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关注生命、呵护生命,引领学生情系社会、奉献社会、服务社会,这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永恒追求。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必须注重课堂的立意,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关注对课堂细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强调"学习的情境",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这要求牢固树立教学即生活的思想,依据教学实际有意识地把生活引入课堂,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使课堂焕发出人性的、生活的活力.现在所使用的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将化学知识情景化,这为教师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赋予数学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教师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1.小学数学生活化让课堂充满活力就小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是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实施"生活化",一看课堂,二看课外。课堂中做到:课前引导生活化;导入新课生活化;探究新课生活化;练习设计生活化。另外,课外活动也要"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生活,凸显探究"是我校"三六"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要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气息,树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智慧课堂需要回归生活,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将学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生活化的同时提升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活味"的同时更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实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李凡 《新课程研究》2010,(5):101-103
传统的政治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导入的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的生活化、教学结尾的生活化五个方面探讨在思想政治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益,满足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来源于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如何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呢?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政治教师应当坚持课堂教学生活化,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之间的界限,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构建"生活化课堂",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探索、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的一段生活经历,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作是"生活",而是把它当作了"生活的准备"--为了所谓"将来的生活",剥夺了学生"现在的生活".教师用自己的目标替代学生的目标,用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的,往往不是真情实感,而是"虚情假意";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不是生活的本真,而是异化了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缺失,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教学研究,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生活化探究。一、贴近生活,让学生真心实意地去感受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构建生活化课堂是落实化学新课标的具体措施.化学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通过增强师生关注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时空等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化学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华 《考试周刊》2013,(6):101-101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把"生活"带进课堂,让"生活"成为课堂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真正实现在"用中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相似文献   

20.
包慧琴 《考试周刊》2012,(91):125-126
课堂教学的源泉是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具体措施。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体验,把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使所学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现象有机结合,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这是每位品德课教师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结合《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谈谈打造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