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文试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材料作文这种题型.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提供四个策略: 策略一 审准题,辨清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4.
2006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审视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时,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题中,竟有12套试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命题的仅有6套。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导航塔的全国试卷,没  相似文献   

5.
任维东 《广东教育》2007,(3):23-25,33
纵观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17道作文题目,我们发现一种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新题型横空出世,两套全国卷作文试题采用了非常独特的供料题意作文形式。从写作实践看,这种作文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材料作文审题偏难、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这种作文方式,与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作文的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它与话题作文类似,但没有给出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这样命题的好处是既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同时又有利于减少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从话题作文"一统江湖",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分割江山",再到材料型命题作文"崭露头角",高考作文试题悄悄发生着演变。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修》2001,(5):46-48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中考和高考中作文题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材料”作文,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甚至是以漫画为题,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千万不能偏于一隅,盲目跟风、揣摩试题。  相似文献   

8.
综观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竟然有14套试题的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的仅有4套。而且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的全国  相似文献   

9.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多少年来一直为广大教师与考生看重。这两年,以话题作文为主流的考查形式正逐渐改变,呈现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漫画作文等多样化的格局。尤其是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察读写能力等优势,因而日益受到重视。2006年在全国各地17套高考试题中,两套全国试卷以及山东、湖北、江西都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刘燕 《辅导员》2009,(8):17-21
中考作文是按照试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作答的考场作文。它既是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组材水平的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目前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实际看,中考作文考查类型主要有三种: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中基本是自拟题作文。考生必须通过审题,完成对题目、试题导语(或材料)的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考作文 ,连续三年 (1 999-2 0 0 1年 )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作文品种———话题作文。对于这个新概念的内涵及基本规律 ,我们有必要作些探讨。一、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从形式上看 ,话题作文应属广义的材料作文中的一类。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是命题  相似文献   

12.
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语文高考中的作文试题,简而言之有三大类。一类是命题作文,一类是材料作文,一类是话题作文。每一类下都有许多不同的种属,且都有典型的试题。从每一类每一种属中精选出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试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高考作文试题大体的走势和轮廓,从而对作文应试中的审题构思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庄英武 《教育》2011,(6):39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趋势: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已成鼎足之势,尤其倚重新材料作文。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余闻认为:"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以自主确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题中有3套题的作文是材料作文,其中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都是材料作文.2007年全国卷Ⅱ也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打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立意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推导、正确立意呢?  相似文献   

15.
近年高考、中考的作文,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全新的作文试题,较之以前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更容易拿高分.因为它放宽要求,真正让学生立足素质、发挥特长,进行创新那话题作文要创新该从哪几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6.
在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作文试题题型中,材料作文无疑是最难把握、最难写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材料作文试题而且又觉得“无从下笔”的时候,不妨试一试转换法。  相似文献   

17.
温晓森 《现代语文》2007,(6):121-122
题意话题,最早出现在05年湖北高考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料本身即是话题,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记叙、抒情。这类话题作文,界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汲取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既能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防止考生宿构、套作,又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命题上,有一种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相似文献   

19.
除了半命题作文(或叫补全题目作文)需要部分拟题外,从上讲的内容我们知道,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更需要拟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高考共有18套试卷.就作文试题而言,共有19道(浙江卷2道),其中话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8道,命题作文9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