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伟梅 《兰台世界》2013,(19):149-150
<正>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繁荣时期。唐代的档案种类已非常齐全,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初具规模,档案管理制度已经囊括了收集、保管、鉴定、统计等多方面,并建立了相配套的档案管理违法处罚制度。随着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及档案管理、应用工作的发展,史馆这一档案管理机构产生了,唐代史馆与唐代的档案编纂及管理工作有着紧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由于架阁制度的出现和史馆组织、修史制度的完备,再加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所以宋代在利用档案记述史迹方面有了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官府各种编修机构之多,档案编纂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代所没有的.在宋代朝廷的各主要部门都设有编修机构掌管编撰工作,中书省设有编修条例司,主编中书省的各种条例.为了汇编公布朝廷的敕令,还特设敕令所,为编修皇族家谱设有玉蝶所.此外,还有日历所、会要所、实录院、国史院等各种机构,分别从事各种史籍的编修,尤其是日历、会要、实录的编修.在日历编修中,除依据史馆存贮的起居、时政记外,还要博采朝廷各官府的大量档案.  相似文献   

3.
从史馆制度看唐代档案文献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阐述史馆和史馆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分析唐代史馆的组织、功能及性质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原因,并指出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医院档案服务社会化工作一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院史馆作为公立医院推进高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为医院档案服务社会化工作拓展路径、内涵,提升医院管理效率。本文建议以院史馆建设为契机,从更新服务理念、提升编研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等方式,推动医院档案服务社会化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罗娟 《中国档案》2014,(3):24-25
2013年4月1日,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数字化工作大楼门厅,简朴而隆重的大楼启用仪式如期举行。9时,随着翟玉霞馆长按下开启按钮,二史馆"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工程"就此启动,二史馆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明代史馆及其职掌的介绍,阐述了明代史馆对档案史籍的编纂成就及其编纂制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由于架阁制度的出现和史馆组织、修史制度的完备,再加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所以宋代在利用档案记述史迹方面有了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官府各种编修机构之多,档案编纂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代所没有的。在宋代朝廷的各主要部门都设有编修机构掌管编撰工作,中书省设有编修条例司,主编中书省的各种条例。  相似文献   

9.
李淑敏 《档案》2012,(3):23-25
清代史馆制度是官修史书的制度,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清代时皇帝可以发起编纂项目,全面干预编史过程,指定编史人员,并且形成次第御览制度.清代史馆制度成为帝王意志发挥作用的工具,统治者可以在编史过程中自由取舍材料,树立良好形象,抗衡夷夏观念,证明正统身份,配合政治形势推行教化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史书中,《史记》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著作.它是一部研究汉武帝以前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记述了许多档案方面的工作和思想,对研究中国古代档案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史记》中涉及到的档案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许茵 《历史档案》2007,(2):112-117
中国旧海关在近百年的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档案,现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的海关档案有5万余卷,主要分属于海关总税务司署和关务署全宗中.其中,海关总税务司署藏有53874卷,关务署藏有1889卷,其时间跨度为1859-1949年.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保护好珍贵图书是我国古代图书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唐朝时期"史馆"是中国古代大型的图书储存建筑。本篇中,笔者将以"史馆"为建筑典型,从建筑学和图书情报学的视角,探讨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提高古代藏书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建馆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发来贺信,向二史馆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指出,60年来,二史馆几代档案工作者恪守为国家管档、为民族守史的神圣职责,认真做好民国时期档案的保存整理和编研利用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尤其是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早期的档案根据载体不同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简牍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等.由金文档案的定义--把中国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具有史书记事性质的铭文档案叫金文档案可知古代刻有铭文的青铜文物几乎均可称为金文档案.……  相似文献   

15.
日前,省档案局局长谢波、副局长项瑞荃等在太仓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宋文元,太仓市档案局局长朱丹陪同下,考察了太仓市公安局档案工作。谢波在听取了太仓市公安局档案工作汇报后,对太仓市公安局局史馆建设、公安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对把  相似文献   

16.
动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向社会开放近10万件清代档案日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向社会开放10万件馆藏清代内阁全宗刑科题本档案,利用者可通过一史馆馆内档案信息化平台查阅利用。题本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的文书之一,经由内阁进呈皇帝阅览,凡属国家庶政,如举劾官员、兵马钱粮、命盗刑名等例行公务,均可具题。  相似文献   

17.
欣闻国庆节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志视察一史馆,发表重要讲话,读后感触颇多.特别是"要激发队伍活力"这一段话,言简意赅,短短三百余字,反复吟读,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其一,讲话实实在在,令人备感亲切.比如令主任用"两苦",即:"档案工作者工作比较辛苦、生活比较清苦",概括了档案人的工作与生活,是恰如其分、实实在在的.这说明中央领导对档案人的工作和生活是相当了解和极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兰台世界》2002,(2):29-29
编修志书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成果和形式,也是档案局(馆)编研机构的职责之一.<抚顺档案志>经过编写人员六年的艰苦努力,在新世纪之初终于面世了.通过编修志书,保存地方文献,积累历史资料,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服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编修志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牵涉面广,任务艰巨,思想性学术性较强,必须发动和依靠各方面的人员,通力合作,精心安排,才能完成志书的组织和编写工作.修志工作的纷繁复杂,使得一些组织和前期准备工作十分的必要,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和技术准备,才能使编修过程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9.
正明清档案数字资源作为国家数字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思路与定位,对明清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做出了全面的部署。2006年10月,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北京联合召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会议,决定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等单位具体承担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试点工作,对档案数字化的机制、流程、技术要求、成果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最为全面和生动的素材,它用丰富的资源展现自身不容忽视的力量。当分开多年的旧邻,共同驻足在村史馆的照片墙前回忆往昔经历的艰难岁月时,对于乡村的朴素情感得以唤起,和谐乡村的愿景得以体现。档案介入乡村文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乡村记忆需要通过档案的方式来重现,档案有了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