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钓趣     
龚鹏 《中国钓鱼》2014,(1):15-15
天高任鸟飞,湖边随你垂:无论多与少。静坐夕阳坠。  相似文献   

2.
科学健身与合适的运动量是分不开的,把握住以下数字,就如同把握住健身的“密码”,可以让你在健身运动中做到科学有效、事半功倍。10分钟每天只要10分钟的静坐,就能让你解除沉重压力,恢复活力。选一个安静的角落,把手机、电视都关掉,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只专注你的呼吸,慢慢地吸气,用10~15秒的时间将气吸进丹田(小腹下方),再以同样的速度,慢慢将气完全吐出。专心地这样一进一出,尽量排除杂念。也许你还是偶尔会听到远处传来的汽车喇叭声,但是它并不能干扰你数着自己的呼吸,1、2、3……一直数到50,你的10分钟静坐就完成啦!130下运动究竟应该…  相似文献   

3.
在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静坐的基本姿势,现在先说一下静坐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凡在静坐时,须使脑神经、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注意不能紧张。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时不要吃过饭后就静坐,以免妨碍消化。同时也不能肚子饿时静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天气凉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勺包裹暖和,即使热天静坐,也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  相似文献   

4.
静坐是气功的一种重要功法,有益身心的锻炼。经过静坐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强度,大脑皮层灵活性和分化抑制的能力,同未静坐的相比都有显著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静坐使肌肉放松,呼吸调和、缓慢,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交感和肾上腺系统活性减弱,代谢率下降,心输出量及耗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如何养脑◆◆练习静坐道教养脑的方法就是练静坐,通过练习静坐,让心神安定。现代医学发现,心神安定时人的脑电波非常地稳定且有节律;此外,静坐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乳酸浓度,使人减少疲劳。所以我们应该每天静坐十分钟,来让自己心神安定,养护大脑。而静坐时,最好双手合十在胸前,掌根正对膻中穴一拳距离,掌  相似文献   

6.
采用探索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究方法,建构并检验青少年静坐行为前因作用机制模型。结果显示:(1)影响青少年静坐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人际、组织、社区4个主范畴,各层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青少年静坐行为。(2)不同层面因素对青少年不同类型静坐时间影响不同:在个体层面,生活习惯对教育类、视频类静坐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对视频类静坐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人际层面,朋友支持、家人支持、教师支持能够对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组织层面,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能够对教育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够通过人际层面对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产生间接影响;在社区层面,建成环境既能够直接影响交通类静坐时间,也能够通过组织层面和人际层面间接影响教育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3)性别和学段在教育类、交通类、社交类、视频类静坐时间的前因作用机制模型上存在群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家庭物质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运动和静坐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家中电子媒体设备易导致儿童静坐不动,而家中的运动设备和房屋空间大小与儿童的运动状况关系不明显。改变家庭物质环境可有效干预儿童的运动和静坐行为,且在有物质环境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家庭社会环境尤其是父母,在影响儿童运动和静坐行为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建议:在家庭环境下,父母应通过控制家中物质环境因素并给予儿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的引导,在改善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学校在每节课之间,都有十分钟的休息,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好办法,也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合理规定。通过实验证明,经过短时间的休息,不但能使学生的大脑和维持静坐的肌肉消除暂时性疲劳,而且对调整长时间用脑学习和静坐对身体所产生的不良影  相似文献   

9.
静坐与养生     
唐黎标 《健身科学》2006,(10):24-25
修习静坐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使人重获身心健康,这已逐渐成为诸多公众的共识。国家973项中国古代文人修习静坐养生法的很多,均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疾病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  相似文献   

10.
张苏辰 《武当》2010,(1):46-48
我叫张苏辰,法名明一子,生于公历1903年8月9日。自幼多病,身体消瘦,到十五六岁时病象更多,怔忡、心悸,记得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每天午后身体发热,到第二天早晨热退。常请医生药物治疗,一点效验没有。偶购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照书中所讲方法静坐,果然有效,身体逐渐康健,只是没有恒心,练习不太认真,病一好就不练了。三十岁娶妻成家,静坐功夫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下去。到四十六岁时,又患半身不遂症,不能行动,吃中药无效。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中国的佛家、道家、儒家,以及医家、武术家无不推崇静坐养生,而欧美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中亚伊斯兰教的祈祷、斋期、避静,以及近年风行欧美的催眠术、印度的古瑜伽术也都有以静坐颐养身心的重要内容。通过修习静坐可使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重获身心健康,这已成为诸多公众的共识,并吸引着现代社会紧张忙碌、倍感生活压力的人们身体力行,以期达到净化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强健体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练气功,从他两首关于练气功的诗可以看得出来:一首是《在家出家》,一首是《静坐》。从这两首诗来看,他练的类似现代气功中的静功。《在家出家》诗中说:“中宵入定跏跌坐,女唤妻呼都不应。”《静坐》诗说:“负暄闭目坐,和气生  相似文献   

13.
凡人话钓鱼     
不知是哪位神仙说的,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说这话的是够洒脱的。可这话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只能是钓鱼的不着时的自慰语罢了。 不在鱼,让我们静坐在水边,像姜太公那样抱着根竿子,无钩无线离水三尺,幻想着哪天有位君王拿着顶乌纱帽求你来戴……哎哟,别美了!那洒脱我们可沾不上边。不在鱼,我们起五更熬半夜,早出晚归,风餐  相似文献   

14.
静坐是理学家用以达理为学的特定修养体系.其具体实践方法并非他们自创,而是从佛、道两家的修养术势移植来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静坐对于人身体和生活的积极作用终于被实践者所体察、所注意、所研究,以致最终被用为强身健体手段和休闲活动的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学生静坐功的测试分析,探讨静坐功对大脑皮层机能能力和学生听课效果的影响,使静坐功在提高体育教学、训练中发挥作用。测试对象与测试方法:试验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受试者为体育系本科82级、83级、84级学生共281人。其中男生210人,女生71人,采用苏州大学生理教研室设计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进行测试。先向受试者讲清测试方法,任意规定一符号为阳性  相似文献   

16.
程功 《健身科学》2014,(11):49-49
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仍然喜欢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各种新闻时事,乃至国家大事。可是看电视、读书报、上网都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的颈椎、腰椎也很容易因为长时间的静坐而受到损害。另外长期静坐观看电视节目,容易产生电视疲劳症、电视厌烦症,影响健康情绪,甚至会引发疾病。相比之下,听广播反倒是更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建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56-57,60
为探讨桑拿蒸气浴对运动后血乳酸代谢的效果,三组运动员在运动后分别进行30min桑拿蒸汽浴、一般性的整理活动和静坐休息.结果提示: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血乳酸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恢复30min后,一般整理活动组明显低于静坐休息组(p<0.05),桑拿蒸汽浴组均明显低于一般整理活动组和静坐体息组(p<0.05).结论:运动后进行适当桑拿蒸汽浴有利于血乳酸的代谢和体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钓鱼感怀     
杏坛耕耘三十载,桃李不言处处开。而今抛却尘俗事,静坐渭水钓鱼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养生术是在长期的中国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主要来源于医家的导引,道家的内丹和儒家的静坐,是3种文化相互渗透、融汇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珊瑚 《健身科学》2009,(3):49-49
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分钟至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