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3,(61):89-90
本文分析了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语言知识"部分在语音、语法与话题三个方面的修改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阐述了一线教师为达到这些标准所面临的困惑及原因,介绍了作者为解决这些困惑所做的尝试——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秋平 《宁夏教育》2006,(3):30-31
进行课程改革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困惑。一、教学中的困惑1.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的矛盾。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想谈谈“围城式”困惑的问题,求解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在疑问和困惑中感悟 根据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要创设“困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由疑问再引起困惑,疑问和困惑是知识建构的起点和动因。着力疑问,就会激发思考,积极探究,进入“悟”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制造“困惑”,以目标导引解决“困惑”和以工具“脚手架”支撑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小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一刀切"等问题,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方式转变中,要遵循教学目标,实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结合;遵循方法的适切性、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容的基础性原则。通过一些策略和保障性措施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何小琴 《新教师》2019,(8):61-62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本性是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适时地"设疑",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促进认知冲动,进而拨动思维之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驱动着学生去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通常是由很多"反馈元"组成的。教师将知识点或者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已有认知和新认知之间的矛盾碰撞,从而形成"正反馈"即问题得到解决,新的认知被接纳,或者"负反馈"即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新认知不被接受。学生有了困惑和疑问,都会有相应的面部和肢体表现,教师及时接收这一"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内容、呈现手段,并将调整后的知识内容"反馈"给学生,如此反复,直到问  相似文献   

8.
周记,是沟通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周记,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提出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问与困惑;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批语、回复提问等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和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这时,我们语文教师也在改革中摸索前行。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有成绩,也有困惑。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秋季开始,浙江省高一年级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随着新课改试验的不断推进,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如教师新旧观念的转变,课标的把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相关配套资源的短缺等。本文试对新课改实验中教师教学面临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