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文学案是作文教学的必要凭借,也是当下教学的客观要求。作文学案具有把教师的分析指导与学生的训练生成有机融合的特点,是"教"与"学"的共同载体。作文学案大致可分为写作前指导学案和写作后评价学案两种。重点分析写作前指导学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写作前的指导学案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教师引导,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又将作文指导的核心由"文章"转向"学生",使写作活动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系统中进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英国“写作前准备”相当于“作文前指导”,是其母语教材的一个固定栏目。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怎样的作文指导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严格地说,“作文指导”包括作文前指导和作文后指导(作文批改与讲评)。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前指导时,往往以学生学过的课文为例,  相似文献   

3.
作前指导是学生动笔前的临场指导,其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展开作文的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根据大纲的这一精神,作前指导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写”,然后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另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教师不明确这一任务,往往出现两种极端和一个偏差.  相似文献   

4.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提升写作素养却非一朝一夕可实现,加上学生个性、写作能力、文学素养等千差万别,简单化程式化的写作教学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理论指导与过程帮助双管齐下,学生分享与教师试水相结合,以多元化作文学案引领作文教学分步走,积极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作文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定了几种作文指导课的课型,供语文教师教学时参考。一、单元写作指导课模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每个写作单元,都有写作的指导与要求,并附有“作文参考题目”。写作单元的教学程序应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写作指导与要求内容,然后按单元写作的意图,并参照“作文参考题目”练习写作文。当然,也可以按教材要求另拟同类型题目,指导学生写作文。单元写作的一般教学模式应为:提出单元写作训练要求→点拨审题要点→提出选材建议→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文。二、单项作文训练课模式作文…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程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指导程序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他们没有感情冲动,心里松池,产生不了写作欲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既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又是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把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进行分类比较;指导学生摘抄和背诵某些典型句段,评析鉴赏范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感性材料。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周围事物,搜集材料。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  相似文献   

9.
目前,作文教学指导仍然偏重于“教”,对学情关注不够,作文教学指导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生态作文教学采用作文学案取代传统的作文本,倡导全程学习、全员参与、全息交流,写作过程指导更加扎实高效,以其自主性、有机洼、网络性,构建立体对话情境,从而提升作文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本文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1.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2.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4.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5.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6.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相似文献   

11.
单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如何帮助学生,让学生不怕单元作文,有写作的欲望并写出真情实感来呢?本文以《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1.制定好学生写作学案,立好单元作文的脚手架。2.促进学生的感性体验,开启习作的情感闸门。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掘习作的个性源泉。4.范文引路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5.学以致用展示交流,让作文锦上添花。6.开放空间放手写作,保证普及又促进提升。  相似文献   

12.
郑启闪 《教学随笔》2016,(5):123-123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讲学案,是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写作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能直接呈现写作的结果,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讲作文的效率。在"生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将作文评讲学案的结构优化为反思审题、借鉴方法、评析样文、升格作文四个板块,把反思纳入写作活动之中,通过"审题三问"、微格训练、比较体悟、循环修改,帮助学生明晰写作路径,掌握写作技巧,内化写作策略,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学生普遍厌做作文,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包袱,一件苦事,一到作文课就紧锁眉头.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坚持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在作文命题指导方面尽量切合实际出活题目.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众多因素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无话可写”,也就是材料贫乏这个重要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感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素材,言之无物,因此,就要引导学生“找米下锅”.“米”从何来?来自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是作文指导的首要环节.我的做法是在作文前让学生先做,也就是先实践感受与作文有关的生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再写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的背景是指对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起重要关联作用的诸多因素的有机组合。它是教师指导某次学生作文和学生写作某次作文遥远而清晰的衬托,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舞台背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是“写作常识”这样一个平面背景,而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的作文教学背景和写作背景更有助于作文教学的成功和写作的成功。本文就作文教学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现就小学生作文难成因及对策分析如下:●成因与分析1.陈旧的作文教学无法激活写作兴趣。当前,“应试教育”的阴影和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依然制约着作文教学,应试的绳索仍然禁锢着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只是讲解写作提示及要求,读一两篇例文便草草了事。作文教学见文不见人,学生缺乏主体体验,无创作动机,无兴趣可言。2.学生观察、读、说、写训练不足,写作素材“贫血”。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关注、热…  相似文献   

17.
王梅 《天津教育》2022,(19):96-98
<正>“双减”政策立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学生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这与新课标背景下学案教学的教学形式不谋而合。学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为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设计的教学方案。简单来说,学案教学就是教师按照课前设计的学案,实施良好教学活动的一个过程。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正好顺应了“双减”政策的要求,学案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名家说招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取这样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勤奋写作,自己摸索出窍门;二是讲解“什么是好作文”以及“如何写好作文”的要求与方法,但没有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其共同结果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用不大,因而给人作文教学不可为的感觉.改变的思路是,将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通过作文教学过程指导对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文“导写”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指导学生写作的“指导能力”和自身的“写作能力”。“指导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给学生的作文方法切实可行,“写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是教师能够写出像样的“下水作文”。教师常写“下水作文”,既可提升自身作文“导写”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试就利用“下水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今语文作文教学正处于从“教化取向作文向能力取向作文”转型过程中,它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把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使得写作教学生活化、能力化、个性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活”话题,利用“师生”对话互动,灵活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生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激“活”作文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学写、能写、爱写.培养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写法指导的“能力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采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