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寻找优点,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后进生”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优点往往被老师、同学和他们自己忽略罢了。因而这些“后进生”自卑心理很强,总觉得人人不如。为了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我利用主题队会和同学们一起帮“后进生”找优点。这一找还真帮他们找到了许多优点。同学们给“后进生”找优点使他们激动不已,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自己也有优点,而且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再也不觉得低人三分了。这样,他们的自卑感渐渐消除。二、制定目标,及时表扬,使他…  相似文献   

2.
笑话两则     
※历史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他问:“人从四肢走路进化到直立行走,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学生大声回答:“可以节省一双皮鞋!”  相似文献   

3.
曾读过美国作家写的一篇文章《优点单》,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同学们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时候感到有些吃紧,每一步都进展缓慢,同学们有些灰心了。这时老师要孩子们用两张纸写下其他同学的名字并列出这个同学的全部优点,然后发给他本人。同学们惊喜地捧着属于自己的优点单,“真的?”“没想到有人会这么喜欢我!”同学们窃窃私语,整个教室的同学都笑了,很快恢复了信心。很多年以后,老师发现了小小优点单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当年的调皮鬼马克,牺牲在越南战场,在他的葬礼上,老师、同学意外地发现了当年的优点单。原来他一直把优点单带在身边视若珍宝,曾打开、折合过无数回,已经被鲜血染红:查克也一直保留着优点单,他把优点单夹存结婚纪念册里,一直放在家中桌了最上层的抽屉里;玛里琳一直把优点单放在皮夹里,随身携带,已经磨薄缺损……  相似文献   

4.
轻松驿站     
优点、缺点班会课上,老师翻阅着同学们交上来的自我评定,看到阿风的,只见上面写着:本人唯一的优点是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唯一的缺点是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老师一脸愕然。“迟到”与“实到”在彩排主题队会时,某小队报完数后,小队长转身跑向中队长。敬完礼,他大声汇报:“报  相似文献   

5.
张亚 《四川教育》2005,(4):47-47
课堂上,同学们相互介绍自己的朋友。吴亮介绍的是蔡文彬。他说:“蔡文彬的优点是上课遵守纪律,学习认真……”还没说完,同学就窃窃私语开了。王逸豪马上举手说:“吴亮讲得不对,蔡文彬上课不遵守纪律,学习也不认真。”很多学生都说是。面对这种局面,老师亲切一笑:“同学们,王逸豪听得很仔细,说明他非常尊重同学的发言。蔡文彬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吴亮的意思实际上是要蔡文彬上课遵守纪律,学习更认真一些,是对好朋友的希望。吴亮,你说是吗?”吴亮一个劲地点头。“蔡文彬,好朋友对你提出了希望,你怎样表示啊?”老师亲切地说。“…  相似文献   

6.
“请同学们看这张优点表格,把你的优点找出来。”“你是不是从来都没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优点?”“现在,大家自由组合,请你的好朋友猜一猜你最突出的优点,看他能不能一下子就猜中。”“交流完关于自信的名言后,你能自己编写一句名言吗?”中山古镇镇古二小学邱波老师设计的几个活泼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认为瑞情同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定期开展班务班风班情调查,是了解学生沟通思想净化心灵的一种教育手段。这次我和同学们一起重点调查了四名“双差生”的情况,结果除了罗列他们的几条“罪状”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出了对“双差生”的新发现、新优点。刚收集完调查表,就听班干部王珏来向我“补充”报告,她还说:“瑞情同学的这个优点是我今天发现的。早课上,他没擦黑板,我替他擦了后,找他问情况,他承认了错误,还说愿意接受惩罚。”听罢这话,我当即表扬了王珏同学,肯定了她善于欣赏别人的思想行为。在常人眼中,“…  相似文献   

8.
杨伟元 《班主任》2013,(7):45-46
几年前,我接手一个新班。当时,交班老师特意叮嘱我,班上有个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一无是处却常常制造麻烦的学生,名叫杨曦。只要能把他治住了,其他学生就好管理了。于是,我就对杨曦采取了以下行动:1.“你和其他人一样有优点”也许是换了新班主任的缘故,杨曦第一次交上了周记。他在《我的优点》中写道:“我没有什么优点,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眼中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坏学生。”读到此处,我一惊,连他都给自己贴上了“一无是处”的标签,显然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了。前任老师的“治”没有效果,那就换个方式给他找找“是处”,贴上新标签,或许能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  相似文献   

9.
破烂王     
“破烂王”是我的同桌,他是我们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同学。那同学们为什么管他叫“破烂王”呢?是因为他喜欢在校内校外捡一些只印了一面内容的广告,然后装订成草稿本。而他的真名又叫“王蓝博”,倒过来与“破烂王”谐音。所以同学们就送了个不中听的外号给他。  相似文献   

10.
“窘”老师是 N 中学的骨干教师,S 班的班主任,高高的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颇有儒将风度。同学们都喜欢与他相处。他是个大意人,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呼啦一摔手就行。他本不信“窘”,自那件事发生以后,同学们便暗地管他叫“窘”老师。“叮铃……”电铃刚刚响过,窘老师便迈着大步,满面笑容地跨进教室站到讲台上,环视了一圈教室。“怎么?气氛有点不对头?”他暗自思量,“教室里有些骚动,看来同学们有些不安。”“怎么啦?好像有‘火药’味!”他问同学们。没有回答,教室里稍稍安静了片刻,他整了整衣服,准备上课。“呜呜……呜……”教室后面传来了女孩的哭声。“谁?!”他扫视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  相似文献   

11.
优点大家找     
兰翠说:“我最钦佩兰洁学习、干家务两不误,我今后要多向他学习。”李翔真诚地说:“我觉得李瑜同学很了不起,懂得那么多历史知识。请问李瑜你是怎么学的?”“调皮大王”兰光欣一本正经地说:“王茜同学心灵手巧,剪纸堪称一绝,令我望尘莫及,希望你收下我这个徒弟。”说完还深深地鞠了一躬。同学们被他逗得开怀大笑。这是崂山区书院小学六年级的主题队会“优点大家找”活动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渐渐  相似文献   

12.
王开林 《华章》2011,(12):49-49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块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3.
鼓励小创意每个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都会碰到挫折,这时候他们最需要支持和鼓励。作为教师,应该懂得欣赏他们,找到他们的优点来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美术课上,我教学生画“春天的景色”。有位同学,在画好的画上又添了一条小河,同学们都嘲笑他,只见他红着脸拿起橡皮就要去擦,我连忙过去接过画,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他多么富有想象力,而且特别注意观察生活,让生活走进了画里,有了这条小河,更使春天充满了生机,这画多美呀。非常有创意。”那位同学抬起头,双眼充满了自信。接着我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是什么样子?同学们踊跃发言,…  相似文献   

14.
一节作文课     
“今天的作文课会干什么?”“但愿老师不要出难写的作文题。”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上课铃响了。童老师健步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唰唰唰”地写下几个字:“给老师提优点。”然后转过身笑吟吟地问我们:“大家都说说我有哪些优点呢?”这次竟然破天荒地没有写作文,倒是一桩值得庆幸的事,可要给老师提优点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呀——如果我提得太多、太好了,同学们肯定会说我是个阿谀奉承  相似文献   

15.
陈诗雨是上海市奉贤区南桥小学的大队长。同学们都说,他的头大,脑细胞多,想出来的点子也多,因此都亲昵地称他为“大头小博士”。由他创办的“两个中心”,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江苏教育》2008,(10):39-39
蔡小庭是我所教五(7)班的班长。同学们都喜欢与他交朋友,碰到不懂的题目,都会去向他请教。他总是像老师一样引导同学们反复思考,一般不直接说出答案。同学们都称他为“小蔡老师”。  相似文献   

17.
“柿把儿”老师本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公分。满脸的青春美丽豆。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眼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有同学做了统计,就那一堂课,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以后上课,他在讲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他父亲那里。父亲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不  相似文献   

19.
咨询室来了一位男孩,那个男孩长得眉清目秀,但有些“憨”。他自称是教师子女,今年读高三。他说他早就想来我这里了,但是没有勇气。今天他是带着一大堆问题来的。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高目标好不好?”我:“那当然好了,远大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他:“那同学们为什么笑我?他们说我自不量力。”我:“同学们可能是不了解你,也可能你的目标不符合实际。你能不能说说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师道》2011,(10):9-10
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长得五大三粗。同学们望而生畏。新学期上第一节课进行自我介绍时,他说他姓“樊”,名“同军”,然后猛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樊”字.提高嗓门特别强调说:不是吃饭的“饭”.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虽然长得“严肃”,但随后一年他上课时的风趣幽默,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很喜欢上他的课,教学成绩自然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