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政府与民众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在中国政府向世界伸出援手之时,部分西方政客及媒体因本国疫情的恶化,不断向中国"甩锅",对中国防疫措施等进行无端指责,企图利用带有偏见的言论及报道污名化中国,中国国家形象遭受一定损害。因此,如何在全球遭遇疫情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反击污名化中国,是目前对外传播中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就一直存在一股反华、仇华、丑华暗流,并随国际环境变化,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诸如“黄祸”“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者”等,我们统称为污名化中国的话语行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美国为首的某些政客和不良媒体借机兴风作浪,“借当前疫情与我国屈辱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①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漩涡当中。  相似文献   

3.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不遗余力污名化和抹黑中国共产党,误导国际舆论,对中共政党形象塑造带来严重挑战,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舆论战期间尤为凸显。污名化中共具有文化哲学层面和全球治理层面的动因,破解对中共的污名化现象,要针对其深层动因以效果为导向评估中共的国际传播;推动社交媒体传播精选的海外中共学研究成果,利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共故事;设置话题自塑政党领袖形象,架设沟通桥梁引导国际舆论;鼓励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以"伙伴"或"合作者"身份对外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超越经济层面的区域主义使得一些民族国家因政策束缚而无法对社会福利予以再分配,只能通过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方式进行社会保护。~①而在全球化中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正在成为一些西方社会的众矢之的,受到美国等国家的高度警惕,甚至抵制和制裁。加之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些国家将对中国、中华民族的污名化延伸到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甚至加以阻隔,中国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而在这场全球抗疫战斗中,中国、新加坡等国均向世界展示了其防控疫情的能力,~②其成功的实践彰显了儒家文化强调"义务大于权力"的集体  相似文献   

6.
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及海外舆情的塑造与引导,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新形势下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及时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应对病毒政治化、污名化的经验,开展对政治病毒传播方式的研究,避免公共卫生健康方面产生的病毒污名化向其他方向蔓延。我们应突破西方传统的话语体系,打造以人民为中心、以珍爱生命价值为主体的共同价值观话语优势。为此,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全面立体的应对海外舆论战的多主体联动应急机制,不仅要有战略设计,还要建立落实机制,化危机为契机,构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深度伪造、聊天机器人与个性化推荐等人工智能代表性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国际传播进入了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中的污名化行为也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新的趋势与特点。人工智能技术直接提高了假新闻制造的效率,并拓展了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加剧了国际传播环境的恶化。在新冠疫情、美国政治与俄乌冲突方面,国家间的污名化行为更加突出,这表明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广泛应用可能加剧国家间的不信任与误判,恶化公众间认知。在这种局势下,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提高各国人工智能治理的协作水平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话语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西方国家通过建构元话语,使国际传播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格局。面对西方对我国长期的污名化行径,我国提出建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元话语为核心的新型话语体系,以开创文明新形态、解构西方化话语为目标,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并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以此推动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2020年4月2日,笔者牵头协调中国百名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致美国社会各界联名公开信,呼吁全球团结合作,反对将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污名化。一天后,美国近百名前高官、学者发表公开信强调"只有中美精诚合作,才能拯救人类生命"。此后,20多国前政要名流致信笔者所在机构,响应中国学者百人信。4月6日,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165名领导人及学者在《纽约时报》刊文签署"致二十国集团成员倡议书",敦促采取国际协调行动,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双重危机。上述行动对于加强中外沟通和全球合作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部分西方政客却处心积虑造谣生事,企图抹杀中国的抗疫成果及对全球疫情防控的巨大贡献。国际舆论场中杂音不断,污名化言论甚嚣尘上。客观来说,这对全人类抗击疫情百害无利。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如何从“坚持人民生命健康重于一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强国际传播,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引导舆论走向,对负面舆论进行纠偏,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必将成为载入史册的一次全球性危机事件,也是人类社会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表征。虽然疫情在湖北武汉等地集中暴发后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向以"灯塔"和"导师"自居的美国却因应对不力成为新的疫情"风暴眼",甚至有沦为"失败国家"之虞。在种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裹挟下,"甩锅""阴谋论"和"污名化"一度成为国际舆论场的主旋律,近年来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可和推动的公共外交遭到了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发展的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让零和思维支配了部分国家的外交政策选择,信任和包容成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2018年发起贸易战。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美关系出现40年来大转向,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加剧,对美传播面临新的复杂形势。随着中美博弈常态化、对内对外传播边界逐渐模糊,应进一步提升对美传播的精准度。以回应批驳对冲"污名化",以研究报告澄清质疑,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充分挖掘智库资源,借嘴说话增强外宣效度,刚柔并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先后在中国和欧洲暴发,欧洲涉华舆论也在角色和逻辑的转换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欧盟官方将疫情期间中欧之间的舆论互动定义为"叙事之争",这种政治化的解读不利于中欧双方建立和巩固理性、客观和积极的相互认知。欧洲涉华舆论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与中欧经历的不同防疫阶段密切相关。疫情期间欧洲涉华舆论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官方与民间舆论有差异有交集,欧洲涉华舆论存在国别与区域差异,传播方式及其效果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中美舆论交锋影响欧洲涉华舆论。为克服欧洲涉华舆论变化的消极影响,首先,中欧双方应当共同确认疫情是人类公敌,反对政治化和污名化,携手遏制疫情和"舆论病毒"的传播。其次,中欧制定和实施抗疫措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双方应当相互尊重并拒绝将防疫问题上升到"制度比较"层面。  相似文献   

15.
新闻漫画被普遍认为是表达观点、传播立场的有效工具,与新闻评论天然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少漫画本身就被认为是评论作品。进入融媒体时代后,评论漫画有了更多的发布平台,其呈现形式直观、跨越语言文化障碍的长处得以进一步发挥的同时,其"看得快、忘得快"、深度上有所欠缺的短板也被进一步放大,这些优缺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反击美国等西方国家污名化中国的斗争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评论漫画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形式多样、注重细节等优势,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创新,通过与文字结合、多漫画组合等方式,再包装成新的融媒体产品,为漫画提供优化升级路径,提升评论漫画产品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初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虽然目前最早的确诊病例在中国,但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其他国家现存确诊病例早已超过中国。国际媒体的报道重心也由中国转向世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媒体之一。自疫情萌发初始,该媒体就对中国疫情持续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评论文章,明显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美国媒体人的傲慢与偏见,引发了中国网民的愤慨.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4月30日,新华社推特、脸书、优兔账号同步播发动画《病毒往事:中美疫情对话》(以下简称《病毒往事》),以卡通动画展现"兵马俑"与"自由女神"围绕疫情的对话,揭示中国一边积极抗疫,一边不断预警,提醒美国防范新冠病毒,但美方先是傲慢地无视劝告,等到疫情失控又攻击中国以推卸责任。中方负责任的态度、行动和及时通报,与美方推诿、甩锅、歇斯底里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新华社国际部海外社交媒体采编室制作的这条动画短片,迅速走红推特、脸书、优兔、Reddit等各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特朗普政府高官不断炒作"中国病毒""中国责任"等负面论调的背景之下,美国涉华舆情呈现消极的发展态势。美方将疫情下的"叙事之争"视为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动向给中美关系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需要予以充分重视。一、疫情下美国涉华舆论的总体态势和主要特点(一)特朗普政府高层持续炒作追责索赔等话题,加大对华"叙事之争"攻势。  相似文献   

19.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率先确认疫情并全力投入对抗疫情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关注。聚焦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总结中国的战疫经验,以中国经验为标杆对标他国做法,分析得失,成为2020年1至6月该刊全球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美关系危机的病毒时代:何为舆论战?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在悬念、不安甚至紧张对立的状态。如今,尚未走出贸易战泥沼又遭遇全球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恐慌,美国领导人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概念,指控中国隐瞒疫情而鼓动调查、追责、索赔,上演冷战思维性质的反华闹剧;中国则谴责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