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南阳凹陷张店北区采用大斜度、PDC钻头钻进技术,导致录井岩屑较细,含油级别低,显示识别评价困难,气测录井是本区常用的录井技术,以其实时性、灵敏性为各方所重视。本文在介绍本区基本地质条件后,分析了相关录井资料,认为由于气测组分资料不全及油气水层气测组分资料没有规律,因此气测组分资料不能用于评价本区油气显示层。分析气测全烃绝对值、全烃异常相对幅度、灌满系数,与油气水层的响应特征后,认为这三个参数能够反映本区储层流体性质,而且全烃异常相对幅度可以消除环境、井深、脱气效率、钻井液性能对气测录井资料的影响,最后选取全烃异常相对幅度、灌满系数用于建立本区气测解释图版,经实践检验能够满足解释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小超 《内江科技》2013,34(3):158-159,99
综合录井仪是录井的核心设备,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综合录井仪的分散式采集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CAN总线的解决方案。基于iCAN总线的综合录井仪采集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合理,采集精度高;软件功能强大、运行稳定,满足录井现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屈宏  徐文萍 《内江科技》2012,(1):147-148
根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高邮凹陷真武-曹庄地区戴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等进行研究。通过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方面的特征说明本区发育河流和湖泊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体系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泥三个亚相,有利油气储集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根据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形态,将三角洲的主要骨架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为条带型和网状型。总结并提出了三角洲沉积体系模式,沉积微相分布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及其在旋回中的位置,网状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下降到最低点,而条带型沉积微相分布模式发育于基准面上升降段。  相似文献   

4.
录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提高石油勘探的水平、石油勘探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录井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功能、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望对当前录井信息平台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沉积盆地型层状热储地质勘探工作中,进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时,其计算参数通过试验和测试取得。本文以松嫩盆地北部某探采结合井为例,将地层统计、钻探录井、抽水试验、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结合运用,采用"储存量法"和"抽水试验降深法"计算白垩系青山口组热储的地热资源量,对沉积盆地型层状热储的资源量计算方法进行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6.
朱正茂  李国良 《内江科技》2009,30(2):116-116
近岸水下扇是边界断裂控制下的重要沉积类型,常发育在断陷盆地中断层陡岸一侧,陆地冲积扇下切进入深水湖内,堆积在靠近断层下盘的水下扇体。笔者根据岩心、录井等资料,判定南阳凹陷南部断超带H22段为近岸水下扇沉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岸水下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之洋 《内江科技》2010,31(4):107-107,138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勘探开发,泌阳凹陷已进入特高成熟勘探阶段,资源探明率迭到70%,明显的岩性、构造、断块油气藏基本已探明,余下的是小断块、薄层油层。本文在简单介绍本区地化录井参数的意义后,简述了利用地化参数关系法、剖面曲线形态法、幅差法等评价薄层油气显示层的方法。这些方法经过了370、B377解释检验,试油结果与解释结果一致,证明这些方法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奥陶系碳酸盐岩在构造、沉积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露头区的野外观察和试验区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和储集物性资料等的综合整理,得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成因、影响因素,为本区碳酸盐岩的未来深入勘探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提出今后塔河油田应重点加强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强 《内江科技》2016,(4):51-52,84
白秋地区采用大斜度钻井,岩屑混杂,显示级别低,电性油层特征,油气显示层解释评价困难。而气测录井是目前唯一于井口实时连续检测钻井液中可燃气体总含量和组份的一种录井技术,在录井过程中,可检测到多项参数,它具有简单、快捷、灵敏、连续、在线的优势。本文在分析本区油气显示层气测显示特点后,依据试油(投产)资料和气测资料的关系,提出了本区气测异常识别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幅差形态法异常解释评价方法,建立了两种解释图版,经过实践检验,这些解释方法评价方法能够满足本区解释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本区构造及沉积特征、油藏类型及油层分布特征后,以N79井为实例,介绍了本区油气藏特征分析在解释评价中的应用。基于本区油层分布特点,文中提出了勘探开钻探时应在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确定断层走向、倾向、倾角后.采用大斜度井沿断面钻探的方式进行钻探,以最大限度地钻遇多套油层,提高警惕油层钻遇率及在解释评价时应在“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因素充分论证的基础时,多种资料进行综合解释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玛湖凹陷艾湖成藏带重点井的岩心相、测井相、连井剖面进行分析,结合古地貌、地震相、砂岩百分含量等对白碱滩组各段的沉积相类型、平面展布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沉积控制因素,为本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井场录井信息是钻井施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是录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广泛。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对井场录井信息的定量化、及时性、全面性有了更高要求,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论述,从石油地质专业对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的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外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知名石油公司“一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理念,阐述了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埕古16块沙一段地层位于埕东凸起西斜坡,储层组要是水下扇和生物滩坝的交互沉积,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比较复杂。在录井资料、测井曲线及反射地震剖面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特征,本文对沉积过程和沉积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水下扇、滩坝、湖泊相等沉积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描述储层展布特征,为后期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录井技术员发展相对缓慢、不适应勘探开发需要以及录井市场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给国有录井企业生存展所带来的隐忧,为拓展录井的生存发展空间,文中提出了开发适应不同录井对象的录井技术系列、努力实现录井技术与钻井技术同步发展、准确评价油气显示层、提高综合录井资料应用程度、建设井场信息平台、录井服务向开发延伸、老井复查增储、区块研究、走出单纯服务油田勘探开发的传统、改变竞争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海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266-266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发现和评价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地质工作者面临的地质情况愈发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钻探技术的发展,钻井工艺进一步复杂化,只有通过采取有效地录井方法,才能实时,连续地监测井下,井场各种信息,推动原油开采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供暖与发电等方面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对国家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承担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对全国地热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地热资源分类方案,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温能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并创造性提出了新的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理念;评估了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系统评价了我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完成我国浅层地温能利用适宜性评价。该项研究成果有助于各级政府制订地热资源规划,有助于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缓解能源危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肖笃宁 《资源科学》1983,5(2):45-55
河北平原的地下热水分布广泛,在近年的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又在许多地区发现有贮量丰富的中、高温热水。这是一种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新能源,资源潜力很大,利用前景广阔。现主要依据石油勘探和油田水文地质工作中获得的有关资料,对于河北平原地热地质的基本特征与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讨论,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施昌瑞 《内江科技》2012,(9):155-156
本文分析了春光的地质特点,认为春光油区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所发现油层大部分为高产油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以春光现有资料为依据,在分析春光油区油气显示特点后,针对本区录井显示复杂多样,录井显示值高低不一,解释难度大的实际,提出了本区油气显示层识别标准及"幅差形态法"的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较好地识别与评价油层。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决西湖凹陷油气藏类型多,油气显示特征复杂的问题,对本区域9口探井的综合录井及地化录井资料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域综合录井资料及地化录井资料特征,引入"芳香烃含量指数"和"正构烷烃重中比"两个解释参数,建立了西湖凹陷地化轻烃参数解释图版。该图版实际应用于本区域新钻3口探井的油气解释,解释符合率达到95%,该解释图版在西湖凹陷录井资料解释评价上体现了实际的应用价值,对以后的西湖凹陷油气性质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县凹陷是典型的陆相小型断陷盆地,在古近系的沉积过程中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粗碎屑、窄相带、多沉积中心、湖域小、分割强等沉积特点。物源分析是研究该凹陷沉积相展布特征的基础。本文主要是通过前人的资料成果分析和骨架砂岩分布以及构造特征分析得出该区在沙一时期主要存在三大物源沉积体系:来自深泽-刘村低凸起的北部物源沉积体系、与束鹿凹陷相通的西南物源沉积体系以及东南新河凸起物源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